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端配置:linux
第一步:下载nfs和rpcbindvim
[root@ken test]# yum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ywindows
第二步:配置nfs的文件服务器
[root@ken ~]# vim /etc/exports网络
/test 192.168.64.5/24(rw)dom
/ken 172.20.10.7(rw) #给特定的ip共享,rw表示权限测试
/data *(rw) #给全部ip 共享rest
/data 172.20.10.0/28(rw) #把网段共享出去 28表示掩码code
/data 172.20.10.0/28(rw) 192.168.64.0/24(rw) #设置多个网络router
注意: * 表示对全部网段开放权限
nfs也能够共享多个目录
/ken 192.168.64.5(rw)
/test 192.168.64.7(rw)
第三步:重启nfs和rpcbind
[root@ken ~]# systemctl restart rpcbind nfs
第四步:客户端挂载使用
若是不下载nf会报以下的错误:
[root@ken ~]# mount -t nfs 192.168.64.4:/test /test
mount: wrong fs type, bad option, bad superblock on 192.168.64.4:/test,
missing codepage or helper program, or other error
(for several filesystems (e.g. nfs, cifs) you might
need a /sbin/mount.<type> helper program)
In some cases useful info is found in syslog – try
dmesg | tail or so.
客户端须要下载nfs-utils
yum install nfs-utils -y
showmount -e 172.20.10.6
第五步:挂载NFS至本地
mkdir /test
mount -t nfs 172.20.10.6:/ken /test
mkdir /test/ken
第一步:客户端测试
[root@ken test]# touch test1
touch: cannot touch ‘test1’: Permission denied
第二步:服务器端更改共享文件的属主
[root@ken test]# chown -R nfsnobody: /test
第三步:客户端再次进行测试
[root@ken test]# touch test1
[root@ken test]# ls
ken test test1
DHCP服务概述:
名称:DHCP –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功能: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做, 主要用途:
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主机名,DNS服务器,域名
特色: C/S 模式
自动分配IP地址,方便管理
DHCP不会同时租借相同的IP地址给两台主机;
DHCP管理员能够约束特定的计算机使用特定的IP地址;
能够为每一个DHCP做用域设置不少选项;
客户机在不一样子网间移动时不须要从新设置IP地址。每次都自动获取IP地址就能够了。
DHCP的缺点:
当网络上存在多服务器时,一个DHCP服务器不能查出已被其它服务器租出去的IP地址;
DHCP服务器不能跨路由器与客户机通讯,除非路由器容许BOOTP协议转发。
端口:
DHCP服务使用:端口67(bootps) 68(bootpc) 。
例:查看
# vim /etc/services
DHCP协议由 bootp协议发展而来,是BOOTP的加强版本,bootps表明服务端端口, bootpc表明客户端端口
bootp协议:引导程序协议(BOOTP)。它可让无盘工做站从一个中心服务器上得到IP地址,为局域网中的无盘工做站分配动态IP地址,并不须要每一个用户去设置静态IP地址。
DHCP Client发现阶段:
即DHCP客户端寻找DHCP服务端的过程,对应于客户端发送DHCP Discovery,由于DHCP Server对应于DHCP客户端是未知的,因此DHCP 客户端发出的DHCP Discovery报文是广播包,源地址为0.0.0.0目的地址为255.255.255.255。网络上的全部支持TCP/IP的主机都会收到该DHCP Discovery报文,可是只有DHCP Server会响应该报文。
注意:客户端执行DHCP DISCOVER 后,若是没有DHCP 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会随机使用169.254.0.0/16 网段中的一个IP 地址配置本机地址。
169.254.0.0/16是windows的自动专有IP寻址范围,也就是在没法经过DHCP获取IP地址时,由系统自动分配的IP地址段。
DHCP Server 提供阶段:
DHCP Server提供阶段,即为DHCP Server响应DHCP Discovery所发的DHCP Offer阶段,即DHCP服务器提供IP地址的阶段。在网络中接收到DHCPdiscover发现信息的DHCP服务器都会作出响应,它从还没有出租的IP地址中挑选一个分配给DHCP客户机,向DHCP客户机发送一个包含出租的IP地址和其余设置的DHCPoffer提供信息
DHCP Client 确认阶段:
即DHCP客户机选择某台DHCP服务器提供的IP地址的阶段。若是有多台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机发来的DHCPoffer提供信息,则DHCP客户机只接受第一个收到的DHCPoffer提供信息,而后它就以广播方式回答一个DHCPrequest请求信息,该信息中包含向它所选定的DHCP服务器请求IP地址的内容。之因此要以广播方式回答,是为了通知全部的DHCP服务器,他将选择某台DHCP服务器所提供的IP地址
DHCP Server确认阶段:
即DHCP服务器确认所提供的IP地址的阶段。当DHCP服务器收到DHCP客户机回答的DHCPrequest请求信息以后,它便向DHCP客户机发送一个包含它所提供的IP地址和其余设置的DHCPack确认信息,告诉DHCP客户机可使用它所提供的IP地址。而后DHCP客户机便将其TCP/IP协议与网卡绑定,另外,除DHCP客户机选中的服务器外,其余的DHCP服务器都将收回曾提供的IP地址
DHCP Client从新登陆网络:
当DHCP Client从新登陆后,就不须要再发送DHCP discover发现信息了,而是直接发送包含前一次所分配的IP地址的DHCP request请求信息。当DHCP服务器收到这一信息后,它会尝试让DHCP客户机继续使用原来的IP地址,并回答一个DHCP ack确认信息。若是此IP地址已没法再分配给原来的DHCP客户机使用时(好比此IP地址已分配给其它DHCP客户机使用),则DHCP服务器给DHCP客户机回答一个DHCP nack否定信息。当原来的DHCP客户机收到此DHCP nack否定信息后,它就必须从新发送DHCP discover发现信息来请求新的IP地址。
DHCP Client更新租约:
DHCP获取到的IP地址都有一个租约,租约过时后,DHCP Server将回收该IP地址,因此若是DHCP Client若是想继续使用该IP地址,则必须更新租约。更新的方式就是,当当前租约期限过了一半后,DHCP Client都会发送DHCP Renew报文来续约租期。
环境准备:
1.DHCP服务器设置NAT或者仅主机模式
2.关掉vmware自带的DHCP服务
第一步:下载DHCP
[root@ken ~]# yum install dhcp -y
第二步:配置DHCP文件
[root@ken ~]# vim /etc/dhcp/dhcpd.conf
subnet 10.5.5.0 netmask 255.255.255.224 { #定义子网
range 10.5.5.26 10.5.5.30; #定义IP资源池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ns1.internal.example.org; #定义DNS地址
option domain-name “internal.example.org”; #定于域名
option routers 10.5.5.1; #定义网关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0.5.5.31; #定义广播地址
default-lease-time 600; #默认租约
max-lease-time 7200; #最大租约
}
subnet 192.168.64.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64.20 192.168.64.40;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
第三步:重启DHCP
[root@ken ~]# systemctl restart dhcpd
第四步:修改客户端配置文件
DEVICE=eth0
ONBOOT=yes
NETBOOT=yes
BOOTPROTO=dhcp
TYPE=Ethernet
第五步:重启客户端网络
查看一下获取的ip
第一步:建立网卡配置文件
[root@ken network-scripts]# cp ifcfg-eth0 ifcfg-eth1
第二步:编辑网卡配置文件
[root@ken network-scripts]# cat ifcfg-eth1
DEVICE=”eth1″
ONBOOT=yes
NETBOOT=yes
BOOTPROTO=static
TYPE=Ethernet
IPADDR=192.168.182.3
NETMASK=255.255.255.0
第三步:重启network
[root@ken network-scripts]#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第四步:从新配置DHCP服务
subnet 192.168.182.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182.10 192.168.182.20;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
第五步:重启DHCP服务
[root@ken network-scripts]# systemctl restart dhcpd
第六步:客户端添加网卡
经常使用选项:
-r: 复制目录时使用
-P:大写的P指定端口
第一种用法:发送本地文件到远程服务器
[root@ken ~]# scp a.out 192.168.64.5:/root
a.out 100% 0 0.0KB/s 00:00
第二种用法:拉取远程服务器文件到本地
[root@ken ~]# scp 192.168.64.5:/root/test2 .
test2 100% 4 0.4KB/s 00:00
[root@ken ~]# ls
test2
第三种: 拉取远程服务器目录到本地
[root@ken ~]# scp -r 192.168.64.5:/root/ken1 .
1.txt 100% 0 0.0KB/s 00:00
2.txt 100% 0 0.0KB/s 00:00
3.txt 100% 0 0.0KB/s 00:00
4.txt 100% 0 0.0KB/s 00:00
5.txt 100% 0 0.0KB/s 00:00
[root@ken ~]# ls
ken1 test2
第四种用法:发送本地目录到远程服务器
[root@ken ~]# scp -r ken 192.168.64.5:/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