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咱们学习了活动目录系列之二:单域环境的实现(单站点) ,当时咱们实现的是在一个站点的状况下。下面咱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企业总部在北京,在上海和广东各有其办公区域,要求实现活动目录域环境。**
1、分析:
对于此企业的现状,在逻辑结构上能够采用多域和单域,好比咱们先采用单域(这要取决于你是准备集中管理仍是分散管理,在这里我采用集中管理,下个专题我来说多域多站点的状况)。
若是不采用站点,上海和广东的域用户在客户端登陆到域的过程会比较慢(无论你在上海和广东是否放置了DC,都同样),缘由是客户端会经过DNS查询本域内的DC,而查到的DC也可能就是北京的(若是是多DC会动态定位),这样就经过WAN连到北京的DC上进行身份验证。此外若是你在每一个地区都有DC的话,DC之间的复制也是不可控的,会产生很大流量(关于复制问题,我会在后面的专题来说解)。兼于此,咱们必须划分站点。
划分站点的好处:
1.优化客户端的登陆。当域用户在上海或广东的客户端上登陆时,DNS会替客户端找本站点内的DC,这样就加快了身份验证过程。
2.优化AD的复制。每一个DC之间要同步AD数据库,若是不划分站点,这个同步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并且数据是不压缩的。若是划分了站点这个过程变的可控,特别是在多站点的状况下,优越性更加突出,我会在后面的专题中详细讨论。
附:关于何为站点,实际上就是从物理位置上来区分的,一组高速可靠的一个子网或多个子网。即两点:首先物理位置不一样(在一个区域内且高速相连),其次不一样站点必须采用相对应的不一样子网,即北京是一个子网,上海是另外一个子网,广东是第三个子网,固然也能够在北京有多个子网。具体AD的概念请阅读活动目录系列之一:基本概念 。
2、搭建过程:
事先规划好各个子网,好比北京子网10.1.1.0/24,上海子网172.16.1.0/24,广东子网:192.168.1.0/24.
(一)首先在北京把单域建立好,这个过程请参考活动目录系列之二:单域环境的实现(单站点)。
(二)在上海和广东利用dcpromo /adv 完成第二/三台DC的搭建,(关于此参数的使用,请参考活动目录系列之二:单域环境的实现(单站点))。注意此时在默认站点下完成安装。
(三)完成站点的划分和设置:
打开“AD站点和服务”管理工具(或利用命令dssite.msc),以下图所示展开:在default-first-site-name(默认站点)下有三台服务器,当前都在同一个站点。(N1--北京,N2--上海,N3--广东)
利用以下四个操做完成配置过程:
1.新建站点:
新建两个站点shanghai和guangzhou(北京站点用那个默认的,事后改一下名字就能够了),注意在新建站点时必须选中一个叫“站点链接”的东西,先选择,后面再说其做用。
以下图所示,在sites上右击选“新站点”,输入名字,并选择defaultipsitelink,单击肯定。以下面两图:
建完上海和广东两个站点后,把default-first-site-name更名为beijing.
2.新建子网:
新建对应的子网,注意选择相对应的站点。必定不要搞错!!!!
具体操做须要在subnets上右击先“新建子网”,以下图所示:
最后完成以下图所示:有三个子网,分别对应相应的站点。
3.移动DC:
把相应的DC移动到相应的站点。必定不要搞错!!!!
这个操做就不用作了吧,直接拖动对应的服务器(DC),拽到相应的站点下的servers下就能够了。最后如图所示:
说明:在上图的最右侧,你们看见了标注为<自动生成的>两个“链接对象”,这个东西就实现了DC之间的相互复制,它是由每一个DC上叫KCC的进程自动产生的。
4.做相应的其它配置或检查。
新建“站点链接”,即根据你的区域之间的实际物理链路来完成,默认有一个defaultipsitelink(好像记得是这个名字)。目前这个站点连接包含了三个站点,你能够自定义。
下面说一下有关站点链接的含义。
站点连接:启用站点之间的复制传输,反映了站点之间的物理链接。
若是没有站点连接,则两个站点之间不会复制,故两边里面的全部DC只会在站点内相互复制。
**一个站点连接是两个站点或多个站点之间的一种物理链接。有了站点链接,在站点内才会由KCC自动生成“链接对象”,完成站点内DC之间的复制。
以下图所示:
而后在下图输入相应的名字,这是北京和上海之间的站点链接。选择对并单击“添加”,这样就建好一个站点链接。以下所示:数据库
本文出自 “千山岛主之微软技术空间站”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jary3000.blog.51cto.com/610705/121946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