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二维数组前先来讲下一维数组中的指针数组和和数组的指针数组
指针数组:spa
1 int *p[5];
[]的优先级比*高,首先它是一个数组,它的大小是5,它里面存放的数据类型是int *,也就是整型指针。 因此它叫指针数组,讲到底这个p是一个数组,数组内的元素是5个指针,而数组内的每个指针指向一个int型的变量3d
数组的指针:指针
int (*p)[5];
首先p是一个指针,指向大小为5的数组,所以这叫数组的指针,定义了一个指向5个元素的一维数组的指针。(括号优先)code
指针数组的赋值blog
1 #include <stdio.h>
2
3 main() 4 { 5 int *p[5]; 6 int a = 10; 7
8 p[0] = &a; 9 printf("%d", *p[0]); 10 }
数组的指针的赋值io
1 main() 2 { 3 int (*p)[5]; 4 int a[5] = {1, 2, 3, 4, 5}; 5
6 p = &a; 7 printf("%d", *p[0]); 8 }
一维数组class
1 int a[5];
a表示的是数组的首地址,a等价于&a[0]基础
二维数组变量
1 int a[2][2] = {1, 2, 3, 4};
a表示的整个数组的首地址,a[0]表示的是第一行的首地址,这二者者在数值上是同样的,但含义不一样(或者说类型不一样),数组名a是对于整个数组,a[0]是对于第一行
对两者(a、a[0])的地址是否相同进行验证
1 #include <stdio.h>
2
3 int main() 4 { 5 int a[2][2] = {1, 2, 3, 4}; 6
7 printf("%p\n%p\n", a, a[0]); 8
9 return 0; 10 }
运行结果
在用数组的地址进行赋值的时候,虽然三者值相同,可是三者不可随意混用(以int a[2][2]为例)
a--------是int (*)[2]型
a[0]-----是int *型
对于a[0]和&a[0][0],两个类型都是int *型的,因此下述两种赋值方法等价
第一种:
1 int a[2][2] = {1, 2, 3, 4}; 2 int *p; 3 p = a[0];
第二种:
1 int a[2][2] = {1, 2, 3, 4}; 2 int *p; 3 p = &a[0][0];
对于int a[2][2]来讲,若是将a[0]改成&a[0],那么&a[0]和a的类型相同,都为int (*)[2]类型,下面以int a[5][5]为例,列出了二维数组的元素在不一样方式表达下的不一样类型
也能够用一维指针数组来保存二维数组中某个元素的地址
1 int a[2][2] = {1, 2, 3, 4}; 2 int *p[2]; 3 p[0] = &a[0][0]; 4 printf("%d", *p[0]);
以二维数组a[2][3]={1, 2, 3, 4 ,5, 6};为例(第一维是行,第二维是列)
第一种:*(*a+1)--------等价于a[0][1],由于*的优先级比+高,因此先解引用,进入第二维在第二维里面地址+1,再次解引用获得元素值
第二种:*(*(a+1))------等价于a[1][0],比上面第一种多加了一个括号,括号优先级最高,先+1移动地址(注意是在第一维里面移动),而后解引用进入第二维,再解引用获得元素的值
第三种:*(&a[0][0]+1)--等价于a[0][1],这里使用了&取地址符,将本来表示第一个元素的a[0][0]返回到第二个维度,而后第二维地址+1,再解引用获得元素的值
为方便读者理解下面上图
补充:
请读者先看下面的代码
1 #include <stdio.h>
2
3 main() 4 { 5 int a[2][3] = {1, 2, 3, 4, 5, 6}; 6
7 printf("%d***%d", *(a[1]+1), (*a+1)[1]); 8 }
*(a[1]+1)--------表示的是a[1][1]的值
(*a+1)[1]--------表示的是a[0][2]的值
为了方便描述先退回一维数组,以int a[5]来讲,a表示的数组a的首地址,a[2]表示在a的基础上移动2个地址(注意a的类型是int *型的),再解引用获得元素的值,意思是a[2]
实际上包含了两步,第一步地址移动,第二步解引用获得元素的值(注意第二步,有点隐式转换的意思,常常被人忽略)
如今来解释上面的二维数组就容易多了
先来看第一个*(a[1]+1),a[1]表明第二行的首地址,注意这里的维度已是第二维度了,而后括号优先第二维地址+1,最后解引用获得元素的值
来看第二个(*a+1)[1],这里提一句,由于[]的优先级是比*高的因此这里的括号不能去掉,第一步先解引用进入第二维度(*优先级高于+),而后第二维地址+1,而后再在当前基础上再移动一次地址,最后解引用
获得元素的值,这里可能有点绕,换个说法就是[1]是在当前维度进行移动,而后解引用(“当前维度”有点不太严谨,为了方便理解先将就这么用了)
拿a[2][1]来讲,一共有四步,其中包含了两次地址移动,两次解引用,执行顺序是:地址移动->解引用->地址移动->解引用(这里提一句,[]的结合性是左结合的,因此在移动的时候先移动行(第一维)再移动列(第二维),小声BB)
详细步骤:第一步:在当前维度地址+2,由于a的维度是第一维,因此是第一维地址+2,即行+2
第二步:解引用进入第二维度
第三步:在当前维度地址+1,由于这时已经进入第二维,因此第二维地址+1,即列+1
第四步:解引用获得元素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