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商用是目前平台型公链的一致追求。从以太坊刚开始的POW机制到目前的POS机制,以及EOS所采起的DPOS机制,都是志在提升商用性能。html
井通公链linux
2014年与以太坊几乎同期出现的井通公链则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BFT(随机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并利用分层分片技术和异步合约调用算法,但愿支持高并发量的商业应用。算法
RBFT共识算法与BFT(拜占庭容错算法)的不一样之处在于,节点的选择上使用了随机数。BFT本是有限节点记帐的共识机制,系统中只有被承认的节点才能做为记帐节点。加入随机数以后,能够将静态的节点选择变为动态,验证节点根据须要而增多,使其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提升安全性。据井通COO黄晏清透露,井通公链的目标节点是1000个,目前作到100个已经不是问题。安全
引入分片技术网络
同时为了提升系统处理能力,井通公链在共识节点中引入分片技术,使全部节点没必要作彻底同样的事情。而是针对每笔交易自动随机选择出处理此交易的节点,即节点对智能合约的选择性执行。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节点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大大下降了网络间信息流量,提升效率。并发
异步合约调用算法异步
另外一个为了提升性能的技术创新是异步合约调用算法。异步调用相对于同步调用,同步调用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加密猫使以太坊拥堵。由于在同步调用模式中,合约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必须等待合约执行完毕,返回结果后才能继续操做,完成对当前区块的共识。即区块共识依赖于合约执行的结果,每一个节点必须对合约结果的一致性达成共识,所以合约执行速度的快慢,直接致使区块生成时间的延迟。同时也影响同区块其余合约的执行,致使低并发量。高并发
而在跨区块异步调用模式中,区块共识不依赖于合约执行结果,合约执行和系统共识是隔离开的,合约的执行在远端,从而不占用系统共识的资源。在合约异步调用模式中,共识的过程无需等待合约的执行结果,提升了区块能支持的合约数量。性能
那么,用户就能够在合约调用中配置合适的跨区块数值来保证长时执行的合约获得正确处理。另外一方面系统也能够设置合适的超时处理机制来处理合约延时的状况。区块链
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是,井通公链除了支持原生的基础通证外,还支持由第三方发行的数字资产“用户通”。但第三发行方必须经过井通的合规性和风险评估以后才能得到发行资格。一旦用户通发行完成,能够像井通系统基础通证同样,在系统中进行自由支付、流通、交易。
总结
综上所述,井通公链因其智能合约的异步调用和分层分片技术,性能彷佛比以太坊更优,同时由于更多节点的RBFT共识算法,可接入的智能资产能够比Ripple的范围更广。可是否能超越两者还很差说,毕竟,后者的生态已经造成,而前者还在建设当中。
井通公链的团队国内近70人,硅谷近30人,核心团队成员的背景分别是计算机、金融投资、人工智能等领域,更偏技术。如CEO周沙从2011年开始便带领团队开发井通链,是国际上较早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专家;CTO和技术主任均是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在区块链开发和应用方面各有所长;COO黄晏清,则拥有10年投资经验,擅长金融企业管理与运做。
目前井通公链已经上线的应用和产品包括如下:
1.井通钱包,经过 WEB/APP 等接入渠道,方便快捷的参与和使用井通公链。
2.井通集市,利用井通区块链底层技术,实现上链客户在商城积分的互联互通和商品购买,构建了一个从积分发放、流转、交易、电商、退出的交易闭环。
3.火花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有偿问答社区。
4.小葱钱包,主营蓝领征信小贷平台。
5.数字版权平台。
6.车险互助。
7.商品防伪溯源。
原文来自:https://36kr.com/p/5145473.html
本文地址:https://www.linuxprobe.com/well-pass-chain.html编辑:尹慧慧,审核员:逄增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