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接触github的时候不知道为何默认会让添加一个README.md,当时想,既然都README了,那md是干吗的? 后来知道了那是markdown,在官网了解了一点以后我就立刻喜欢上了这个简洁而漂亮的编辑方式。相比功能强大但复杂的LaTeX,markdown的优点仍是很明显的。前端
后来github-flavored-markdown又着实让markdown火了一把啊(这个是我杜撰的,没有考证)。node
而后我就想,在本地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编辑工具?vim-markdown的出现让我大吃一惊。简直能够用惊艳来形容。彻底就是“简单”的用程序员的思惟来实现markdown,自动补全、自动缩进——除了不能预览外几乎一切完美。git
而后问题又来了,既然喜欢它,那么就想常常用。我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为知笔记了。它居然真的提供了本地markdown支持。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美工设计实在是太差劲了。这里多说一下,有些人拿它用了最新的QT5做为挡箭牌,说其技术有多新,但这和设计美观之间有关系吗?我就是认为为知笔记的功能作的很用心,但其美工设计简直不能用渣来形容。程序员
另外一方面,以美观简洁著称的evernote却并不打算提供对markdown的支持。这简直让人伤透了心,但咱们伟大的程序员们不会屈服。接着出现了各类诸如dillinger和马克飞象的一大批优秀的在线编辑器。前者能够用dropbox或google drive做为存储,然后者只能做为evernote的一个前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用它编辑的文件是存储在马克飞象本身的服务器上而不是evernote。因此出于对安全和隐私方面的考量不少人可能不会选择它。github
那么我想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应该是用stackedit和dropbox或google drive来作一个折衷了。但问题在于没法在这两个存储中预览页面,而只能在网页打开。如何才能实现高级markdown的本地化,我猜就要看node.js的了。v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