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分析》第八周学习总结算法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通常执行过程架构
姓名:王玮怡 学号:20135116函数
1、理论部分总结学习
(一)进程切换的关键代码switch_to的分析spa
一、进程调度与进程调度的时机分析操作系统
(1)调度策略线程
调度策略是一组规则,它们决定何时以怎样的方式选择一个新进程运行,不管何种策略,都是从运行队列中选出一个进程做为next来执行,Linux内核中的调度算法相关代码使用了相似OOD中的策略模式。rest
(2)Linux的进程调度blog
——根据特定的算法计算出进程的优先级,用一个值表示队列
——这个值表示把进程如何适当的分配给CPU
——较长时间未分配到CPU的进程,一般↑
——已经在CPU上运行了较长时间的进程,一般↓
(3)进程调度的时机——schedule()函数实现调度
——直接调用schedule()函数
——松散调用,根据need_resched标记
——用户态进程经过中断处理过程(包括时钟中断、I/O中断,系统调用和异常)中,直接调用schedule(),或者返回用户态时根据need_resched标记调用schedule()(用户态进程只能被动调用),仅能经过陷入内核态后的某个时机点进行调度,即在中断处理过程当中进行调度。
——内核线程(只有内核态,没有用户态的特殊进程)能够直接调用schedule()进行进程切换,也能够在中断处理过程当中进程调度,也就是说内核线程做为一类特殊d的进程能够主动调用也能够被动调用。
二、进程上下文切换相关代码分析
(1)进程上下文切换与中断保存现场的区别
进程上下文切换的是两个不一样的进程,而保存和恢复现场是在同一个进程中的工做。
用户地址空间:包括程序代码,数据,用户堆栈等
控制信息:进程描述符,内核堆栈等
硬件上下文(注意中断也要保存硬件上下文只是保存的方法不一样)
(2)schedule()函数选择一个新的进程来运行,并调用context_switch进行上下文的切换,这个宏调用switch_to来进行关键上下文切换。
(3)关键语句
prepare_task_switch(rq, prev, next);//提早准备
switch_to(prev, next, prev);//切换堆栈和寄存器状态
output:
[prev_sp] "=m" (prev->thread.sp), //当前进程,内核堆栈的栈顶
[prev_ip] "=m" (prev->thread.ip),//当前进程的eip
input:
[next_sp] "m" (next->thread.sp),//下一个进程的内核堆栈的栈顶
[next_ip] "m" (next->thread.ip),//下一个进程的执行起点
其中,第4四、45行完成了内核堆栈的切换,以后全部动做都在next内核堆栈中进行。
next_ip通常是$if,对于新建立的子进程是ret_from_fork。
jmp __switch_to经过寄存器传递参数。
(二)Linux系统的通常执行过程
一、Linux系统的通常执行过程分析
最通常的状况: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切换到运行用户态进程Y的过程
*关键:
二、Linux系统执行过程当中的几个特殊状况
三、内核与舞女、出租车。。。
(三)Linux架构和执行过程概览
一、Linux操做系统架构概览
(1)操做系统
硬件资源最关键的是CPU和内存
(2)Linux操做系统的架构
二、执行ls命令——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操做
系统调用自己也是一种特殊的中断,经过int 0x80进入内核态
COW(copy or write)写时复制
三、从CPU和内存的角度看Linux系统的执行
2、实验部分——理解进程调度时机跟踪分析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的过程
一、搭建环境
二、加载符号表并链接到端口1234
三、设置断点:schedule、context_switch、switch_to,其中switch_to 要明确位置
四、继续运行到断点1
五、继续运行到断点2
六、继续运行到断点3
此时,也能够看到switch_to 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