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领域组态软件开发感触

从2001年进入工控领域以来,先后7年多的时间开发了诸如二型计量监控系统、焦炉四大机车自动化系统、烧结配水监控系统、隧道广告影像系统、通用组态软件、嵌入式系统组态软件(基于WINCE系统)、LED视频影像系统和ICU病室输液管理等系统。其中焦炉四大机车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国家专利,而隧道广告影像系统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在北京地铁(2号线、4号线),深圳地铁(罗宝线)都已实施安装,将来上海和国外也将安装该系统。架构

开发这些系统最大的感触就是,初次开发相对比较容易,可是后续系统扩展,维护相对较难,在系统架构设计很差的状况下,很是依赖团队的稳定性和技术能力。而且系统一旦开发完毕,若是有多套差异不大,相对重复的系统实施,将大大下降开发人员的兴致,由于不多有开发人员喜欢作重复的工做,而且针对每一个现场修改代码,虽然修改的代码量不必定多,可是给系统的稳定性,还有后续代码的版本维护,都带来重重问题(这还不算能修改系统代码的人员成本和一个只需会配置的工程人员成本差异)。架构设计

在初入工控的前几年中,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业现场度过的,通常一个现场项目,从实施到系统基本完成,至少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后续还要遵从客户的召唤,一遍遍去现场修改代码的BUG。当有几个现场项目同时须要维护的时候,时间和人力已经很难调配开了。设计

最初也考虑用传统手机组态软件搭建系统,优势是一些PLC和通讯模块能够直接进行通讯。不过组态画面的构建仍是不太方便,每一个现场还须要从新组态,因此上层界面须要本身自行用VB或VC开发界面,经过控件+配置的方式,完成界面设计。可是若是仅仅使用组态软件的IO组态部分,那使用组态软件的价值就不大了,因此从2005年开始自行设计组态软件后台。视频

有了组态后台的开发经验,而后根据公司的战略,开始为触摸屏开发嵌入式组态项目。数据组态、画面组态是一个组态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可是更重要的是,组态软件还要有一套本身的脚本系统,有了脚本才能把IO数据、各类图元有机的联系在一块儿。最初YFIOServer后台组态系统采用是微软的VBScript脚本引擎,在Windows平台上可使用,可是在WinCE平台却很难支持,也曾考虑过购买嵌入式脚本引擎(自行开发的脚本引擎,功能和能力是比较弱的),但考虑到脚本自己的跨平台特性、扩展能力和宿主语言交互的能力等因素,最后仍是放弃了。ip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