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崛起2——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潮流和新活法

写在前面的话python

  在写完《程序猿崛起》以后,脑子里面有不少以前模糊的想法和头绪都渐渐在清晰,仿佛一点一点地串联起来,或许有一天我能够把他们组合在一块儿成为一个成熟的说法,甚至是一套靠谱的理论。
git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关于咱们所身处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猜测和所作的实践。程序员

从一条朋友圈提及,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评价github

  

  这两我的都是个人大学同窗,他们的评论按理说是应该回应一下的。然而我并无,没有回应是由于没有必要。我所要寻找的是,看得懂我文章的人,或者是喜欢我文章的人。在受到这种质疑的时候,我很难在不是当面解释的状况下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若是要我专门写一篇或者多篇文章来进一步阐述,我写起来很累,他们读起来也会很累。何况就算我真的写了,他们也耐心读了,到最后又能怎样呢?面试

  有人以为我写得很差,个人回应就是不回应。编程

  人生苦短,用来解释的时间哪怕一分钟都是一种浪费。但请不要对我产生误解,认为我是一个听不进去别人话的人。别人的评论其实能够分为两种,一种是我的的偏好,另外一种才是意见和建议。小程序

  有人曾经说过个人文笔很差,我不觉得然。我不认为大白话有什么很差,简单直接的叙述才符合我程序员的身份嘛。我不认为只有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行文才是惟一正确的写做方式,既然我不是错的,那我就会一直按照本身的想法写下去。一万个食客,就有一万种口味。正所谓众口难调,我历来就不会想投任何人的所好,只是作我本身,也只有作本身才能作得最好。服务器

  我只管写,你只管看,不喜欢就取消关注。这句话可能说得比较硬,可是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微信

  我会听,并且是会认真思考并改进的,是带有普及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假设有人说我错别字太多了,很是影响阅读的质量。听到这样的意见,我就会想尽办法减小、甚至消灭文章里面的错别字,由于错别字是不认真的表现,不是什么值得为人称道的个性。或许过几天,会有人对我说,你成天写同一个方面的东西,没有变化,只有僵化。这时候,我就会想一想本身最近写的几篇文章是否是没有新的观点和想法,考虑是否是应该转变一下思路。架构

  

  

  最前面两篇博客(编辑推荐和最多推荐)都是个人!截止到写文章的此时此刻,第一篇博客的阅读量是2862,评论数是39,推荐数是11;第二篇博客的阅读量3315,评论数是26,推荐数是26.博客园粉丝数从163增加到182,我的微信公众帐号华工小y的关注数也增长了12个。

  我看书,我思考,我认真写做,就是为了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传递出更多更好的观念和想法。而这些对个人承认和关注,就是最大最好的鼓励和动力。

  我所认为的互联网时代自我评价新的参考标准应该是这样的:尽量地作好本身,不要管那些多余的杂音和刺耳的噪音,而后找到那些喜欢你的人。

人品+做品,互联网时代的新名片

  在大多数状况下,咱们用来评价一我的所经过的维度只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单位,还有一个就是他所在单位的职位。

  08年,全世界都知道了奥巴马。他成为了美国总统,单位是美国联邦政府,职位是总统。部门经理、技术总监、CEO、董事长,这些头衔仿佛都具备不言自明的魔力,成为了精英们最好的名片。咱们或许不知道他们到底作过了什么,有哪些能力和成就,可是依然会以为他们是出众的。用一句肤浅的话说就是,“他们能坐到这个位子上,确定不简单,怎么可能没本事?”

  咱们都知道大诗人李白,让咱们记住他的不是曾经任过的唐朝某个芝麻小官职,而是《静夜思》、《将进酒》这样的传世之做。高中生写做文都知道用司马迁,让咱们今天还在念叨他的绝对不是由于他受过宫刑,而是他写出了《史记》。让世界记住你,并不必定要经过前面所说的“单位+职业”,不必定非要加入到一个赫赫有名的大组织里面苦熬多年升到某个位置才算功德圆满,经过你的做品也能够。

  有人跟我说: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天赋,能够写出这样才华横溢的做品,你所说的不就对普通人没有意义了么?

  因为各类条件的限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可以获得传播的各类各样的做品只能最少数的那一部分。可是如今,哪怕你作出来的东西多么得简陋,均可以上传到网上让别人看到。做品不必定是文章或者文学著做,有多是画的一副漫画,也有多是录下的一首清唱歌曲,还有多是作得一件手工工艺品,形式能够很是的多样化。

  我在小学五年级和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都曾经试过给报纸投稿,理所固然地石沉大海。到了今天,咱们彻底不须要像之前那样,受限于繁多的规矩和束缚,按照别人所制定的要求进行写做。咱们就是本身的编辑和出版商,咱们就能够为所欲为地决定本身所发布的内容,而互联网就能够帮助咱们找到喜欢这些做品的人。

  在网上,你能够作一个写yy小说的人,也能够作一个看yy小说的人。你能够作一个画邪恶漫画的人,也能够作一个看邪恶漫画的人。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创做变得自由,也让更多的受众找到合本身口味的做品。

  做为程序员,咱们的做品多是咱们在github建立的代码库,也多是在博客园、CSDN上写的博客,还能够是录制的Java基础教学视频。以前的公司招聘员工都是用经过少数的几回面试、笔试,根据薄薄的两页简从来判断一我的是否值得录用,或者应该给出多少薪水的offer。而如今就已经开始悄然发生了转变,在网上所搜索到应聘者的做品已经成为了判断一个技术人员水平的重要参数。

  有人可能会说,辛辛苦苦写的东西或者创做出来的做品放在网上,别人垂手可得就能够看到,而且转载或传播到任意的每个角落,本身根本难以、甚至不可能控制。

  别这么老土了!版权的问题根本没必要纠结,咱们应该转变本身的思路,别人“盗版”就“盗版”吧,转载得越多,就能让越多的人知道你。欣赏或者是使用你做品的人会成为一个小圈子,而在这个小圈子里面,你就会享有你应有的名声。你将会成为一个“很会写故事的人”,一个“很会制做我的网站的人”,一个“很会管理大型网站服务器的人”,当这个小圈子里面的人须要有一个新的故事,须要制做一个我的网站,须要找一我的给他们一个大型网站的服务器作咨询,你将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有跟你进行合做和交易的可能性。

  

  咱们所须要作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成为咱们本身。按照本身的喜爱和天赋,作本身最擅长的事情,利用互联网发出咱们的声音,让世界知道咱们,知道咱们的技能和才华,(若有须要)最后的创建链接、进行合做和交易将会是多么得顺其天然。

DIY,互联网时代的流行新文化

  今天,我当了一回雷锋。

  昨晚,一个y友跟我联系说想要上次提到过的python程序(回复“编程”查看文章),说妈妈不想让他刚上高一的弟弟一回到家玩电脑,一玩就是大半天。约好了今天九点半教他怎么操做,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安装python环境,而后把必须的文件放在相应的位置。作完以后,一成天都以为很高兴,高兴本身的小做品可以被人须要,被人使用。

  有工做经验的人都知道:工做中,尤为是刚开始的时候,接触到的任务内容都是很是单一的,很容易让人以为无聊,覆盖面太窄。一个在华为工做的同窗昨晚跟我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他如今就是在维护一个老系统,不管是架构仍是逻辑代码都已经很是成熟了,所能作的工做只是修修补补。因此业余的时候,尚未认命的码农们都会想着自学一些新内容。

  这样的自发学习效果每每都不理想。在学校里,若是咱们很差好学(起码考试前要恶补)就容易挂科丢学分,甚至会严重到影响毕业。在公司里,若是咱们很差好干活,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会挨上司的批评,KPI绩效什么的都会很差看。但是到了自学,就会没有相应的监督、反馈机制。一旦三分钟热度降温,咱们就很容易松懈、放弃,不能作到锲而不舍地深挖学习。

  每一个人在作事过程当中都须要激励,咱们也同样。我对python兴趣,因此就到网上搜索资料写成一个二三十行代码的小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限制累计时间关机功能。在自家电脑上安装使用,给仍是刚上初中的弟弟上一个“紧箍咒”,妈妈对他说:妈妈年纪大了,你哥哥如今毕业工做长大了,就让他来帮我管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这是第一次激励。

  我还把整个过程写成了博客,发到了博客园。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四位数的点阅率和编辑推荐,让我感受到本身写的东西是有人想要看的,是可以给人以小小的帮助和启发的。这是第二次激励。而今天的学雷锋、作好事,就是第三次激励。

  这些激励给予了我不少的动力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不管是继续学着玩好python,仍是摸索如何利用本身所学的知识和擅长之处作成一些事情。

  在今天,不管咱们想学什么,想学的方向有多么地偏门,基本上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海量的资源。这些资源,是每个网友一点一点地上传到互联网上汇聚而成的,而咱们都在享受这些资源所带来的好处。这就是互联网的资源共享精神。然而,并非全部的需求都可以经过浏览网页和下载资料就能够获得知足。例如找我帮忙的那个y友,他没有编程的基础,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入门,看完个人博客不大可能实现他所想要实现的功能。

  有人可能会说是他蠢,不知道微软的win7已经有内置的家长控制功能。我熟悉了一下这个功能,他只能实现限定某段时间是否能够登陆,并不能知足我提出的累计用时限制(详细细节请看我在博客园相应的评论回复)。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哪怕是Microsoft这样的世界级公司都没办法作到面面俱到。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度普及,DIY文化将会大行其道。

  大公司、大组织所擅长的是高产量和高技术,知足大众的某些共同需求,例如手机、电脑等。可是他们很难知足数以亿计、千差万别的需求,由于成本和获益的比例关系,也不可能去知足。有人抱怨说如今IT人创业根本没有机会,不可能去跟那些大组织像腾讯、阿里巴巴、百度那样的巨头竞争,刚有点转机就会被抄袭跟风,被他们以庞大的人力和财力砸死。那你就不要作那些容易被替代的事情啊,如今微信如日中天,你非要说本身要开发一个手机app去跟微信竞争,这不是找死么?

     咱们能够不作产品,而是作服务。

  例如,我今天就不是帮人安装一个本身写的程序么?他还跟我提出了需求变动,说他并非想限制他弟弟玩电脑的具体时间,只是想要让电脑每半个小时关一次机,起到提醒的做用。我根据他的新需求,把代码稍加改变,就可以实现新的功能。假若愈来愈多的人热衷于在网上帮助别人DIY作一些小东西,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最终将会演变成为一种更进一步的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

  有人说,这样对咱们本身有什么好处呢?咱们想要的是挣钱养家糊口,或者是创业致富成就事业走向人生巅峰,你在这里给咱们扯什么DIY文化、潮流什么的管啥用?

  在这里留一个悬念,等个人想法成熟了再写出来跟你们分享。

你觉得我在作梦,其实我已走在路上

  若是有看过我这几天的文章,你确定会以为我已经疯了。一个年轻人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夸夸其谈,讲起互联网、潮流、时代更迭之类的话题。其实我有一直在告诉本身:警醒着,不要迷失在宏大的叙事里。

  我也一直在告诉本身,要脚踏实地,好好把本身所说过的事情都作成了,而后告诉全部的人:“你看,我没有在吹牛。”

  在博客园《程序猿崛起》的下面有人这么评论道:写的颇有激情,但缺少可行性。

  他不知道,我已经开始在作我所说过的那些事情。

  写做。我一直在努力维持着小y的稳定更新,而且从以前的常常性转载文章+偶尔原创到最近的只发本身写的东西。看书、思考、写做,向小伙伴们传递个人想法,让大家知道我人品如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经过这样不间断的练习,提高本身的文字表达能力。  

  小做品。在业余的时间里,我常常会玩一些跟工做没什么关系的东西,例如前几天的python。诸如此类的小做品,就是在尝试找出我所说的DIY潮流的需求,而且用简单、有效的手段实现出来,借此练习、提高本身挖需求和实现idea的能力。经过这两样东西向互联网展现本身,把人品和做品做为本身的名片,而不是单位+职位。

  技术博客。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博客园这里连续写了一个月的学习笔记,最终顺利拿到几个offer而且跟如今就任的公司签约。前几天,我还写了一篇《一个新人如何学习在大型系统中添加新功能和Debug》做为三个月以来的工做总结。在逐渐适应正式工做以后,我计划结合平常工做与业余学习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技术博客,与网友们共同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

  在公司“上学”。在公司的前两个月,天天上班的内容就是接受培训和作课后练习,没有为公司创造半点效益。公司里人际关系简单、轻松、和谐,正式工做以后通常都能准时五点半下班,业余时间充足,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作我喜欢作的事情。我经常会跟本身说,如今就像是在另一所大学念书,不用交学费,包吃住,还给发奖学金的那种。这么好的机会上哪里找呢?在这里,我能够学到如何跟同事相处,接触到企业级的开发,在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以前学会作人作事。

  我是一个草根,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结婚买房买车,不会也不肯接受家里哪怕一分钱的资助,要靠本身。我是一个平凡人,智商没有180,毕业的学校不是清华也不是北大,没有惊艳的才华,也没有使人赞叹的天赋。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过人的自制力和情商,上班会想要开小差,跟人相处会闹怪脾气,丝毫看不出有成为伟大人物的特质。

  然而,我并不焦虑。我正在一点一点地思考,思考本身应该怎样去活着,活得更好。我也正在一点一点地去实践,实践那些我写出来喊出去的想法,证实给全部关注个人人看“这些都是能够作到的”。

  有人觉得我在作梦,其实我已走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关注个人我的微信公众帐号“华工小y”)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