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2016:从野路子到正规军的前端养成记

2016年终于进入尾声啦,恰好也趁着@segmentfault社区举办的《回顾 2016,你都收获了什么?》活动,好好回顾一下个人2016年。javascript

2016年发生的事情很是多,仍是以时间为线索慢慢写起吧html

1、结束实习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正式从实习了半年的单位离职。在这半年的实习时间内,负责的是公司电商系统的前端页面开发,第一次接触了VueJS这个框架。当时整个公司加上我只有2个前端工程师,要作的网站倒是功能复杂,需求更改频繁,重构也是屡见不鲜。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原有的架构已经不能知足,通过和老大的沟通,最终敲定了使用VueJS做为基础框架,进行彻底的重构。在重构的过程当中遇到过许多坑,还好最终都一个一个填了过来,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前端

为了适配不一样的设备,第一次接触到了“响应式设计”,也得以有机会深刻研究bootstrap的源码,学习了它是如何组织代码,如何解耦变量,如何拆分文件等工程化的知识,明白了原来样式能够这样写。后来回头总结写了一篇文章bootstrap3.x内less文件夹的文件内容及功能分析,有兴趣的能够去瞧一瞧。也基于这一次对于bootstrap源码的学习,终于可以看懂别人家的样式库是怎么写的了,后来本身也造了一个轮子:elf,基于flexbox的响应式CSS框架vue

后来由于毕业论文,以及辅导员隔三差五就要抓人开会等蛋疼的事情,终于在过年前办完了离职手续,回家过年之后就正式结束了实习。java

这份实习对我意义非凡,在不足半年的短短的时间内,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行业最新的技术,让本身的实战能力获得巨大的提高。webpack

2、面试狂魔

过年的时候和女票兜了一圈长沙和凤凰古城,回来之后快马加鞭地勾搭面试。因为技术太烂错过了秋招,因此能好好把握春招的机会了。其实在过年前我已经有心仪的公司了,可是HR说他们已经招满,即便要面试也得在过完年之后才能安排,因此只能慢慢等呗。但是旅游回来了尚未接到面试通知,内心难免有些慌,为了两手准备,因而在某APP上放了一份简历。也许由于简历写得还算OK,有很多的公司邀请我参加面试,也所以拉开了我“面试狂魔”的序幕。git

一个月内面试了大大小小超过十家公司,慢慢地积累面试经验,总结教训,知道了本身各方面的不足,也明白了“面试是双向选择”的道理。从说话结巴到“面试面试官”,我也慢慢成长为一个“面试狂魔”,offer收割率也很不错。github

等啊等,后来终于等到心仪公司的面试邀请了!一贯淡定的我……此次也很淡定,面试后仍是比较有信心的,起码面试官问的问题我答得来,吹水的问题我接得上,大概是这样了吧……web

嗯,而后就成了。面试

这段时间诞生了个人第一个开源做品,是一个用Vue作的markdown编辑器,叫作Markcook,那会仍是1.0版本,代码特别涩……Markcook1.0的开发总结

3、毕业

大学的专业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酷炫吧,搞光搞电搞相对论,就是不搞前端。还好个人导师对咱们比较放心,容许咱们自定题目。因此个人毕业设计妥妥的选择了前端方向。

为了方便而又略显逼格,个人毕业设计选择了制做一个“私人博客”,也就是没有登陆注册机制的一个博客……前端用的是我最喜欢的VueJS,后端的话选择了PHP,数据库使用传统的MySQL。当时除了前端的技能,后端和数据库彻底一窍不通,因此我但愿趁毕业设计这个机会好好学习一下后端的技术。

PHP不愧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真的很好学啊有木有,借了本书回来啃了一周就立马着手进行后端的开发了,过程挺顺利的,总算把先后端的一整套运行流程都摸了一遍,这对我往后的学习以及工做来讲都很是有意义。在做品制做完成后,写下了这篇文章:采用vue+webpack构建的单页应用——私人博客MintloG诞生记,恰好也是我毕业论文的一部份内容。

拿了offer,签了三方,完成毕设,经过答辩,我也在今年六月份结束了4年的大学生涯。虽然说从大三暑假开始就几乎没有在学校待着而是跑去深圳实习,可是当我真正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4年时光真的就这么过去了,我也正式从象牙塔走向了社会。

时光这坏人偏却冷酷如许,离场慢些也不准 ——《青春常驻》·张敬轩

4、补基础,造玩具

因为7月底才入职,因此在结束实习后的大半年内,我都处于自学的状态。经过以前面试总结的经验,我拿纸和笔一条一条列出了所未掌握的知识点,知道了有哪些基础要补,有那些东西要学。

去泰国玩了一圈后,看完了《http权威指南》,《高程3》,《结构与算法的Javascript描述》等经典著做,对自身的技术体系有了一次全面的提升,可是奈何实战经验仍然不足,不少地方没有理解通透,得找个时间好好重温一下,一定能收获更多。

与此同时,也开始挑战热门框架的源码。从Zepto入门,结合网上的资料慢慢对它层层剖析,把整个库的原理和一些不熟悉的写法都研究了一遍,极大提升了我“看源码”的能力,也总结出了一套属于本身的分析源码的心得。在往后的不少项目里,遇到文档不全或者有疑惑的地方都再也不惧怕了,直接扒源码去了……

也是经过看各类各样的源码,学习到了不少设计模式和代码规范,尤为是看到一些简洁又清晰的代码,真的不由自主地要拍手叫好,潜移默化之下,本身的代码也逐渐变得规范起来。一些好的开源项目,不只代码逻辑清晰严密,并且文档齐全,logo也设计得很好,很是优秀,也所以越看越手痒,后来忍不住了开始本身造玩具玩:

另外还翻译了几篇文章:

翻译水平略渣,可是也让我对英文的阅读更加驾轻就熟,也开始习惯天天浏览MediumReddit等技术社区,掌握最新最热门的前端资讯。

很荣幸连续两个季度得到@SegmentFault 社区的Top Writer称号,但愿最后一个季度也能当选吧哈哈~

5、入职,接受正规军训练

若是说以前的经历都是本身在摸爬滚打,那么在7月底入职之后,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什么叫正规军的打法。从正式入职至今,我对于本身的评价是“多而不精”,典型的啥都会一点,却啥都不精。因为之前都是在小公司实习或者本身作小项目,几乎彻底没有团队开发的概念,在第一次接手公司的业务,须要和其余同事联合开发某些业务模块时,我居然发现本身无从下手。为何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要区分这么多模块?为何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对业务代码的见解从“这么简单的玩意儿居然这么复杂”,到“哦哦原来如此”,再到“卧槽我根本就没考虑到这种状况”,入职以来我最大的成长就是戒掉心浮气躁,学会踏实作人。

如今每接到一个新的任务,我都会仔细考虑分析它的各类可能情况,在开发的过程当中也时刻注意着会不会引发什么反作用,在开发完成进行测试的时候也会老老实实认真细致地进行,避免犯错。

固然,也没有中止写博客的习惯,在工做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仔细研究学习后,总能得到很多的收获,也所以诞生了几篇我以为颇有意思的文章:

更多的,仍是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好比追随Vue2的发布顺便升级个Markcook神马的:Markcook2.0,使用Vue2.0和Vuex2.0进行彻底重构升级;以及研究Vue的源码并加入本身想法的:使用ES6的新特性Proxy来实现一个数据绑定实例。越学发现水越深,越是工做越是发现和周围大神的差距,越是不敢放松本身。

6、向前看

完成了本年度最后一个我的做品VUWE——又一个移动端Vue2组件库,终于要结束这一年了。但愿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里,能继续把薄弱的基础知识补全,继续保持学习的势头,全方位地培养本身的能力,争取独立负责一些公司的项目。

在开源社区也要继续贡献高质量的代码,参与热门项目的项目的开发,多看多写英文,争取参加一两个前端大会什么的(今年掘金在深圳举办的那个愣是挤不进去)。

继续打球,从新拿起阔别一年有余的Hiphop,话说深圳这边的街舞文化真的彻底比不上广州啊……

从野路子到正规军,如今的我仍是一枚稚嫩的新兵蛋子,继续努力吧……

祝你们身体健康,世界和平。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