上机实验报告 距离分析学习
1、实验目的3d
掌握arcgis中的距离分析内容,计算从源到目标的最小成本路径。blog
2、实验内容it
(1)距离分析cgi
(2)成本距离map
(3)成本回溯连接im
(4)成本路径d3
3、实验数据数据
C:\Users\张润乔\Desktop\GIS数据\距离分析\data\Stowe.gdbmargin
4、实验流程
加载数据->成本距离操做->成本回溯连接操做->得出最小成本路径
5、具体操做步骤
1.加载数据
图3-1 arcmap加载距离分析原始数据
图3-2 加载数据显示状况
2.成本距离
在GIS中,距离一般是两个地点之间的计算,但有时人们想知道一个地点到全部其它地点的距离,这时获得的距离是一个距离表面。这种距离表面一般状况是网格数据,每一个网格中的值都表示到出发点的距离。
经过耗费距离获得的距离表面称为阻力表面或耗费表面,其属性值表明一耗费或阻力大小,若是每一个网格中的距离值都为距离原点的最小耗费距离,则该表面为最小耗费距离表面。能够根据阻力表面计算最小耗费距离。
图3-3 Spatial Analyst->距离分析->成本距离
输入栅格数据或要素源数据为起点数据,输入成本栅格数据为摩擦系数(landuse)
图3-4 成本距离操做界面
图3-5 成本距离操做得到距离表面显示
图3-6 成本距离操做得到距离表面图层
3.成本回溯连接
求一个方向栅格,能够从任意像元沿最小成本路径返回最近源。
图3-7 Spatial Analyst->距离分析->成本回溯连接
图3-8 输入栅格数据或要素源数据为起点,输入成本栅格数据为摩擦表面
图3-9 成本回溯连接运算结果显示
图3-10成本回溯连接运算结果图层
4.成本路径
求任意像元到最近源的最小成本路径。
图3-11 Spatial Analyst->距离分析->成本路径
输入栅格数据或要素目标数据为终点数据
输入成本距离栅格数据为先前运算获得的最小成本距离表面
输入成本回溯连接栅格数据为先前运算获得的成本回溯连接数据
图3-12 设置终点为schools成本路径操做界面
图3-13 终点为schools运算获得的最小成本路径
图3-14 设置终点为rec_sites成本路径操做界面
图3-15 终点为rec_sites运算获得的最小成本路径
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实名联系,感谢安老师、吴老师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