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D自动化发版系统设计简介

 第一篇。nginx

版本迭代是每个互联网公司必须经历的,尤为是中小型公司,相信很多人踩到过不少坑。接下来的一系列文章将介绍我设计的自动化发版系统!web

不少公司没有把配置独立出去,代码的构建、发版经过一个Jenkins job实现,我认为这样很很差。弊端以下:shell

  • 若是你有N个环境,你将会有N次编译、N次配置、产生N个包、发布N次......;
  • 配置变动困难,可读性比较差;
  • 版本发布整体时间长等等。

事实上咱们须要: 网络

  • 一次构建屡次发布;
  • 具有包仓库,长期存储并备份成品包;
  • 具有配置管理系统,实现集中管理配置且维护简单;
  • 具有基本的回滚(备份)机制。

个人解决方案是:牢牢围绕Jenkins+Gitlab+Ansible建设发版系统,经过Jenkins框架集成Gitlab、Ansible、sonar等第三方重要服务,同时引入配置管理系统(百度开源的Disconf),引入成品包仓库(经过nginx+samba实现),再经过Ansible调度发布及回滚脚本。框架

大体流程以下图所示:测试

说明:ui

  • Jenkins时刻监听Gitlab代码变化,当有研发人员向Gitlab提交代码时,Jenkins会自动触发构建、编译并打包;
  • 再经过shell脚本自动将打好的包上传到成品包仓库;
  • 发版人员从成品包仓库选取要发版的包上传到Jenkins发布job,执行一键发布;
  • 业务代码在启动过程当中会自动从Disconf系统中拉取配置完成配置并成功启动。
  • 整个流程看起来通俗易懂,但要注意一些关键点要具有提升可用性,好比:构建及发布任务要作成集群、要具有回滚机制等等。下面请看详细的工做流程图:

说明:spa

  • 整个CICD最关键部分由Jenkins构成,Jenkins在这里主要充当平台做用,Jenkins由master/slave节点组成,master负责调度各个slave节点,真正干活的是各个slave节点。在这里,CI部分由2个jenkins slave节点组成,CD部分由2个Jenkins slave节点组成,CI与CD节点复用以高效利用资源;
  • 当Gitlab有代码变更时,Jenkins CI节点会自动触发构建、编译并打包,而后将打好的包自动上传到成品包仓库;
  • 成品包仓库主要由samba充当,发版人员能够添加samba磁盘映射到本身电脑上,发版的时候能够从samba仓库上选取要发版的包上传到Jenkins CD任务上;
  • 一般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网络是物理隔开的。若是要发版测试环境,则Jenkins会调用内网Ansible服务,Ansible调用相关发布脚本实现发版,在发版过程当中,代码服务会自动从测试环境Disconf下载并加载配置完成配置;同理,生产环境发版也是一样的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发版系统在投入使用以前须要作一些标准化操做,好比:代码包命名如何规范,CI/CD任务名称如何规范,成品包仓库中的包路径如何定义,代码配置如何独立等等,免不了一些沟通协调。整体感受:自动化不难,“难的”是标准化的规划及落地。设计

在稍后的几篇文章中我将持续更新,努力将每一步都3D式的呈如今你们面前。blog

 

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