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上篇)

本篇文章主要内容:变量、注释、运算符、关键字、数据类型python

在入手变量以前咱们先来看看经典的编程语句 → hello world

在python3中输出到控制台的函数是print()编程

print("hello world")

1、变量函数

1.1 语法学习

变量名 = 变量值
注:每个变量在使用以前都必须赋值3d

1.2 示例指针

a = 20
 b = "可乐"

1.3 本质code

在 a = 20 中,python解释器一共进行了两步操做:
① 在内存中开辟一片内存地址用来存放数据 20;
② 在内存中建立一个一个变量名为a的对象,并把它指向了数据 20。
对象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blog

  • 在python中变量是内存地址的别名,也就是说a就表明了0x1002,python没有指针;
  • 变量a所标示的内存空间存储数据20所在内存地址的过程称为引用

2、注释索引

2.1 语法

单行注释:以 开头
多行注释:用三个单引号 ''' 或者三个双引号 """ 将注释括起来
注:python解释器不会执行被注释的代码块

2.2 示例

# 这是一个单行注释
 '''
 这是用三个单引号的多行注释
 这是用三个单引号的多行注释
 这是用三个单引号的多行注释
 '''
 """
 这是用三个双引号的多行注释
 这是用三个双引号的多行注释
 这是用三个双引号的多行注释
 """

3、运算符

运算符包括如下内容:

  • 算数运算符
  • 比较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 身份运算符
  • 成员运算符

3.1 算数运算符

前提:a = 20 ; b = 10

运算符 描述 示例
+ 加法 a+b 输出 30
- 减法 a-b 输出 10
* 乘法 a*b 输出 200
/ 除法 a/b 输出 2
% 取模(返回除法的余数) a%b 输出 0
** a**b 输出 20的10次方
// ​取整(向下取整) a//b 输出 2

3.2 比较运算符

前提:a = 20 ; b = 10

运算符 描述 示例
== 等于(比较两个数是否相等) a==b 输出 False
!= 不等于(比较两个数是否不等) a!=b 输出 True
> 大于 a>b 输出 True
< 小于 a<b 输出 False
>= 大于等于 a>=b 输出 False
<= 小于等于 a<=b 输出 False

3.3 赋值运算符

前提:a = 20 ; b = 10

运算符 描述 示例
= 赋值 a=b 将b赋值给a
+= 加等于 a+=b 等效 a = a + b
-= 减等于 a-=b 等效 a = a - b
*= 乘等于 a*=b 等效 a = a * b
/= 除等于 a/=b 等效 a = a / b
%= 模等于 a%=b 等效 a = a % b
**= 幂等于 a**=b 等效 a = a ** b
//= 取整等于 a//=b 等效 a = a // b

3.4 逻辑运算符

前提:a = True ; b = False

运算符 描述 示例
and 二者都为true,才是True a and b 输出 False
or 二者其中一个为True,就是True a or b 输出 True
not 值的反义 not a 输出 False

3.5 身份运算符

前提:a = True ; b = False

运算符 描述 示例
is 判断二者的内存地址是否同样 a is b 输出 False
is not 判断二者的内存地址是否不同 a is not b 输出 True

3.6 成员运算符

前提:a = "可" ; b = "可乐"

运算符 描述 示例
in 判断值是否在序列中 a in b 输出 True
not in 判断值是否不在序列中 a not in b 输出 False

3.7 运算符优先级

从高到低

运算符 描述
** 指数 (最高优先级)
* / % // 乘,除,取模和取整除
+ - 加法减法
<= < > >= 比较运算符
== != 等于运算符
= %= /= //= -= += *= **= 赋值运算符
is is not 身份运算符
in not in 成员运算符
not and or 逻辑运算符

4、关键字

关键字指的是被python内置默认的一些变量名,因为他有特殊的含义,因此咱们在定义变量的时候,不能使用关键字做为变量名,python中一共33个关键字,后面绝大部分都会用到。

and as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finally for from False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nlocal not None or
pass raise return try True
while with yield

5、数据类型

经过type()函数来知晓数据的类型,或者经过isinstance()来判断数据的类型。

5.1 字符串(String)

​5.1.1 语法

单引号双引号多引号括起来。

​5.1.2 示例

a = '可乐'
b = "可乐"
c = """可乐"""

5.2 数字型(Number)

整型浮点型都是属于数字型。

​5.2.1 语法

整型:a = 10
浮点型:b = 1.1

​5.2.2 示例

a = 10  --> 整型
b = 1.1  --> 浮点型
print(type(a))  --> True
print(type(b))  --> False

5.3 布尔型(Bool)

Bool型其实也是数字型的一种,在这里可乐单独拿出来。

​5.3.1 语法

Bool型有两个关键字:
① True (真)
② False(假)

​5.3.2 示例

a = True
b = False

5.4 列表(List)

列表是有序的。

​5.4.1 语法

列表用方括号逗号隔开来表示。

​5.4.2 示例

a = [2,3,4,5,6]
b = [1]

​5.4.3 列表索引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python中索引会有正序索引负序索引正序索引是从0开始的,负序索引是从-1开始的,例如列表a中数值2所对应的正序索引是0,负序索引是-4。

5.5 元组(Tuple)

元组是有序的。

​5.5.1 语法

元组用小括号逗号隔开来表示。
注:若是元组只有一个值,那么必定要用" ,"结尾 !!!

​5.5.2 示例

a = (2,3,4,5,6)
b = (1,)

​​5.5.3 元组索引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元组和列表的索引表示方式是同样的。

5.6 字典(Dict)

字典是无序的。

​5.6.1 语法

① 字典用大括号的键值对表示,每一个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开,键是惟一的(不然后面的会覆盖前面的),值能够不惟一。
② 键必须是不可变类型,值能够取任何类型。

​5.6.2 示例

a = { "name": "可乐", "age": 18 }
b = { "name": "kele是可乐呀" }

字典是无序的,因此没有索引的概念。

5.7 集合(Set)

集合Set是无序的不重复的数据类型。

​5.7.1 语法

大括号或者set()建立,可是没有键值对的概念。
注:若是建立一个空集合用set()建立,{}表示建立一个字典

​5.7.2 示例

a = { "可乐", 18 }
b = set()

集合是无序的,因此没有索引的概念。

5.8 说明

  • 可变类型:包含列表字典
    本质:改变原变量的值,不会改变原有的内存地址。
  • 不可变类型字符串数字元组
    本质:改变原变量的值,改变原有的内存地址。

到此咱们在本篇当中就已经学习了python当中的变量、注释、运算符、关键字以及数据类型。下一篇可乐将和你们一块儿来看看数据类型的经常使用方法,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在结尾呢,可乐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思考题用来巩固本篇的内容:

定义一个字典a,有两个键值对:一个键值对key是可乐,value是18;另外一个键值对key是python,value是列表形式的1,2,3,4,5。

在下一篇中可乐会留下答案。

< E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