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据重复再命令行窗口时,整数以整形形式显示,其余值将以默认格式显示。MATLAB的默认格式是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若是一个数太大或过小,那么将会以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显示。好比:程序员
>> x=100.11
x = 100.1100 >> y=1001.1 y = 1.0011e+03 >> z=0.00010011 z = 1.0011e-04
改变默认输出格式要用到format命令,可根据下表改变数据的输出格式数组
format 命令 | 结果 | 例子 |
format short | 保留小数点后4位(默认格式) | 12.3456 |
format long | 保留小数点后14位 | 12.345678901234500 |
format short e | 带有5位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 | 1.2346e+100 |
format short g | 总共有5个数字,能够用科学记数法,也可不用 | 12.346 |
format long e | 带有15位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 | 1.234567890123457e+001 |
format long g | 总共有15个数字,能够用科学记数法,也可不用 | 12.3456789012346 |
format bank | 美圆格式 | 12.35 |
format hex | 用16进制标识 | 4028b0fcd32f6f3b |
format rat | 两个小整数的比 | 2233/100 |
format compact | 隐藏多于的换行符 | |
format loose | 使用多余的换行符 | |
format + | 只显示这个数的正负 | + |
其中美圆格式是指按美圆精确到美分的格式记数,隐藏/使用多余的换行符这个我也试出来有什么卵用。markdown
另外一种显示数据的方法是用disp函数。disp须要一个数组参数,它将值显示在命令行窗口。若是这个数组是字符型,那么包含在这个数组中的字符串将会打印在命令行窗口。
此函数可联合num2str(将一个数转化为字符串)和int2str(讲一个整数转化为字符串)来产生新的信息,显示在命令行窗口中。例如,下面的语句将“the value of pi=3.1416”显示在命令行窗口中。第一句建立了一个字符型数组,第二句用于显示这个数组。app
>> str=['the value of pi=' num2str(pi)]; >> disp(str); the value of pi=3.1416
用fprintf函数显示数据是一种十分简便方法。fprintf函数显示带有相关文本的一个或多个值,容许程序员控制显示数据的方式。它在命令行窗口打印一个数据的通常格式以下:函数
fprintf(format,data)
其中format用于表示一个描述打印数据方式的字符串,data表明要打印的一个或多个标量或数组。format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打印文本内容;另外一方面是打印内容中的数据格式。例如post
>> fprintf('the value of pi is%6.2f\n',pi) the value of pi is 3.14
打印的结果为the value of pi is 3.14,后面带有一个换行符。转义序列%6.2f表明在本函数中的第一个数据项将占有6个字符宽度,小数点后有2位小数。
fprintf函数又一个重大的局限性,只能显示复数的实部。当咱们的计算结果是复数时,这个局限性将会产生错误。在这种状况下,最好用disp显示数据。ui
format 命令 | 结果 |
%d | 把值做为整数来处理 |
%e | 用科学记数法来显示数据 |
%f | 用于格式化浮点数,并显示这个数 |
%g | 用科学记数格式,或浮点数格式,根据长度最短的显示 |
%n | 换行符 |
例如spa
>> i ans = 0.0000 + 1.0000i >> disp([i]) 0.0000 + 1.0000i >> fprintf('i is%8.4f\n',i) i is 0.0000
注意fprintf忽略了虚部.net
总的来讲,使用fprintf最为灵活方便,能够输出任何格式,并且能够有多个数据项,但fprintf须要定义数据项的字符宽度和数据格式,因此上手感受有点繁琐。命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