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攻略访谈二十二:天使投资人的江湖情怀

请输入图片描述

文:Gracia(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通过做者受权,并保留完整的做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面试

导语:本期采访对象杨轩@浙杨轩,传媒梦工场投资部负责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杨轩都属于投资人群体中特别的那一类,在这个广泛低调的小圈子里,他高调地经营着一个名为“土匪投资日记”的公众帐号,写行业观察、分析投融资趋势、讲创业故事,犀利的观点和独到的视角为他吸引来很多粉丝。另外一个独特之处,是他良好的技术背景,早年玩ACM,算法功底了得,仍是国内最先作SNS创业的一批人。技术的重要性在TMT领域愈发凸显,和那些投行、咨询、MBA背景,热衷于数字分析赛过技术创意的VC相比,杨轩显然更容易和技术创业者打成一片。第三个特别之处,源自于杨轩心里的理想主义情怀,投资并不单纯是为了赚取财务回报,而是站在社会资源层面上作出的价值取向选择,而且更看重和创业者之间的价值认同及情感联系。算法

在国内并不成熟的早期投资环境下,这种情怀尤其难得和可贵。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曾告诫投资人:“你依然须要创业者的想象力和能量,但他们已不那么须要你的钱了。”在资本已再也不是稀缺品的时代,投资人和创业者究竟应该保持一种什么关系?除了钱,投资人还能为创业者作什么?在杨轩内心,这个答案很清晰。作早期投资,遇到的是创业者最艰难的那段日子,天使投资人一样须要扛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但最起码你们在互相扶持中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兄弟情、江湖义,和互相认同的一群人策马狂奔、呼啸山林,这是杨轩的理想,也是“土匪投资日记”背后的寓意。当新的一批创业者成长起来,当年的那些经历会成为传奇,那些情感则会常留心中。编程

  • 技术人攻略: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经历?为何会走上作早期投资这条职业道路?

从小家里管得比较严,但我心里喜欢偏自由的东西。接触到电脑以后很兴奋,感受能够利用它作一个属于本身的世界,入迷到没有电脑的时候天天晚上在纸上写Pascal代码。高中参加各类计算机编程比赛,当时信息学奥赛拿了全国一等奖,因为不是很重视错过了推荐时间,仍是参加高考进了浙大。我担忧爱好成为工做可能会变得无聊,因此没有选择计算机,最后学了生物资源。segmentfault

大学开始之初很是迷茫。许多同窗很刻苦,早上6点起床,一直学到晚上10点睡觉。我不太喜欢这样的生活,而我擅长的东西他们也不知道。偶然在学校的BBS上发现有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感受一会儿找到了目标。ACM比赛考算法,参赛的同窗主要来自计算机或数学相关专业,像我这样跨专业的不多。在参胜过程中认识了不少神奇的人,从那个时候起对算法高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是一群特别有天分的人,只有经过解决ACM中那种特别难和诡异的问题,才能让他们展现出能力。微信

经过比赛获奖,我拿到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当时也是错过了保送的时间点。不事后来和参加ACM比赛的一些小伙伴通过内推,一块儿加入了杭州一家外企Trilogy。这家外企很神奇,面试纯考算法,待遇也很不错。业务主要是本身作孵化器,也为国外高端客户提供to B的解决方案,及业务模型中的算法优化。网络

我在这家公司作的比较有趣的事情,是一个基于族谱的社交网站。那是07年,社交网络的发展处于早期,Facebook还不成气候,互联网上最火的网站是Myspace。国外基于族谱的社交网站有拿到上千万美金的风投,因而我和另一个同事合做作族谱社交,他负责运营和商务,我负责技术和产品,并完成了族谱树的核心的算法。具体的开发工做经过外包完成,整个项目花了差很少几百万美金。学习

当时浙报正好要作新媒体,而且打算作一个商人社交平台,把江浙地区众多企业老板的社交搬到线上。这个主意很是吸引我,因而就加入了。作了一两年发现,这个事情仍是太早了,没有土壤,缺少市场的早期教育,没法让想法获得很好的落实。但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是对商业模式及商业本质的理解,如今能看到的商业模式,在当时都已经接触并作了深刻的思考。简单说对生意这个事情有感受了。大数据

商人社交没作起来,我很不甘心,在很早期的时候就尝试过度类信息、团购等模式。虽然领导支持我作,不少时候都是利用本身的业余时间探索。我特别渴望能作本身喜欢的事情,验证本身对行业的理解和判断。很是巧的是,2011年末,浙报集团要成立早期投资和孵化器传媒梦工场,我以为是个好机会,因而开始作面向TMT行业的早期投资。优化

  • 技术人攻略:转型作投资以后,你投的第一个项目是什么?

刚转型作投资的时候真的啥也不懂,先是买了一堆书,看了一遍,而后请教作这个行业的前同事和朋友,初步有了了解。恰好咱们跟创新工场有合做,因而去那里待了三四个月,就坐在开复老师的前边。网站

接下来投了第一个项目,虎嗅。虎嗅刚开始来找咱们的时候,行业里的专家咱们问了一圈,你们都看不懂这种模式,全部的人都反对。但这种编辑精选内容的方式,跟我原来想的事情很吻合。我当时的判断是:从信息匮乏到信息泛滥,媒体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必定会须要编辑精选的模式,帮助读者筛选有价值的内容。创始人李岷曾是《中国企业家》的执行总编,我很承认她的文风和她对媒体的理解。

在全部人都反对的状况下,要真正扣动投资的扳机,压力很是大。我记得当时本身绕着中关村一圈一圈地走,不断问本身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风险?在那道坎没有迈过去的时候,不少东西是想不清楚的,只是以为这件事情若是不作很是惋惜,心里很是纠结。最终在领导的支持下,仍是决定投资。也作好了若是这个项目失败就引咎辞职的思想准备,我本身的手艺还在,还能够去作码农。

虎嗅12年5月份上线后流量飞涨,一大堆投资立刻找了过来。回想起来,若是经过教条式的东西就能判断一个公司在前期能不能起来,还要这么多资深的人干什么?

  • 技术人攻略:你接触了大量技术创业者,他们身上广泛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挺难回答。一方面,技术人广泛不太善于交流;另外一方面,他们可能对一些关键性的点不太敏感。好的技术人员能不能成为好的CEO,关键看他能不能换位思考或跨界思考,若是仅仅从技术或产品自己去思考,是颇有局限性的,毕竟作一个公司和作一个产品仍是不太同样。

在我接触过的技术背景创业者中,不少技术和能力不错的人,到最后都变成了作外包。究其缘由,他们知道大方向,但不知道怎么一步步去走。好比西瓜很好吃,但你不知道怎么咬下去,别人切给你就能够吃。技术人创业成为CEO,这是必经的一个点,若是跨不过去,就只能是一个外包公司,所谓的梦想,根本无从谈起。

这个点跨没跨过去,不少时候本身不知道,别人却一眼就能看出来。相似于上学,老师告诉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好好作做业就能取得好成绩,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可是真正能作到的有几我的。而学霸已经跨过了这个点,你能明显感受到他们身上的自驱力。

我但愿我投资的CEO能迈过去这道坎,或者在我投以前,他已经迈过去了。最关键是要重视这个事情,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只能靠本身领悟。我会去引导他,让那个几率大一点,但也没有把握帮他们过这个点。

  • 技术人攻略:要跨过这道坎看来不太容易,能不能给他们一些可行的建议呢?

我之前写过两篇文章,分别是关于创业者如何找小伙伴和导师。当时举了个例子,硅谷有个“PayPal黑手党”,Linkedin、Tesla和YouTube的老大,以及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都是PayPal背景。YouTube创始人陈士俊是一个极客,创业之初也不懂什么商业模式,另外一位合做伙伴也来自PayPal,说要不作个视频网站,因而就作成了。人和人之间的认同感很重要,你只有找到小伙伴,进了这个圈子,才能作不少事情。跟着对的一群人,在正确的时间作正确的事情,概率会大一些。若是在圈子里,你不进步,确定会被踢出去或者边缘化。国内也一样有不少这样的圈子,若是连小伙伴都找不到,那你就应该反思一下本身了。

创业者还应该找一个导师,导师不必定每样都比你强,而是有某些特别值得你去尊敬和学习的地方。你感到困惑的地方,可能他的一两句话,或者关键性的提醒就能帮到你。

  • 技术人攻略:你在投资项目的时候有哪些偏好吗?

我我的倾向于技术驱动的项目,要有较好的可想象空间,最重要的,我会作我喜欢的事情。对于那种能赚钱,可是我本身不喜欢的,我不会投。如今很火的一款打车应用曾经找过咱们,但偏偏是不会用这种软件的人更须要这些社会资源,这个应用会加重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因此即便赚钱,我也不肯意投。

投资项目的关键仍是看人,一我的过去的经历能在必定程度上证实他是否能往前走,优秀的人不会从石头里蹦出来。我会看他的经历、看他的朋友、看他周围的人。当下产品的形态不是最重要的,创业者可否踩在关键的点上更重要。我投了一些大数据的项目,但大数据的爆发期根本还没到。回过头来看淘宝的发展,03年的淘宝作成什么样根本不是关键,由于真正爆发还没开始。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0年,到第10年的时候,淘宝能够很自豪地宣布,电商的时代才刚开始。

你走了100步,别人走了10步,但不要紧,这个路多是上万步。只要能把真正优秀的人团结在你周围,而且一直在路上走。前面的积累都有用,天天比别人多1%,每一年会比人多不少。但若是你离开这个行业,等起来了再进去,最后的果实跟你就没什么关系了。

  • 技术人攻略:作早期投资这两年,你的成就感来源于什么地方?

成就感来源于自个人突破。特别是投资虎嗅的时候,算是扛了一些压力,把这个事情给作起来了。作投资这两年我自认为成长仍是蛮快的,第一年就投了5个项目,到如今投了十几个。固然没有那种立刻能变现的,由于投的项目仍是偏保守。

我不多跟人去抢项目,我更愿意雪中送炭。对于投资的公司,未来可能有更好更合适的人帮助他们,但无论怎样,在最困难的那个时间点,你们最起码一块儿走过来了。因此我和投资的公司关系都很是好,不像财务投资,只是我给你钱,你帮我赚回报,仅仅是个生意。

  • 技术人攻略:据说你利用业余时间在经营本身的微信公众帐号,能不能分享一些经验?

虎嗅12年刚起来的时候,写过几篇支持了一下,好像流量还不错。我我的的写做风格,按照李岷的说法,是笔记型的,阅读的愉悦感差一些,不适合小白,但行业人士应该能看到一些独到的观点。

微信推出早期的时候,蘑菇街、美丽说曾在朋友圈里作过病毒式分享,一晚上之间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你们很哗然。对于微信公众帐号的发展,我问了一圈作投资、作产品的朋友,你们都认为应该观望一下。后来发现不必这么谨慎,对于新事物来讲,我当时态度仍是偏傲慢了一点。去年6月份我开通微信公众帐号“土匪投资日记”,7月份以为值得认真作,投机取巧没意义。

我通常会在朋友圈推一推,有心情的时候也会抓时间点,转一些阅读率不错的文章。每篇文章最差有几千个阅读,好一点的达到几万,可能比一个小报纸的阅读量还大。经过公众帐号推荐本身投的项目或产品,效果也不错,例如基于微信平台作汽车销售管理的车商通,推过以后立刻有人联系他们。最近也想写一写我投过的公司,他们在创业过程当中的一些小故事。对我来说,不会用这个帐号去赚钱,只但愿能得到更多认同者的关注。创业产品的头1000个用户或粉丝很难拿到,有了这个帐号,之后帮助别人推一些什么东西,说不定原始的用户或粉丝就有了。

  • 技术人攻略:传媒梦工场投资的领域是新媒体,你对新媒体是如何理解的?

新媒体这东西变化太快了,我原本想写一写,但发现本身天天对它的理解都不同。新媒体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和传统媒体并无很深的隔阂和区分,可能你身在其中,但彻底不知道。我如今不尝试总结,和我投资项目的原则相似,抓住基本的常识,而后顺着本身对这个事情的理解去作就好了。不必去总结新媒体是什么?新媒体有什么优点?怎么拉粉丝?怎么变现?这些都是天然而然的事情。

我比较认同用户就是朋友,你帮他,他帮你,没有一味的索取,也没有一味的付出。若是大家真的创建了朋友的关系,他们会信任你,像罗胖收200元会员费,你们会愿意给。第二中国现阶段是以经济利益或者变现为驱动,这个阶段必然绕不过去,必须等到一批人物质知足了,才能作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如今追求后面一个阶段,也没啥意义。

  • 技术人攻略:你将来一到两年的目标是什么?

我但愿本身对行业、对投资、对本身作的事情有更深刻的理解。创业者天天钻在本身的领域里,我则要关注多个领域,这必然要求我不停学习,把本身知识面的圈作得更大更好,才能跟上他们的节奏。

另外仍是会尽可能多帮助别人。我投的团队,有的原先很理想化,想作牛逼的东西,一上来就要改变世界和行业。但我会劝他们踏踏实实先赚钱,先养活本身,对得起本身、家里和团队的人,先把本身这群人照顾好再说。一我的在创造力和精力最好的年纪,若是由于一些很纠结的缘由达不到本身的目标,是很惋惜的。

创业者在跑一万米以前,先想一想一公里怎么跑,要尽可能找到方向一致,又能知足赚钱目的的事情。我会尽我所能,告诉他们一些行业里的规律、趋势,以及其它人是怎么工做、生活、创业的。但这些都只是引导,路要本身走,事情要本身作,想法也要他们本身想清楚。告诉他们怎么赚钱,若是他心里深处不认同这个事,确定是没有意义的。100个有潜力的人创业,可能10我的能作成,不少人确定作不成,但我但愿他们最起码不要由于很纠结的缘由作不成。


技术人攻略访谈是关于技术人生活和成长的系列访问,欢迎和咱们有共同价值观的你关注“技术人攻略”,邮箱 devlevelup@gmail.com,新浪微博 @devlevelup,但愿能成为技术人成长的精神家园。
欢迎经过微信公众帐号关注技术人攻略

请输入图片描述

感谢SegmentFault提供博客专栏及推广支持。
感谢迅达云成提供云主机及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