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七层模型经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一样的系统不一样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信,所以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一样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一般称为中继系统。一个设备工做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做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做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所以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体说:
- 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 网络层:路由器
- 网关工做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路由器的一个做用是连通不一样的网络,另外一个做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升通讯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讯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升网络系统畅通率。
物理层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物理层的做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量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别。“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传送的比特流来讲,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创建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该层的主要功能是:经过各类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在计算机网络中因为各类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所以,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经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提供可靠的经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数据链路层的具体工做是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传送到上一层;一样,也未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而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三层,它是OSI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它在下两层的基础上向资源子网提供服务。其主要任务是:经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经过通讯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具体地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而后经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 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外一个网络设备。通常地,数据链路层是解决同一网络内节点之间的通讯,而网络层主要解决不一样子网间的通讯。例如在广域网之间通讯时,必然会遇到路由(即两节点间可能有多条路径)选择问题。
传输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OSI模型的第4层。所以该层是通讯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做用。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传输层的做用是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讯的细节,即向用户透明地传送报文。该层常见的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和UDP协议。传输层提供会话层和网络层之间的传输服务,这种服务从会话层得到数据,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分割。而后,传输层将数据传递到网络层,并确保数据能正确无误地传送到网络层。所以,传输层负责提供两节点之间数据的可靠传送,当两节点的联系肯定以后,传输层则负责监督工做。综上,传输层的主要功能以下:监控服务质量。
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5层,是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任务是:向两个实体的表示层提供创建和使用链接的方法。将不一样实体之间的表示层 的链接称为会话。所以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讯,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用户能够按照半双工、单工和全双工的方式创建会话。当创建会话时,用户必须提供他们想要链接的远程地址。而这些地址与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地址或网络层的逻辑地址不一样,它们是为用户专门设计的,更便于用户记忆。
表示层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六层,它对来自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对各类语法赋予相应的含义,并按照必定的格式传送给会话层。其主要功能是“处理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是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类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但愿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类工做。它在其余6层工做的基础上,负责完成网络中应用程序与网络操做系统之间的联系,创建与结束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并完成网络用户提出的各类网络服务及 应用所需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等各类协议。此外,该层还负责协调各个应用程序间的工做。
参考: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