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要讲述的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78年被誉为改革开放的元年。我国建国是1949年,从开国元年到改革开放元年,这一段时间咱们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作了些什么事情呢?同窗们都很清楚,这个时期搞得是计划经济。1949~1978这段时间被认为是一个“极端的年代”,当时的治国者以无比的自信进行了一场完全、坚定的命令型计划经济的大试验,这个试验的始末能够用哈耶克的两本书来形容,开始于“致命的自负”,而最终“通向奴役之路”。
首先咱们来讲,这场计划经济的试验,是如何开始于致命的自负的,是什么让当时的治国者自负的认为能够由国家彻底的控制每个经济组织,控制人民经济生活中的全部活动,从而创建一个彻底的计划经济国家呢?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没有敢想过,要作这样的事情。可是就是因为两个事件的发生,给予了当时治国者极大的信心。这两个事件一个是上海试验,创建了计划经济体系的雏形,另外一个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使得中国全面启动了计划经济模式。
咱们先说上海试验。此次试验是在开国大典以前。在1949年的5月25日,咱们人民解放军打下了上海。并调派当时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也就是当时的国家经济领导者陈云来到上海主持经济工做。
当时的上海很是的混乱,也是由于国民党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缘由就不赘述了。上海当时是远东最大的金融交易中心、是全世界最大的白银交易中心、是全中国最大的粮食和棉纱交易中心、纺织品生产中心和最大的商业中心。因此上海的金融、工业、商业都是全国之最。可是当时上海是投机盛行,由于当时还处在战乱时期,投机炒卖黄金、粮食和棉纱等重要物资的人,在区区一个上海就有30多万人。而且上海是全国通货膨胀的暴风眼。当时的全世界都在等着看党的笑话,从延安出来一路打仗到如今历来没有治理城市的经验。都认为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建设0分。因此当时交到陈云手上的是远东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面临的是一个恶性的通货膨胀状况。他要怎么办呢?他作了些什么事呢?陈云来到上海以后。
第1、
资本市场管制。在6月10日,解放军查封远东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大楼。当场扣押234人。随后,全市的证券交易场被尽数查封,民间的金融活动被完全取缔,“资本市场”今后退出了经济舞台。对上海来讲,意味着亚洲金融中心的功能被摘除,今后香港取代了上海的地位。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成了单纯的轻工业和商业中心,证券交易所从新回到上海滩,是41年后1990年的事情,咱们后面会说到。
第2、
生产资料管制。刚才咱们说上海有30多万人在从事投机炒卖活动,陈云作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坚定打击投机者,稳定物价。陈云先从“两白一黑”入手,两白是指的是棉纱和粮食,一黑指的是煤炭。怎么打击?以棉纱为例,陈云从全国秘密调集大量棉纱投放到上海市场。看大家这些投机炒卖者能动用多少的资金,吃得了多少。举全国之力几月之间,将上海民间抄家全数击溃,形成当时上海的投机商纷纷破产跳楼,飞涨的物价也就这样日渐平稳下来。
第3、
流通渠道管制。陈云以上海为中心,着手创办了三个全国性的贸易公司:一是全国性的纺织公司,负责纺织原料和产品的供应与销售;二是全国性的土产公司,负责各地特产的产销;三是将华北贸易总公司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此外设立一个进口公司,各专业公司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公司,统一调度资源。在农村地区则成立供销合做社,统一物资的分销。每个重要的商品流通领域均被国营垄断,私人企业不得从事流通业,违反者被定性为“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最高量刑死刑,以后咱们也会屡次提到。这个罪名一直到1997年才正式从我国的刑法中被取消掉。
当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被卡死,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完全国营化,两头一夹,中间的制造企业虽然仍属私营性质,可是你能花多少钱进多少原材料国家说了算,你生产以后能销售多少,以及能卖多少钱也仍是国家说了算。那么,私营性质的制造企业已经成了饼干中的夹心层,计划经济的宏大构架的胚胎就此造成。陈云认为,对商品流通和金融流通的控制,是逐步消灭无政府状态的手段,经过这种夹心饼干的办法,把它们夹到社会主义中来。
第4、
驱赶外资公司。上海做为远东最大的外商投资城市,在这里的外资企业显然成为了新的经济体制,就是国有资本体制的不适应者。要叫大家通通滚蛋。用什么办法呢?你外资不是来咱们这里租用土地搞企业,那咱们就提升土地税率,提升到什么地步?提升到你没法维持经营本身走人。就这样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残余经济势力。
那么陈云就经过资本市场管制,将金融体系收归国有。经过生产资料管制和流通渠道管制将全部民间经济活动控制起来。经过驱赶外资,清除国有资本之外全部异类。最终,陈云在上海的整肃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毛主席对上海的经济战役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的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陈云今后被誉为“计划经济大师”。
以后,上海的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全国的证券交易机构所有被取缔,全部金融行业收归国有,外资公司所有被驱逐,全国的战略性物资好比棉花、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各大城市前后创建起相应的计划管理体系。
吴晓波说,这一次上海试验是一次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试验,你们都不知道这场试验的结果会是怎样,可是他们相信经过这双看得见的计划经济之手,是可以调动国民经济的每个细胞的。今后国家的人民是再也不受到剥削,是再也不有贫富差距的。因此他们是勤勤恳恳的在作这件事情,他们不会有贪污、不会有徇私舞弊。他们确实是一群理想主义者。
若是说1949年的上海试验,让党在流通和资本管制上得到了经验,那么,开始于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则是计划经济模式在工业建设上的一次完美表现。
1950年你们知道爆发了朝鲜战争,一直打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开始搞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咱们如今已经搞到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今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嘛。
搞五年一个的发展计划是和苏联人学的,那一五计划怎么搞?咱们本身不会搞,要靠苏联人帮忙。就连当时一五计划全部表格都是苏联专家帮忙作出来的。一五核心内容是投资建设156个重大项目,史称“156工程”。其中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化工业,一些冶金、能源、机械领域的大工厂拔地而起。以钢铁为例,我国钢铁产量从1949年的25万吨猛增到467万吨,整整提升了将近20倍。“一五”期间,中国建成大型汽车生产基地,造出第一辆自主研发的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长江上建成了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在武汉和包头新建了两个大型炼钢厂,完成了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项目的兴建,在兰州建成了大型炼油基地。中国的重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巨变。在这个过程当中苏联向咱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设计图纸,几乎把他们全部的最好的技术所有都给了咱们,五年中,有8500名苏联专家来到了中国帮助咱们搞经济建设。后来评论苏联对咱们的帮助时是这样说的,苏联技术援助和资本货物的重要性不管如何估计也不为过,它转让设计能力的成果被描述成技术转让史上史无前例的。
在一五期间,治国者在苏联的帮助下经过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在过程当中取得了必定的成果,同时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中,私营经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而着手完全清除私营经济。
清除私营经济第一步,推广陈云的“夹心饼干”的方法,咱们前面说了经过控制资本、控制生产资料和控制销售流通环节,把私营经济夹到社会主义中来。
第二步,发动了一场席卷全国的“三反五反”运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其中“三反”是在党政机关工做人员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是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在运动中,各地纷纷采起了清算大会、批斗大会等形式,广泛出现给资本家戴“高帽子”和进行体罚的现象。在狂风暴雨般的群众怒吼下,资本家成为被鄙视、被完全妖魔化的族群,甚至连他们本身都对本身产生了厌恶。据计算,到“三反五反运动”结束,查补,收缴的货币多达30多万亿元,比朝鲜战争军费的一半还多。
第三步,在一五计划期间的全部建设规划中,私营企业和私人资本都没法参与其中,被完全边缘化。随着计划经济体系的确立以及国有资本的扩张,给予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已经愈来愈小。
最后,在1955年10月的时候,中共召开第七届六中全会,毛主席说咱们的目的就是要使得资本主义绝种,要使他们在地球上绝种,成为历史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么凶,良心是很少的,就是要使帝国主义绝种、封建主义绝种,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业绝种。这方面良心少一点好。讲完话以后1956年1月份就提出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加快消灭民间工商业者。到1956年的2月份之后,完成了全中国私营企业的全面改造,完全消灭了民营经济。消灭民营经济的速度之快就连毛主席本人都很意外,本来最初计划到1967年才完成的对资本主义的改造,提早了12年,在1956就顺利的完成了。民营经济在中国的集体消亡在整个中国经济史上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件。
回过头来看我国的一五计划取得了什么成果,中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将近600亿元,五年新增固定资产至关于1949年建国时的4倍,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加10.9%,GDP平均增加率达到9.2%。GDP增加率9.2%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国改革开放1978年到2008年的平均GDP增加率是9.4%。2015年我国GDP增加率是6.9%。因此一五期间单单看GDP增加指标的话,是能够和后来的改革开放相媲美的。当时我国的经济总量和日本是至关的,可是到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的时候,咱们的经济总量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当时的韩国经济总量只至关于我国的一个山东省而已。因此一五规划是至关成功的,以致于在此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咱们都认为经过一五经验是能够把国民经济搞好的。一五经验是什么?就是举国战略,摒弃全部的私人资本,经过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对重化工业投资的方式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一五”计划结束的1957年先后,我国几乎同时取得了经济高速成长和消灭私营经济这两个重大胜利,一五的成就给咱们形成了巨大的幻觉,这使得治国者的信心史无前例地膨胀。
在这个时候,咱们就已是致命的自负了,那咱们紧接着又是如何一脚踏进泥潭,导致整个国家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身处国民经济崩溃边缘的境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