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FAN | 从“交易挖矿”到“借贷挖矿”,币圈如何出圈?

导言:

洪七公:没有杀手级应用,只有杀手级资产。

金融先行,科技为基。处于金融与科技的交汇点,区块链行业从来不缺热点。在模式创新上,它像一个狂热分子,偏执而坚定。

一、FCoin:交易挖矿+通证经济

曾经风靡一时的FCoin凭借“交易挖矿”模式,仅用半个月,达到市值600亿,24小时交易量超过288亿,超过“币安+火币+OKEx”等头部六家交易所交易量之和,雄踞全球榜首。FCoin将每日的100%交易手续费以FT的形式返还给交易用户。但FT巨大的挖矿量和分红量导致其系统处于高危状态,投资者的大量抛售套利行为使得FT进入死亡螺旋。FCoin成在激励,但也败在激励。

FCoin“交易挖矿”的模式绑定了用户和平台的利益关系,用户参与的越多获得的FT分红奖励越丰厚,这是通证经济模型在FCoin的一次落地实践, 但由于缺乏可持续的经济模型设计,最终走向颓败,但通证经济在项目早期发展过程中爆发的威力无疑是巨大的。

吃货大陆创始人洪七公表示,FCoin通证经济模型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FCoin没有给用户创造真实的增量价值,它的背后没有一套可“持续造血”的价值支撑逻辑,而通证经济与现实商业需求的脱轨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二、Compound:借贷挖矿+通证经济

近期,Compound凭借“借贷挖矿”一度点燃DeFi市场,截至7月17日,DeFi市场代币总市值已经达到80亿美元,三个月时间涨幅800%。锁仓代币金额达到25.8亿,其中Compound占额26.94%。

DeFi是构建在去中心化区块链网络上的开放金融生态,以智能合约替代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Compound是DeFi生态内的去中心化借贷平台,投资者抵押借贷资产的同时将获得平台通证COMP奖励。

在经济模型设计上,Compound将DeFi与通证经济结合在一起,通过发行COMP对项目进行治理,其中一半以上的份额免费分配给用户。创始人Robert Leshner表示,COMP不是一种融资方式或者投资工具,COMP 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提高 Compound 的社区治理能力。

但目前来看,COMP显然被当成了套利的工具。Vitalik表示,如果 DeFi 能够提供比传统金融市场高得多的利息,那么其背后要么有不可持续的套利行为,要么有不可告人的风险。

DeFi的井喷式发展,为币圈注入新的活力,DeFi发展前景无疑是巨大,但当前阶段的风险仍需要警惕。孟岩表示:“DeFi 要是不能为优质的商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它就或明或暗只能是变相的博彩业。“归根结底也就是,DeFi需要支撑实体经济。

三、币圈出圈为何困难重重?

不难发现,Compound的“借贷挖矿“和FCoin的”交易挖矿“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通过刺激”交易者“来增加流动性,但这些交易都远非真实的交易需求,造成投资者在短期内获得高价值回报的错觉,纵观其背后都没有价值的支撑。

2018年的FCoin和2020年Compound都是异常亮眼的项目,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们代表着币圈在对应阶段的发展方向。

这期间的区别在于DeFi吗?DeFi自14年以太坊网络上线,智能合约运行就已经存在,只是在近两年被大众所熟知,就像在09年,大家只知道比特币,却不知道区块链。

不可否认,2018年至2020年,是币圈发展最快的阶段,区块链产业共识逐步建立,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始终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币圈何时能出圈?

而这个问题最终聚焦于一点:杀手级应用。

这似乎成为圈内的主流共识,大家都寄希望于出现杀手级应用带领币圈出圈,但目前仍未有明显迹象表明,杀手级应用要来了。

杀手级应用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洪七公表示:“没有杀手级应用,只有杀手级资产。“区块链的定性是以金融为核心而非技术,这也是区别于互联网的显著特性。

比特币在设计之初的理念是作为一个支付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比特币更多被作为资产去存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支付是动态的,而存储则是静态的。

币圈出圈或许可以从Token的资产属性思考,洪七公表示:“很多项目对Token的定性是实用性货币属性,而忽略了资产属性,货币的背后是共识,而资产的背后是价值。”从这点上来看,也就理解了山寨币难突围的原因,货币的实用性共识并不容易建立,而资产的多样化为Token赋予更大的想象空间。

当Token以资产为核心时,也就指向了产业区块链。打通币圈与产业之间关联的就是资产形式的Token,币圈终将出圈与产业结合。

当前区块链技术还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区块链+X”在很多场景被定义为伪需求,而“产业+区块链”往往是基于现有的产业问题之上,寻找区块链解决方案。以产业的力量从外部去渗透币圈,便是“破圈”。

四、EAT.FAN:吃饭挖矿+通证经济

当“交易挖矿”、“借贷挖矿”在币圈兴起的同时,“吃饭挖矿”在餐饮产业的共识也逐步扩散开来。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EAT.FAN。EAT.FAN是垂直于餐饮领域的价值发行平台,与币安、火币等交易平台不同的是,EAT.FAN定位于餐饮并且只服务于餐饮。严格意义上说,EAT.FAN是餐饮产业的交易平台,而并非币圈交易平台。EAT.FAN面向的B端用户为餐饮企业,C端用户主要为消费者群体。

多数情况下,那些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具备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它们的品牌往往具备高成长空间,也就是品牌无形资产的增值。基于企业原有的发展基础之上,餐饮企业可通过区块链将品牌资产的价值以Token的形式的表达出来,就像股票一样,餐饮品牌Token以资产作为主要属性,但不同的是,餐饮品牌Token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实用属性。

“吃饭挖矿”作为餐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通过EAT.FAN将双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模式已逐步应用于“广西桂林米粉之王”嗦粉佬、减脂瘦身餐领域龙头企业超能鹿战队等餐饮企业的线下经营中。

消费者在餐饮消费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品牌Token作为奖励。“吃饭挖矿”的激励模式一方面为餐饮品牌Token带来真实的流量,另一方面为该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吃饭挖矿”实现通证经济与现实商业的结合,以创造真实价值来激励生态内成员的贡献。

五、EAT的“双激励”流通机制

目前来看,EAT.FAN在餐饮产业发挥的作用是金融基础设施,是承载餐饮企业品牌资产的核心平台。对EAT.FAN来说,其平台通证EAT在EAT.FAN的生态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平台内,EAT采用“质押销毁”和“同步通缩”机制,来刺激流通。每家餐饮企业在EAT.FAN上线品牌通证需要质押EAT,其中20%比例的EAT会被销毁。而“同步通缩”则是EAT作为燃料参与到平台上餐饮品牌通证的销毁中来。

以嗦粉佬CSF为例,加盟商向嗦粉佬支付CSF获得加盟权,其中70%CSF会被销毁,同时嗦粉佬在每季度拿出部分品牌营销费用,以品牌补贴的方式向二级市场回购销毁CSF,这两个过程中,EAT作为燃料会伴随着CSF同步销毁。

在平台外,EAT.FAN将EAT的流通从交易所内部扩展到线下场景中。在EAT.FAN官方公布的最新消息中,“EAT产业节点”招募计划在7天时间,申报企业达到100余家,其中包含供应商、技术服务商、培训机构、媒体等餐饮类企业。EAT.FAN将从中筛选部分企业作为产业节点去打通EAT在餐饮产业链中流通与结算,在这过程中EAT产业节点将享受丰厚的EAT奖励。EAT产业生态若能达到一定规模效应,产业内的各方在交易结算过程中将对EAT产生巨大的需求,为EAT带来巨大的交易额。以供应商为例,餐饮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都集中在下游供应商。支撑海底捞千亿市值的便是其背后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其中颐海国际作为海底捞的底料供应商,在2019年达到了42.82亿元营业额,而货款结算额度更是远在其之上。

平台内外的“双激励”流通机制,让EAT的价格得到充分保障,也加固EAT.FAN生态的稳定性。但从长远来看,让用户长期从中收益的不止EAT.FAN产业生态的建设,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价值发现功能。

EAT.FAN自身定位于“垂直于餐饮行业的价值发现平台”,在优质餐饮资产的选择上拥有巨大的空间。好品牌往往对应着好资产,这些品牌资产如果能通过EAT.FAN平台发挥资产最大的价值,不论对企业还是对平台产生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据官方近日消息,前UBO世界拳王李文扬也将指定EAT.FAN作为“拳王披萨”品牌通证PIZZA的首发平台,一时间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产业区块链的步伐每迈出去一步,都是一次共识的扩散,而EAT正是EAT.FAN在餐饮产业建立共识的载体。

与“交易挖矿”、“借贷挖矿”不同的是,EAT.FAN以及其上的餐饮品牌资产将通证经济模型与现实商业场景深度绑定在一起,让该项目的成长建立在真实价值的创造上,但建立行业共识也并非易事。EAT.FAN在餐饮产业布局无疑是前瞻性的,在产业区块链发展的前沿深耕探索,注定了它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