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最新内容将在GitHub上实时更新。欢迎在GitHub上关注我,一块儿入门和进阶前端。css
我周围的码农当中,有不少是技术大神,却经常被字体这种简单的东西所困扰。前端
这篇文章,咱们来说一讲关于字体的常识。这些常识所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强的可操做性,都是在实际业务中真实遇到的,都是须要开发同窗和产品经理、设计师不断重复沟通的。git
字体真的只是“系统默认,无从解释”这么简单吗?是产品被忽悠?仍是开发在敷衍?两者之间的博弈究竟谁能胜出?学会本文,你就能胜出。github
常见的字体能够分为两类:衬线体、无衬线体。segmentfault
一、serif(衬线体):在字的笔画开始、结束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并且笔画的粗细会有所不一样。浏览器
常见的衬线体有:字体
宋体、楷体url
Times New Romanspa
二、sans-serif(无衬线体):笔划粗细基本一致,只剩下主干,造型简明有力,起源也很晚。适用于标题、广告等,识别性高。.net
常见的无衬线体有:
补充:
衬线体现在已经不多使用了,你所熟悉的“宋体”,也基本只能在纸质出版物中见到。而非衬线体更符合现代审美。
因此,在这里舒适提示各位:作PPT不要用宋体。若是你不知道用什么字体,那就用系统的默认字体就好:Win 平台用微软雅黑、Mac 平台用苹方字体。
若是你发现一名设计师,在作海报设计、或者制图的时候,使用了宋体,说明她必定是个外行。
CSS 中的字体族能够理解成是某一类字体。常见的字体族能够分为五类:
这五类字体族不表明某一个具体的字体,而是当你在 css 中指定字体族的时候,系统就有可能在字体族中找出一种字体来显示。
参考连接:serif,sans-serif,monospace,cursive和fantasy
多字体 fallback 机制:当指定的字体找不到(或者某些文字不支持这个字体)时,那就接着日后找。好比:
.div1{ font-family: "PingFang SC", "Microsoft Yahei", monospace; }
上方 CSS 代码的意思是:让指定标签元素中的文字,在 Mac & iOS 平台用苹方字体,在 Win 平台用微软雅黑字体,若是这两个字体都没有,就随便找一个等宽的字体进行渲染。
注意:
(1)写 CSS 代码时,字体族不须要带引号。
(2)有些 Mac 用户会安装 Office 等软件,安装这些软件后,系统会顺带安装微软雅黑字体。此时,写 css 代码时,若是写成 "Microsoft Yahei", "PingFang SC"
这种顺序,可能致使有些 Mac 用户用微软雅黑来显示字体。这么好看的苹方字体,你忍心割舍吗?
font-weight 字体加粗属性,是让前端同窗最迷茫的属性。当你把作好的网页拿给产品经理验收时,网页一打开,产品经理首先关注到的就是字体的加粗问题,你信不信?下面这些话都是产品经理的口头禅,想必早已让你产生了幻听:
“这个字体怎么没有加粗?”
“这个字体是否是太粗了点?”
“为何 iPhone 和 Android 手机上的文字粗细不一致?”
想要明白这些疑惑,咱们先来看看 font-weight
有哪些属性值。
font-weight 属性:在设置字体是否加粗时,属性值既能够直接填写 100 至 900 这样的数字,也能够填写normal
、bold
这样的单词。normal
的值至关于 400,bold
的值至关于 700。以下:
font-weight: 100; font-weight: 200; font-weight: 300; font-weight: 400; font-weight: 500; font-weight: 600; font-weight: 700; font-weight: 800; font-weight: 900; font-weight: normal; // 至关于 400 font-weight: bold; // 至关于 700
关键问题来了。不少人会发现,在 Windows 平台的浏览器中, font-weight 不管是设置300、400,仍是500,文字的粗细都没有任何变化,只有到600的时候才会加粗一下,感受浏览器好像不支持这些数值,那搞这么多档位不就是多余的吗?
这个时候,你们就开始吐槽 Windows 电脑太挫、Windows 浏览器太挫;同时还会感叹 Mac 真香,支持字体的各类粗细。
实际上,全部这些数值关键字浏览器都是支持的,之因此没有看到任何粗细的变化,是由于你所使用的字体不支持。
就拿“微软雅黑”来举例,它只支持 400 和 700 这两种粗细,因此当你在代码里写成500的时候,也会被认为是400。可是 Mac 上的“苹方”字体,就支持从100到900之间的各类粗细。
再好比,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开源的普惠字体,也是支持多种粗细的:
一张图,赛过千言万语。解释了这么多,咱们来看看各大平台的字体加粗效果是什么样的。
如下截图,都是我亲测的结果,若是你打算让别人看效果,直接把下面的图丢给他便可。像我这样贴心的前端,很少见了。
一、Mac 平台的默认字体加粗效果:(苹方字体)
二、Windows 平台的默认字体加粗效果:(微软雅黑字体)
三、iOS 平台的默认字体加粗效果:(苹方字体)
四、Android 平台(华为 P30 Pro)的默认字体加粗效果:(Droid Sans 字体)
总结:(各大平台的默认字体加粗效果)
Mac & iOS 平台的“苹方”字体:500 和600,加粗效果是不一样的;>=600
的加粗效果是相同的。
Windows 平台的“微软雅黑”字体:只有 >=600
才会加粗,并且加粗效果相同。
Android 平台的 Droid Sans 字体,只有 >=700
才会加粗;并且加粗效果相同。
有一点你须要知道:你所见到的大部分字体,都不是免费的。换句话说,若是你想用第三方字体从事商业活动,要先交钱,得到受权后才可使用。你在给公司作网页的时候,就是一种商业行为。
免费字体固然有,好比思源黑体(Adobe 和 Google 在2014年7月联合推出的一款开源字体)、阿里巴巴普惠体等。但这些免费字体,咱们平时基本用不到。
这也就是为何,不少公司会专门购买一套商用字体库、甚至是本身开发一套字体出来,避免将来潜在的纠纷和麻烦。
给你们列举一个常见的场景。不少时候,前端同窗拿到的视觉稿是 psd 稿,须要用 PS 软件打开源文件,才能看到里面的文字是什么字体。在 PS 软件里,当咱们用光标选中字体的时候,出现了下面这种场景:
看到上面的FZLTZCHK
,不要慌,立刻去 Google 查一下,发现这个字体的全称是方正兰亭
字体系列。恩,基本能够确定, 这个字体也是要收费的。
这个时候,前端同窗要立刻告诉产品或者设计师,不要用这个字体,由于它是商用字体,是要收费的,当心吃官司。那咱们该用什么字体呢?接着往下看。
大多数状况下,网页使用系统默认的字体就足够了。若是要使用特殊字体,顶多只是让阿拉伯数字使用特殊字体。中文和英文,使用默认字体,彻底足够。
若是确实要使用特殊字体,只有这几种办法:
使用开源的免费字体(好比思源黑体、阿里巴巴普惠体等)。但这类字体,种类不多,并且不是很好看。网页开发中,基本没人用。
单独购买商用字体,得到受权。
本身公司开发一套字体,给本身人用。
好比我所在的 JD 公司就自主开发了一套商用字体JDZH
(只容许 JD 公司本身用,别家公司不容许用),支持三种粗细。以下:
/** * JD正黑体,提供三种字重,请严格按设计稿选择字体 */ @font-face { font-family: 'JDZH-Light'; src: url('xxx.com/data/ppms/others/JDZH_Light.ttf') format('truetype'); } @font-face { font-family: 'JDZH-Regular'; src: url('xxx.com/data/ppms/others/JDZH_Regular.ttf') format('truetype'); } @font-face { font-family: 'JDZH-Bold'; src: url('xxx.com/data/ppms/others/JDZH_Bold.ttf') format('truetype'); } @font-face { font-family: 'JDZhengHT-EN-Bold'; src: url('xxx.com/data/ppms/others/JDZhengHei_01_Bold.ttf') format('truetype'); }
为了使用这个JDZH
字体, JD公司在实际开发网页时,是这样作的:
步骤1:在公共的 CSS 文件中引入上方的字体库代码。这样的话,当页面加载时,用户的终端就会去下载这个字体库。
步骤2:在业务代码中,针对目标样式,直接使用 font-family: 'JDZH-Regular';
这样的代码,便可生效。
这个JDZH
,咱们通常也只使用在阿拉伯数字中;中文和英文,建议使用系统默认字体就行。
所谓「见微知著」,一个再不起眼的知识点,也是有不少学问的。光是“字体”这一点,就足够成为一门学科。
2005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上,有过这样一段话:
当时的我历来没有期盼过我所学的这些东西,可以在个人生活中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可是到了十年以后,当咱们在设计第一台 Macintosh 电脑时,这些所学都涌进了个人头脑。因而,我把这些设计融入到了 Mac 电脑之中,这也使这台 Mac 成为了第一台拥有漂亮字体的电脑。
能够说,若是我当时没有退学,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Mac 也就不会拥有那些美妙的排版和字体。而当 Windows 系统借鉴了Mac以后,彷佛全部的电脑都应该是这个样子。
当时的我没有办法把这些点点滴滴链接起来,可是,当我十年后回顾的时候,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