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持续演进的 Cloud Native》的一篇学习记录。redis
优点:后端
1. 去中心化缓存
元数据分布在全部节点,不会轻易丢失。服务器
2. 部署简单网络
Redis 自带的 redis-cli 便可。负载均衡
3. 性能高异步
由于没必要经过代理。ide
劣势:性能
1. SDK 复杂学习
不是大问题。Lettuce 和 Spring Data Redis(底层也是 Lettuce)对它有很好支持。
2. 没有良好的界面管理
目前官方有个简单的界面管理。若是须要,能够定制修改或自研。
3. 不一致问题
在主从异步、从新选主的过程当中,Redis 集群不保证强一致性。当发生网络分区的时候,若是主服务器刚好在少数节点,实际上有一个能够继续写入的时间窗口。当多数节点完成从新选主,而网络分区恢复以后,会覆盖旧的主服务器在这个时间窗口内所写的数据。
4. gossip 协议的性能问题
当节点不少时,gossip 协议的报文会占据比较大的带宽。
注:目前最新版的 Redis 自带集群已经能够在 NAT 后面工做了。
客户端作负载均衡,而且直连 Redis 节点。
用 etcd 等做为注册发现服务,可实现 Redis 节点的动态改变(增删节点,节点扩容)。
优点:
1. 数据分散
将数据分到多个节点,总体容量获得了提高。
当一个节点不可用时,只有 1/n 的流量穿透缓存,不会对后端存储形成很大危害。
2. 可用性高
部分节点挂了不影响其余节点。
若是不要求缓存高可用,能够不作主从,不持久化。
注:Redis 的两种持久化方式,RDB 可能形成不一致,AOF 性能比较差。若是须要持久化根据业务场景选择。
3. 能够动态配置
etcd 便可实现。
4. 扩容方便
扩容能够采用 presharding、数据迁移两种方式。能够利用 slot 机制迁移数据,在 etcd 中存储 slot 元数据,若是将数据划分为 1024 个 slot,再以 slot 为单位分片存储到多个 Redis 节点上。当须要迁移数据时,以 slot 为单位迁移,要比以节点为单位迁移温和得多。
5. 性能高
由于客户端直连 Redis。
劣势:
SDK 开发起来比较复杂。但问题不大,由于 SDK 开发完成后不会常常修改。
优点:
1. 控制力强
2. 简单(客户端用起来简单,连代理就行)
3. Redis 链接数可控
劣势:
响应时间升高(由于多走了一次代理)。
是否考虑代理模式,取决于增长的响应时间可否被接受。
设没有代理时,整个请求过程消耗的时间为 A,加入代理以后,增长的时间为 B。若是 B 和 A 相比能够忽略或不在意增长 B,则能够考虑使用该模式。
与代理模式的异同:
因为客户端和 sidecar 在一个 pod 中,性能更好一些。
须要将 sidecar 作成无状态的,由于 sidecar 的数量可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