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链路层有三个目的:1、为IP模块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2、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3、为RARP发送RARP请求和接收RARP应答网络
2.2在以太网帧格式中,类型字段以后就是数据;而在 8 0 2帧格式中,跟随在后面的是 3字节 app
的802.2 LLC和5字节的802.2 SNAP 。目的服务访问点(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异步
D S A P )和源服务访问点(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 SSAP )的值都设为0 x a a 。Ct r l字段的 ide
值设为3。随后的3个字节o rg code都置为0 。再接下来的2个字节类型字段和以太网帧格式同样 工具
(其余类型字段值能够参见RFC 1340 [Reynolds and Postel 1992] )。 测试
C R C字段用于帧内后续字节差错的循环冗余码检验(检验和)(它也被称为F C S或帧检验 spa
序列)。 code
8 0 2 . 3标准定义的帧和以太网的帧都有最小长度要求。 8 0 2 . 3规定数据部分必须至少为3 8字 orm
节,而对于以太网,则要求最少要有 4 6字节。为了保证这一点,必须在不足的空间插入填充 htm
(p a d )字节。在开始观察线路上的分组时将遇到这种最小长度的状况。
2.6 PPP:点对点协议
P P P,点对点协议修改了S L I P协议中的全部缺陷。P P P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1) 在串行链路上封装 I P数据报的方法。 P P P 既支持数据为8位和无奇偶检验的异步模式
(如大多数计算机上都广泛存在的串行接口),还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连接。
2) 创建、配置及测试数据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 C P :Link Control Protocol )。它容许通
信双方进行协商,以肯定不一样的选项。
3) 针对不一样网络层协议的网络控制协议( N C 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体系
2.8 MTU若是I P层有一个数据报要传,并且数
据的长度比链路层的 M T U还大,那么I P层以太网
就须要进行分片(f r a g m e n t a t i o n ),把数据
报分红若干片,这样每一片都小于 M T U 。
2.9 路径MTU
当在同一个网络上的两台主机互相进行通讯时,该网络的 M T U是很是重要的。可是若是 两台主机之间的通讯要经过多个网络,那么每一个网络的链路层就可能有不一样的 M T U 。重要的不是两台主机所在网络的M T U 的值,重要的是两台通讯主机路径中的最小M T U 。它被称做路
径M T U 。
3.0
bps是bit per second,就是bit/每秒,b/s一个意思
若是用于网络则:1Mbps=1024Kbps=256Kb/s
Netstat是控制台命令,是一个监控TCP/IP网络的很是有用的工具,它能够显示路由表、实际的网络链接以及每个网络接口设备的状态信息。Netstat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通常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链接状况。
netstat 命令的功能是显示网络链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可让用户得知有哪些网络链接正在运做。使用时若是不带参数,netstat 显示活动的 TCP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