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咱们一块儿愉快地逃课吧!

逃课,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坏学生”的专利,一提及逃课,就会联想起逃课打游戏,逃课出去玩,逃课把妹等。然而,还能够为了学习而逃课,这里咱们要说的就是逃课去学习的故事。git

为何我要逃掉算法课?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原本应该在教室上《算法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算法对于学计算机的同窗来讲,重要性不言而喻。咱们应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熟悉各类算法,同时了解算法背后的思想。那么我为何会逃掉这么重要的一门课呢?github

忘了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看一我的读过的书就知道这我的的品味。一样,我以为看一个老师推荐的教材就知道这个老师的水平了。下面来看看老师推荐的算法教材吧,排名有前后(彻底复制课件内容,排版未作更改):算法

  1. 郑宗汉等,算法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络

  2. 王晓东等,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工具

  3. Thomas H.Cormen;Charles E.Leiserson;Ronald L.Rivest;Clifford Stein.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2th Ed. The MIT Press, 2001, ISBN 978-0-262-33293-3. 影印版: 《算法导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ISBN 978-7-040-11050-0. 中译版:潘金贵等译, 《算法导论》(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ISBN 7-111-18777-6post

  4. 郭嵩山、李志业、金涛、梁锋.《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例题解(一)数论、计算几何、搜索算法专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5学习

推荐的书中只知道《算法导论》这本,不过早在2012年已经出了第三版了,这里仍是第二版,其中缘由想必你们也猜的到。其余三本,真的没有据说过,也没有兴趣去看,国内写的计算机教材,能够看的寥寥可数,这几本固然不在其中。测试

原本我也不用看这几本书的,直到遇见这么一道小组做业题(做业仍是要作的,否则挂科了怎么办):spa

动态规划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不明白这道题什么意思(看了其余小组的做业题目,发现基本也没有能看懂的)。因而,Google之,果然被我找到了原题,原来就是郑宗汉《算法设计与分析》里面的课后题,再一看,原来咱们的所有做业题都是这本书的课后题。这里的资源最优分配问题,在书中给过解释,终于能够写做业了。设计

其实只看推荐的书就肯定这门课不值得上,固然是不科学的,不去听听你永远不知道这门课到底怎么样。第一节课,我固然没有错过,而且坐到前排,洗耳恭听(前排人挺多,基本不多人坐后面)。而后,很差意思,我已经忘了那节课讲的啥了。后面还连续去了几回,发现根本听不下去,为了讲一个算法思想,好比递归,老师给出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而后“深刻浅出”用递归搞定问题。整节课感受就是在听例子,听解法,让我想起了高中时代的题海战术与填鸭式教育。

其实,除了第一节课你们都在前面,后面几回课,几乎全部人都坐在后排,前排已经空了。而后去上课的人要不本身看书,要不睡觉,不多有人听老师讲了。

该逃掉哪些课

前面就是我逃掉算法课的主要理由了,其实我如今逃掉了大部分课,那么我如何决定某一门课是否是能够逃掉呢?其实本身也没有刻意去找理由,不少时候就是一种感受。不过我猜想潜意识里可能会通过下面一番思考。

一、我是真的想去认真上这门课吗?有时候,咱们选择一门课只是为了拿学分而已,这种课彻底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花费时间,应该绝不犹豫地逃掉。

二、这门课须要花费时间去学习,可是老师讲的太没水平了,还不如本身看书。上面的算法课就是这种状况了,对我来讲大多数的逃课都是由于老师讲的没水平(你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其实想讲好一门课仍是很难的,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性比较强的课。须要老师本身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有很好的授课技巧,确保可以清晰明了、又不枯燥无味地传达知识,能作到这一点的老师真的是屈指可数。

或许正是由于讲好一门课是如此之难,因此部分老师干脆就不负责任地糊弄你们。因而,我遇到过、据说过下面这些奇葩事:

  1. 老师彻底“照本宣科”,可是读着读着发现本身都读不懂了

  2. 课件是 N 多年前的,内容十分陈旧

  3. 课上一直在吹水,讲本身的一些经历或者其它和课程彻底无关的事

  4. 给咱们把一个介绍技术概念的视频连续播放了三遍

  5. 考试试题是前一年的,年份、年级都没改

  6. 给咱们演示一个简单的实验时,不知道怎么安装一个经常使用工具

  7. 教C++时,一个 Hello World 编译不经过,调试了半天才找到问题所在

上面的比较极端也不常见。然而大多数课堂也好不到哪里去,经常是台上“高谈阔论”,台下不闻不问,台上问题一出,台下寂寥无声。总之,若是你在上一门课时,老是精神奕奕地走进教室,而后听着听着就萎了,那么能够考虑逃掉这门课了。

如何说服本身逃课

其实好多同窗都知道在教室里听课并不能学到什么,可是还有许多“好学生”做为老师的“忠实”听众,老老实实坐在台下(听课?)。

刚上大学时,我也是从不逃课,而且有点鄙视那些逃课的人。那时候天真地认为学生怎么能够逃课呢?课堂是那么神圣庄严的地方,是咱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天堂啊(好幼稚的想法啊),在这种想法的激励下,不论什么课我都逼本身认真听讲,好好消化。

然而渐渐发现,有的老师照本宣科(最典型的是当时的数学分析这门课了),有的老师讲的不明不白,有的课特别没意思。逼了本身一个学期后,实在太累,上课不再能坚持认真听讲了,因而上课基本就是听着听着就困了,睡了。或者是,干脆不听老师讲,本身拿本书在看。

那时,虽然在获取知识上,去上课已经失去了意义。可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不逃课“好习惯”以及“要想学习好就得认真听讲”的观念仍旧像一个无形牢笼,把我束缚在无聊的课堂上。

后来遇到了中特、毛概这两门全国统1、全球惟一的课程,原本就十分讨厌这些在初、高中必须背诵的东西,加上老师讲的又太不精彩,一怒之下就不去上课。而后发现逃课也不是多么坏的事情,因而渐渐地逃掉愈来愈多可有可无的课。如今看来,应该感谢这两门课,让我认识到不是全部的课都须要去学,那些可有可无的课甚至逃掉了也没有关系。

可是,那些重要的专业课,即便老师讲的不好,本身也不敢逃掉。生怕逃掉这些课,就失去了学好这门课的机会(虽然知道课堂上学不到什么,可是当时仍是这样想)。后来,发现系里面好多大牛都不怎么去上课,但他们的专业素质不是通常的强。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个大牛说,老师讲的那么差,干吗要去上课,本身想学好一个东西,就去找书找资料学啊。这道理本身也懂,可是听大牛说出来彻底是不同的感受,并最终促使我把这种想法转变为实践,并开始了逃课之旅。若是你还惧怕逃掉重要的课,那么请默念不去上课也能成为大牛,成不成为大牛和上不上课没有关系

挣脱了“必须去上课才能成为大牛”这个枷锁,其实你能够学的更多更快。此外,逃课不只可让学生学得更好,也有可能刺激老师好好讲课呢。毕竟,台下没人听课对老师来讲也是一种打击吧。(但愿不是我在 YY)

挣脱束缚

逃课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如今,咱们不须要按时上课,坐在教室一味听老师啦。咱们能够找本经典的书,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按照本身的节奏去理解书中的内容。其实这样的学习效率,比在教室听老师讲好太多了。算法这门课,我买了 Robert Sedgewick,Kevin Wayne 写的 算法(第4版),感受写的还不错。另外,也顺便刷一刷 LeetCode 上面的算法题,收获也是颇丰的。

除了看书外,还能够选修一些经典的开放式网络课程,而后认真听讲,作做业,考试,拿证书。一样是课程,为何要逃掉传统的课堂教室,去参加虚拟的网络课程呢?由于网络课程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

  1. 老师水平广泛较高,讲授内容质量高。这里的老师好多来自世界名校,内容准备的也特别用心;这点是最重要的。

  2. 完善的在线做业系统,做业获得很好的反馈。传统课堂中做业更可能是用来给定平时成绩,交上做业就完事了,没有一个反馈,你甚至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去看你的做业;

  3. 活跃的课程论坛。每个课程都有一个供学生讨论的板块,在这里能够和全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做业题目;

  4. 弹性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没有说你必须在何时上课,你只要在 Deadline 前听完课,写完做业就能够了。

  5. 顺着大脑学习的规律教学,每次讲一小段时间就会穿插一些测试之类的,不会让你感到消化不了。想一想传统课堂,一会儿两节课,大脑早疲劳了。

还不知道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看看下面这些文章吧:

哦,对了,亲测上面的“三座大山”都没有挂掉,因此你访问不了的话,必定是你的问题。

最后问一个问题,今天你逃课去学习了吗?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