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js的基础,绕不过去的坎就是:原型链、做用域链、this(em...好吧,还有闭包),今天总结一下关于原型对象的一些知识,供本身和你们复习。javascript
什么是原型对象呢?有如下几点:java
1.构造函数有一个prototype
属性,指向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而实例有一个__proto__
属性,也指向原型对象。数组
PS: 准确的说,实例指向原型对象的是[[Prototype]]
属性,但这是一个隐式属性,脚本不可访问。所以浏览器厂商提供了一个属性__proto__
,用来显式指向原型对象,但它并非ECMA规范。浏览器
注意函数的是prototype
属性,实例的是__proto__
属性,不要弄错。闭包
举个栗子,咱们有一个构造函数Person
:函数
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
}
复制代码
这时,咱们建立一个Person
的实例person
:post
var person = new Person("张三")
复制代码
按照上边的理论,就能够表示为:ui
Person.prototype === person.__proto__
this
他们指向的都是原型对象。spa
2.经过同一个构造函数实例化的多个实例对象具备同一个原型对象。
var person1 = new Person("张三")
var person2 = new Person("李四")
复制代码
person1.__proto__
、person2.__proto__
、Person.prototype
他们是两两相等的。
3.原型对象有一个constructor
属性,指向该原型对象对应的构造函数。
Person.prototype.constructor === Person
person.__proto__.constructor === Person
复制代码
4.实例对象自己并无constructor
属性,但它能够继承原型对象的constructor
属性。
person1.constructor === Person
person2.constructor === Person
复制代码
OK,说清楚了什么是原型,就要说一下这玩意是干吗用的,为啥要在构造函数里加这么个东西。
仍是以构造函数Person
为例,稍微改一下:
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
this.sayName = function() {
console.log(this.name)
}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张三")
var person2 = new Person("李四")
复制代码
咱们在构造函数Person
中增长了一个方法sayName
,这样Person
的实例person1
、person2
就各自都有了一个sayName
方法。
注意,我说的是各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次建立一个实例,就要在内存中建立一个sayName
方法,这些sayName
并非同一个sayName
。
person1.sayName === person2.sayName
-> false
复制代码
多个实例重复建立相同的方法,这显然是浪费资源的。这个时候,咱们的原型对象登场了。假如构造函数中的方法咱们这样写:
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
}
Person.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console.log(this.name)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张三")
var person2 = new Person("李四")
复制代码
和以前的区别是,咱们将sayName
方法写到了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上,而不是写在构造函数里。
这里要先提一个概念,就是当对象找属性或者方法时,先在本身身上找,找到就调用。在本身身上找不到时,就会去他的原型对象上找。这就是原型链的概念,先点到这,你们知道这件事就能够了。
还记得以前说的吗:
经过同一个构造函数实例化的多个实例对象具备同一个原型对象
person1
和person2
上显然是没有sayName
方法的,可是他们的原型对象有啊。
因此这里的person1.sayName
和person2.sayName
,实际上都是继承自他原型对象上的sayName
方法,既然原型对象是同一个,那sayName
方法天然也是同一个了,因此此时:
person1.sayName === person2.sayName
-> true
复制代码
将须要共享的方法和属性放到原型对象上,实例在调用这些属性和方法时,不用每次都建立,从而节约资源,这就是原型对象的做用。
可是,既然是共享,就有一点问题了,仍是Person
构造函数,咱们再改造一下。
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
}
Person.prototype.ageList = [12, 16, 18]
var person1 = new Person("张三")
var person2 = new Person("李四")
复制代码
这个时候,咱们在person1
上作一些操做:
person1.ageList.push(30)
复制代码
看一下此时person2.ageList
是什么:
person2.ageList
-> [12, 16, 18, 30]
复制代码
有点意思,person2
上的ageList
也多了30。
缘由其实仍是由于共享。
共享很差的地方就是:一个实例对引用类型(数组、对象、函数)的属性进行修改,会致使原型对象上的属性修改(其实修改的就是原型对象上的属性,实例是没有这个属性的),进而致使全部的实例中,这个属性都改了!
很显然,大部分时候,咱们喜欢共享,能够节约资源。可是不喜欢每个实例都受影响,要不还建立不一样的实例干吗,用一个不就行了(摊手)。
因此,咱们须要把那些须要共享的属性和方法,写在原型对象上,而每一个实例单独用的、不但愿互相影响的属性,就写在构造函数里边。相似这样:
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List = [12, 16, 18]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张三")
var person2 = new Person("李四")
person1.ageList.push(30)
person1.ageList
-> [12, 16, 18, 30]
person2.ageList
-> [12, 16, 18]
复制代码
关于原型对象,还有两个坑,须要和你们说一下。
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
}
Person.prototype.ageList = [12, 16, 18]
var person1 = new Person("张三")
var person2 = new Person("李四")
person1.ageList.push(30)
person2.ageList
-> [12, 16, 18, 30]
复制代码
这个没毛病,可是假如我把操做 person1.ageList.push(30)
改成 person1.ageList = [1, 2, 3]
,结果会怎样呢?
person2.ageList
-> [12, 16, 18]
复制代码
这里就奇怪了,都是对person1.ageList
进行操做,怎么就不同呢?
其实缘由在于,person1.ageList = [1, 2, 3]
是一个赋值操做。
咱们说过,person1
自己是没有ageList
属性的,而赋值操做,会给person1
增长本身的ageList
属性。既然本身有了,也就不用去原型对象上找了。这个时候,原型对象的ageList
实际上是没有变化的。而person2
没有本身的ageList
属性,因此person2.ageList
仍是继承自原型,就是[12, 16, 18]
。
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
}
Person.prototype = {
ageList : [12, 16, 18]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张三")
var person2 = new Person("李四")
person1.ageList.push(30)
person2.ageList -> [12, 16, 18, 30]
复制代码
这里依然没毛病,可是写法上有一个变化:咱们再也不采用Person.prototype.ageList = [12, 16, 18]
的形式赋值,而是给Person.prototype
赋值了一个对象,对象中有ageList
。
这样看貌似没有问题,用起来也都同样:改变person1.ageList
,person2.ageLis
t也变化了,说明person1.ageList
和person2.ageList
仍是继承自同一个原型对象。
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以前咱们说过:
实例对象自己并无
constructor
属性,但它能够继承原型对象的constructor
属性
可是此时
person1.constructor === Person
-> false
person2.constructor === Person
-> false
复制代码
为何呢?
由于经过给Person.prototype
赋值一个对象,就修改了原型对象的指向,此时原型对象的constructor
指向内置构造函数Object
了,使用Person.prototype.ageList = [12, 16, 18]
的形式赋值,就不会形成这样的问题。
因此当给原型对象赋值一个新对象时,切记将原型对象的constructor
指回原构造函数:
Person.prototype.constructor = Person
复制代码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内容,关于原型对象的其余知识,下一篇JS基础—原型对象的那些事(二)会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