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基础---文档编写

·性能测试文档的编写:
通常来讲,性能测试过程当中,文档主要是两个:
·计划&方案
·性能测试报告数据库

·计划&方案:
·计划:定义什么人何时完成什么工做
·方案:工具具体怎么完成。服务器

通常来讲,性能测试的计划和方案的编写和普通的测试计划方案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般包含如下要点:
·概述
·项目背景
·测试目的
·测试内容
·测试人员
·计划安排
·测试工具
·测试环境
·测试方案
·测试用例
·输入文档
·输出文档
·测试风险
·名词解释网络

·概述:
一般用来简要的描述本次性能测试活动相关的信息。
通常来讲,主要包含要作什么事,但愿解决什么问题,文档的受众等。数据结构

·项目背景:
通常来讲,直接从项目计划文档中复制便可,最多作一下性能方向的细化。架构

·测试目的:
通常来讲,一般就是用来描述本次测试的目的。
通常来讲,测试目的有两个:
·检测:交付或者上线以前,没有暴露性能问题以前,都是以检测。并发

·分析定位调优:一般来讲就是系统已经知道存在性能问题。
PS:不少时候,则是两个目的都有。运维

·测试内容:
一般就是用来对被测系统的业务内容进行分析,标注业务的功能和性能优先级,最终将业务分为待测和不测业务。
将业务分解以后,接下来通常是须要针对不一样的业务,拟定性能需求(响应时间和TPS)
PS:若是是给客户,响应时间是越大越好。若是是内部测试,响应时间是越小越好。工具

·测试人员:
这里是用来描述整个性能过程当中的干系人及其工做职责。
常见的有:
·项目经理(测试经理):负责资源调度、人员协调
·性能测试人员:负责性能测试活动,包含可是不限于:
计划、方案的编写、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数据的准备、脚本开发、场景设计和执行、资源监控、数据分析、定位瓶颈、提出调优建议(直接调优)。
·IT运维:通常提供环境相关的支持,包括硬件资源的分配、系统和软件的安装、网络的配置、资源监控等。性能

·DBA:通常是提供数据库相关的支持,包括数据结构的分析、监控等。学习

·开发对接人员:通常是提供技术支持。

·架构设计人员:通常是提供技术支持,一般是全局性的架构层面的技术支撑。

PS:严格来讲,应该都要有备选人员。


·计划安排
通常来讲能够考虑以相似于甘特图的方式来描述,也能够直接用二维表格来实现。
主要是要包含性能测试过程当中全部能够量化的工做的时间节点及相关责任人。

任务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需求调研和分析 xxxx-xxxx XXX


·测试工具
不是简单的就是说使用XX工具。
这里要对测试工具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一般包含如下几点:
·功能的可行性:工具自己可否胜任测试需求。
·成本:
·技术的可行性:
·工具的学习使用成本。
·培训成本。


·测试环境:
一般来讲,就要包含客户端(压力机)和服务器端的软硬件信息,以及测试环境的总体网络拓扑结构图。
·图
·表:通常能够按下列方式编写:
编号 用途 IP地址 硬件配置 操做系统及相关软件
1 压力机 192.168.1.100 CPU型号/主频 os类型、JDK1.8,jmeter4.0,其余测试过程当中须要用到的工具
内存大小
磁盘大小
2 服务器 192.168.1.200 CPU型号/主频
内存大小
磁盘大小

PS:凡是可能对性能形成影响的软件都要描述。

·测试方案:
又能够叫测试策略,描述针对测试需求,所设计的性能测试策略,一般就会包含不一样类型的性能测试:
·负载测试:
·压力测试:
·容量测试:
·基准测试:
·并发测试:
·配置测试:

·测试用例:
在性能测试中,测试用例一般是分为两部分:脚本和场景
·脚本:
一般就是根据测试内容来生成。
一般一个业务至少要有一个脚本,可能会有多个脚本。
通常,一个脚本描述中包含如下信息:
·脚本编号、脚本名称(概要)、业务流程、做用(用于哪些测试)。
同时会标注:参数化、事务、检查点、思考时间、集合点。

·场景:
通常都是以二维表的方式来设计:
场景编号or名称:登陆1
场景目的:测试10个在线用户状况下,登陆业务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需求。
运行脚本:登陆1
场景设计:
用户数:10个
启动方式:每隔5s启动一个用户
持续时间:6分钟
退出方式:每隔5s退出一个用户
思考时间策略:1~5s
集合点:无
联机负载:无
IP欺骗:无
资源监控:这里主要标注须要监控的资源对象有哪些
好比说,监控XX服务器的CPU、内存、带宽和磁盘使用状况等。

通常来讲,根据负载模型,一般一个业务脚本的执行场景都会有三个。

·输入文档:
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计划等。
·输出文档:
测试脚本、测试计划&方案、测试数据等
·测试风险:
所谓风险就是有可能致使工做没法按时按质完成的因素。
常见的风险来源于:人力、物力相关方面。
人力:辞职、生病、其它优先级更好的工做等。
物力:硬件、
技术层面:

PS:识别风险以后,要给出风险的解决方案。

·名词解释:

 

 


·性能测试报告:
通常来讲,报告都是属于活动结束的产出物,它彰显了对于该工做的完成程度。
所以对于性能测试报告而言,必须符合如下几点:
·内容充实
·注意排版
·条目清晰(通常不要超过三级)
·虎头虎尾。


·性能测试报告通常根据性能测试目的的不一样能够分为两种类型(也有可能混合):
·陈述性报告:对应的测试目的是检测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需求。
·描述活动、结果、结论便可。

·分析型报告:对应的测试目的是分析、定位和调优。
不能只是简单的罗列数据,必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描述分析原理和分析思路。
包括数据的整理(变成信息)、结论以及解决方案等。


不管是陈述性报告仍是分析型的报告,内容总体是差很少的。
·概述
·项目背景
·测试目的
·测试内容
·测试人员
·计划安排
·测试工具
·测试环境
·测试方案
·测试用例
·测试结果:
对应测试场景。
能够给表格,也能够给图。
表格能够参考LR的概要报告中的事务概要信息。

一般该处会以表格的方式展示原始数据,而后以图的方式来展现分析思路。而且辅以相应的文字来描述分析过程和结论等。

·测试总结: ·性能测试的结论 包含可是不限于活动自己的结论、相应的解决方案、活动过程当中作得好和很差的地方。 ·输入文档·输出文档·测试风险·名词解释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