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盘分区bash
二:文件系统ide
三:修改文件系统属性spa
1.1查看当前系统识别了几块硬盘3d
[root@localhost /]# fdisk -l
1.2建立新分区blog
1.3使用partx来让内核重读分区表,增长分区进程
[root@localhost /]# partx -v -a /dev/sda
1.4重读分区表,删除分区get
[root@localhost /]# partx -v -d /dev/sda
2.1查看当前内核所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it
[root@localhost /]# cat /proc/filesystems
2.2建立文件系统io
[root@localhost /]# mkfs -t ext4 /dev/sda5
[root@localhost /]# mke2fs -m 3 -t ext4 /dev/sda6
2.3挂在文件系统class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a5 /backup/
3.1显示分区详细信息
[root@localhost ~]# tune2fs -l /dev/sda5
3.2取消自检
3.2.1取消挂载多少次之后自检
[root@localhost ~]# tune2fs -c 0 /dev/sda5
3.2.2取消多少天之后自检
[root@localhost ~]# tune2fs -i 0 /dev/sda5
3.3文件系统的配置文件/etc/fstab
OS在初始化时,会自动挂载此文件中定义的每一个文件系统,此文件中各个字段说明
1.要挂载的设备
2.挂载点
3.文件系统类型
4.挂载选项(默认为defaults)
5.转储频率(每多少天作一次彻底备份 0不备份 1天天一次)
6.文件系统检测次序(只有根为1,其它能够同时为2,0表示不检查)
3.4fuser:某个文件上哪一个进程正在使用
-v:详细信息
-k:结束这个进程
-m:挂载点使用
fuser-km MOUNT_POINT:终止正在访问此挂载点的全部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