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 BAT、不安的编程语言,揭秘程序员技术圈生存现状!

 

【程序人生编者按】在迭代不休的技术圈中,仅在过去的一个月期间,咱们见证了有史以来第一张黑洞照片的诞生;经历了为让人义愤填膺的 996;思考了做为程序员的年龄之槛;膜拜了技术大神的成长历程;追逐了如编程语言、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热门技术;探讨了科技巨头们的改革之道……程序员

而这对咱们程序员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算法

 

做者 | 屠敏编程

出品 | CSDN(ID:CSDNnews)后端

互联网变革如影,技术境迁如梭,再回首,似有隔世之感。安全

有人将 2019 年称之为科技圈“改革开放”的一年:网络

 

  • 这一年中,各大科技巨头通过内部的架构及技术调整以后,将步入以云计算、AI、IoT 等创新技术为中心的转型正轨;架构

  • 这一年中,将会有愈来愈多精彩纷呈的项目深度拥抱起开源的模式。app

 

现在转瞬间,2019 年已过去了三分之一,就国内而言,处于动荡改革中的 BAT 等巨头们如今如何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转型之旅,给科技圈中极具表明性的程序员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身为开发者,咱们又须要作出哪些颠覆性的改变?运维

接下来,咱们将从业界、热门领域出发,回顾过去一个月相辅相成的科技圈与技术圈中的大事件,从中探寻程序人生真谛的同时解析程序员生存现状,进而剖析出将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更好地帮助你们作出适当的调整。编程语言

 

生死靠技术的 BAT、京东、小米

 

近日,Oracle 中国大规模裁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人做比喻道“北京最大的一个养老院倒了”。虽然 Oracle 以业界良心的 N+6 补偿方案来赔偿,可是其内部的部分老员工依旧表达了不满,纷纷表示,“不理解公司为何忽然裁人,产品线上还在盈利。正常状况下,若是公司财报连续三年盈利,是不容许裁人的。”

对此,Oracle 中国方面表示,“中国研发中心的调整是全球研发团队调整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研发团队的配置,探索云技术模式下最好的客户体验,也不断扩展咱们的运营业务。”

简而言之,一切都是为了其此前提出的改革目标——全力向云计算转型。

对于这种技术导向型的领域,变则通,不变则壅。国外巨头裁人为转型尚且如此,国内为改革进行的内部调整也让你们显得极为地不安。

在过去的一个月期间,企业技术架构变化最大的应算是小米。

4 月 30 日,小米发文称:

“咱们任命了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的 18 名委员、2 名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秘书长,进一步完善了小米的技术组织架构,这是小米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

至于为何要作这样的调整,劳模雷军曾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要继续强化技术立业,技术事关小米生死存亡,是小米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和引擎,(也)是要进一步强化技术文化和工程师文化,着力提高集团的技术方向决策,以及技术人才招聘、培养、任命和激励上加大力度,并带领公司探索将来技术趋势。”

能够说,科技公司想要走得快,须要具有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可是想要走得更稳更远,那么以技术为导向的探索将是企业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在科技巨头往云计算、AI 等领域技术转型的过程当中,显然要有所舍弃,而这其中就包括了部分传统应用的开发者以及从业者。

就小米而言,此前有部分媒体爆料小米解散了国内部分地区的部分团队,不过,小米对此回复表示,属于正常的工做调整。

事实上,生死靠技术的公司也绝对不止小米一家,为了改革大换血的巨头也不止 Oracle:

 

  • 腾讯:去年 9 月 29 日,腾讯宣布内部架构大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在今年 1 月 9 日,腾讯对外公布了其公司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同时在该委员会下设立了“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项目组,分别负责公司成员开源事务的协调管理和公司成员自研上云事务的协调管理。而为了更好地“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腾讯所以裁撤 10% 的中层干部;

  • 百度:去年 12 月 18 日,百度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发布内部邮件,宣布百度组织架构整合,ABC 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同时承载人工智能 To B 业务和云业务,此外,搜索公司及各 BG 的运维、基础架构和集团级共享平台整合至基础技术体系(TG)。虽然百度不曾被爆出对人员进行优化调整,可是其高管的接连离职,也为其 All in AI 的将来带来了更多的不肯定性;

  • 阿里:相较之下,阿里调整彷佛更为频繁。2015 年,阿里提出“大中台小前台”的中台战略;2017 年,阿里面向“五新”进行了架构调整;去年 11 月,阿里在面向将来 5-10 年数字经济时代,宣布“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增强技术、智能互联网的投入和建设;天猫将升级成为「大天猫」,造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等等”。值得庆幸的是,阿里内部架构在能够“说变就变”的同时,还能对于技术人才的引进保持稳定的增加状态;

  • 京东:为了转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京东也在其列。去年 12 月,京东商场发布公告表示,京东集团内部开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总体划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三个部分。不过,京东这次的架构调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是由于随后没多久,京东就宣布将末尾淘汰 10% 的高管;

  • ......

 

在此,咱们也不只深思,各大科技巨头们进行深度改革之际,为什么也显得如此地“焦虑”?针对这一问题,CSDN 特约做者“我不想种地”在《

BAT 为首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陷入技术焦虑的怪圈?

》一文中解析到,BAT 之因此如此迫切但愿借技术变革的实质性缘由是:

 

  • 利益导向,化身科技互联网公司每每有更高估值,比传统公司有更多溢价,这多是核心意义;

  • 品牌形象,企业重视技术更容易得到社会承认,摆脱土味、拥抱科技对企业品牌形象有正面影响;

  • 竞争手段,没门槛的行业进来的人愈来愈多,致使路愈来愈挤,须要用技术竞赛挤压竞品生存空间。

 

所以,能够预见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耗殆尽之际,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科技巨头们的改革仍会继续,内部人员的优化短时间时间内也不会就此停歇。对此,身为技术圈中的一名开发者,咱们又该如何在以技术驱动产业的生态下更好地生存?

如下,咱们将从编程语言、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热门领域出发,探析其发展示状。

 

没关系抱着 Java、C、C++ 不放

 

说起编程语言,很多开发者的第一感观就是业界一直流传的“铁打的 Java、C、C++,流水的编程语言”,其实在 2019 年,这一局面或将被重写。

Java、C、C++ 等老牌语言涉及的应用场景当然丰富,可是身处突飞猛进技术圈中的开发者们,也不要忽视后起之秀编程语言的实力。根据

 Stack Overflow 2019 开发者报告

显示,今年,Python 做为后起之秀的表明,将在总体排名中超过了 Java,成为继 Rust 以后,第二大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 Java 走上穷途末路?

其实,从生态圈来看,种种的迹象显示,对于 Java 品牌的建设,不止其母公司 Oracle,包括 Google 等科技巨头都开始逐步去 Java 化了。其中,一方面,Oracle 于此前将

 OpenJDK 8 和 OpenJDK 11 的管理权

移交给了开源社区红帽;另外一方面,曾是 Java 忠实的支持者 Google 于 2017 年 Google I/O 大会上,宣布将 Kotlin 做为 Android 官方支持开发语言,现在在 2019 年的 Google I/O 大会上,Google 再次宣布 Kotlin 已经是 Android 应用开发的首选语言。

其次,再从市场需求的招聘角度来看,根据 100 offer 针对 2018 年 Java 人才招聘所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Java 人均面邀数量从 2017 年的 8.8 份减小到 6.8 份。Java 人才市场开始呈现「僧多粥少」的窘境。

图源:100 offer

总体而言,Java 虽仍占据各大编程语言排行榜的 Top 位置,但其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过凭借着 Java 在企业级应用以及后端开发的流行度,对于 Java 开发者而言,Java 不至于走向末路,可是须要面对现实的是,将来企业对于这方面的招聘门槛只会愈来愈高。所以,对于技能的提高,每一位开发者都须要作好充足的准备。

人工智能真的是“虚假式”繁荣?

 

要问近两年间,技术圈中最火的领域是哪个?

那非人工智能不可。

在此,仅以过去一个月为例,咱们见证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的诞生;探讨了 OpenAI 击败世界冠军 OG 之法;追逐了如 PaddlePaddle、 PyTorch Biggraph(PBG) 等热门深度学习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甚至膜拜了 00 后 AI 开发者的进阶历程。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咱们将逐步走进人机交互的将来。

不过就在大多数从业者对人工智能充满期待之际,业界也有很多人开始提出了质疑的观点,其表示“过去 30 年间,人工智能带来的只是虚假的技术繁荣”,对此,在 CSDN 此前发布的“观点 PK”栏目中(https://bss.csdn.net/m/pk/home/index?id=10585),有很多网友表示:

 

  • @qq_43296570:是否繁荣,看市场,市场有多大,未来就有多繁荣,如今的人工智能说白了,就是简单的判断问题,而且这个判断局限很大,因此远远不是普通人认为的智能;

  • @LuohenYJ:人工智能最大的问题,人工越多越智能。关键问题尚未解决,确定是虚假繁荣;

  • @LuoFengs:如今的人工智能只是在大数据环境下训练分析得出来的成果,说穿了就是算法的结果集,在必定程度上能够模拟人大脑的决策,但那也是在通过彻底的训练分析才有可能,其它的只能称之为自动化吧。

 

事实上,对于人工智能现状,要说相比 30 年前,没有成熟与进步那确定是不可能的。这也比如假若没有 Katie Bouman 团队所提出的 CHIRP 算法,咱们何以可以获得第一张黑洞照片;若是没有人工智能学科创始研究者之1、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Kumagai 教授 Nils J. Nilsson 的贡献,咱们不会有 A*路径算法的诞生等等。

在此,也正如 CSDN 博主@Speakslowly 观点中所言,“任何技术都不是从出现就能获得普遍面积的认证,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出来的。正所谓 AI 没有获得普遍面积的使用是由于现在的技术过于复杂化,是它的价格没法能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正如刚出现的手机是同样的,当它发展到必定的趋势,必然时代也会推着不断进步。而到那个时候也一定会普及,而后一步步进步。”

 

区块链的出路在哪里?

 

2018 年,可称之为是区块链的元年。可是如同曾经的 VR/AR 等新兴技术同样,区块链好景也并不长,随着资本热潮退却,其迎来的寒冬季:区块链手机的扑街、博彩应用泛滥、假币的攻击层出不穷.....

现实而言,现在的区块链技术还没有成熟,基础的设施不完善致使不少的应用受到局限,其总体应用还处在一个很是早期的阶段。

那么,区块链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

其实否则,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当中,咱们也发现了区块链存在巨大的潜力,如在游戏领域。根据 DappRadar 网站上过去一段时间的相关交易的处理量默认排序,咱们发现,在以太坊平台上,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基于区块链的游戏,如“以太猫”等。

以太坊平台排名靠前的应用类型分别为:游戏、交易所、其余和市场

对此,CSDN 采访到 Cocos-BCX 的技术顾问 Kevin Yin ,其对咱们表示,“游戏和区块链是「数字对数字」的,咱们认为游戏多是最早落地的场景。不过想要实现这一愿景,最重要的是完善且低门槛的生产环境、好的做品和好的运营。”

 

5G 或将为物联网带来重大改变

 

今年,对于物联网领域而言,应该是值得庆贺的一年。由于 5G 标准的落地,5G 的基站等基础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而这些或将为物联网的通讯带来质的飞跃。

而要论 5G 的实质做用,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中心的运营总监李波对咱们表示道,国内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更是全球 5G 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能够说,4G 改变生活,5G 改变了社会。4G 网络已经能够知足当前用户的我的使用需求,好比在视频及图像传送等方面已经很是流畅。因此,将来 5G 的应用场景更可能是在工业互联网、制造领域、智能驾驶等比较特定的应用场景。5G 无线技术将经过一个灵活、可靠、安全的无线网络把全部应用、服务、事物联接到一块儿,令人类进入万物移动互联的时代。

不过对于 5G 的全方位应用,也并不能操之过急,对此,来自国内物联网开源操做系统 RT-Thread 的创始人熊谱翔认为,从今天的这个时间到 5G 真正发展起来,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由于这里面涉及到运营商的全球范围的基站建设,在整个蜂窝网创建的过程当中,须要运营商去作不少的测试,例如安装基站、建设试验网、还有终端手机适配这一系列的兼容测试。且这还不单只是中国,还有涉及到全球性。

 

移动开发火了十年,辉煌虽不在,可是其从未被抛弃!

 

对于崛起于十年多之前的移动开发领域,近两年间,时不时会传出一些“唱衰论”。之因此会有这样的言论,探究其缘由,如上文所述,因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饱和,各大巨头纷纷走上转型之旅,那么对于传统的移动互联网方面天然有所舍弃。不过,移动开发会被终结吗?

能够确切的说,并不会。毕竟现在做为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其用户数量高达 33 亿。对此,有人或寄但愿于 VR/AR/MR、物联网等可穿戴式设备将智能手机取而代之,那么在此以前,至少也须要有一款知足用户当前几乎全部需求的产品雏形出来才能深刻探讨。

基于此,很多技术专家作了猜想,至少在将来 10-20 年期间,移动开发鼎盛时期虽不在,可是其发展依旧能够稳定进行。而针对这一方面,科技巨头也正在紧密敲锣的研发与筹备中。此前,华为认可了正在自研操做系统,以备不时之需,而日前华为为了提高拥有 20 亿用户量的 Android 系统设备的性能,推出了带有革命性的突破应用——华为方舟编译器,借此以望在系统性能上,能与 iOS 相抗衡。

 

技术圈中的“逆行者”

 

最后,互联网是一个实时变化且须要咱们追随变化的一个环境,其技术的升级,为程序员们带来了进阶的源泉,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也为本就处于 996 漩涡之中的程序员们增长了巨大的压力。现在,咱们已在 Python 之父、微软等人物及企业声援之下,走出了打破沉闷工做氛围的第一步,而接下来,对于开发者首先要作的就是,在转型的大潮中,逆流而上,找到适合本身的技术岗位。

以上,是咱们过去一个月中所带来的内容呈现,但愿能够为你解决技术圈的一些盲点。

 

文能码字,武能coding,是我黄小斜,不是黄老邪噢。

推荐阅读:

为何有些大公司技术弱爆了?

 

有哪些人生经验,你越早知道越好

 

 

  

 



 

 

喜欢本文的话,就点一下“在看”吧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