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配置:java
<Connector executor="tomcatThreadPool"
port="80"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web
一、 Tomcat的外部调优
JAVA虚拟机(JVM)性能优化,能够经过如下两个参数来设置虚拟机使用内存的大小,-Xms<size>(JVM初始化堆的大小)和-Xmx<size>(JVM堆的最大值)。
这两个值的大小通常根据须要进行设置。初始化堆的大小执行了虚拟机在启动时向系统申请的内存的大小。通常而言,这个参数不重要。可是有的应用程序在大负载的状况下会急剧地占用更多的内存,此时这个参数就是显得很是重要,若是虚拟机启动时设置使用的内存比较小而在这种状况下有许多对象进行初始化,虚拟机就必须重复地增长内存来知足使用。因为这种缘由,咱们通常把-Xms和-Xmx设为同样大,而堆的最大值受限于系统使用的物理内存。通常使用数据量较大的应用程序会使用持久对象,内存使用有可能迅速地增加。当应用程序须要的内存超出堆的最大值时虚拟机就会提示内存溢出,而且致使应用服务崩溃。所以通常建议堆的最大值设置为可用内存的最大值的80%。
Tomcat默承认以使用的内存为128MB,在较大型的应用项目中,这点内存是不够的,须要调大。
Windows下,在文件{tomcat_home}/bin/catalina.bat,Unix下,在文件{tomcat_home}/bin/catalina.sh的前面,增长以下设置:
JAVA_OPTS='-Xms【初始化内存大小】-Xmx【可使用的最大内存】'
须要把这个两个参数值调大。例如:AVA_OPTS='-Xms256m-Xmx512m',表示初始化内存为256MB,可使用的最大内存为512MB。
另外须要考虑的是Java提供的垃圾回收机制。虚拟机的堆大小决定了虚拟机花费在收集垃圾上的时间和频度。收集垃圾能够接受的速度与应用有关,应该经过分析实际的垃圾收集的时间和频率来调整。若是堆的大小很大,那么彻底垃圾收集就会很慢,可是频度会下降。若是你把堆的大小和内存的须要一致,彻底收集就很快,可是会更加频繁。调整堆大小的的目的是最小化垃圾收集的时间,以在特定的时间内最大化处理客户的请求。在基准测试的时候,为保证最好的性能,要把堆的大小设大,保证垃圾收集不在整个基准测试的过程当中出现, 若是系统花费不少的时间收集垃圾,请减少堆大小。一次彻底的垃圾收集应该不超过3-5秒。若是垃圾收集成为瓶颈,那么须要指定代的大小,检查垃圾收集的详细输出,研究垃圾收集参数对性能的影响。通常说来,你应该使用物理内存的80%做为堆大小。当增长处理器时,记得增长内存,由于分配能够并行进行,而垃圾收集不是并行的。
二、 Tomcat的内部调优
(一)禁止DNS查找
有时候咱们的应用可能要记录客户端的信息,两种方式,一是记录客户端的数字IP地址,另外一个是在DNS数据中查找真实的主机名。DNS查找会增长网络通讯,以至形成了网络延迟。要消除这个延迟,咱们能够禁掉DNS查找。这时咱们的应用再调用getRemoteHost( )方法时,它就只会获得数字IP地址。这个配置是在Tomcat的serve.xml文件中,Connector对象的enableLookups属性,以下:
<!--
Define a non-SSLCoyote HTTP/1.1 Connector on port 8080
-->
<Connector
className="org.apache.coyote.tomcat4.CoyoteConnector"
port="8080"minProcessors="5" maxProcessors="75"
enableLookups="true" redirectPort="8443"
acceptCount="10" debug="0" connectionTimeout="20000"
useURIValidationHack="false"
/>
在生产系统中,除非应用要获得全部客户端真实的主机名,这个一般是建议禁掉的。实在不行这样的工做咱们能够在Tomcat的外面作。在一个流量较小的Servr这种修改的效果可能不是十分明显,可是对于某些站点来讲,也许忽然之间流量暴增也说不定呢,好比,前段时间的奥运票务网站,哈哈!
(二)调整线程数
另外一个影响性能的是Connector所使用的进程数。Tomcat使用一个线程池来提升请求响应的速度。Java中的一个线程单独同操做系统交互,而且有它本身的本地内存,以及同进程内的其余线程分享部分共享内存。
咱们能够经过修改Connector对象的minProcessors和maxProcessors来控制线程数。这个数字也许在刚上线的时候进行了适当的设置,但是当用户数变多的时候咱们就要增长配置数了。minProcessors值应该设置的足够大来处理最小负载。当用户变多的时候,Tomcat会分配更多的线程,不超过maxProcessors。上限也必定要设置的适当,以避免使server的内存超过JVM的内存限制而挂掉。
(三)加速JSP的编译
第一次访问JSP的时候,它会被转换成Java servlet源码,而后编译成二进制代码。这个过程当中,咱们是能够控制所使用的编译器的。默认状况,Tomcat所使用的是和命令行上执行javac时一样的编译器。其实有更快的编译器的,咱们能够利用这些来提升JSP的编译速度。
5、Tomcat服务器的监控
一、Tomcat自带的监控指标servelet
第一步:在配置文件中增长用户访问的权限。修改conf/tomcat-users.xml文件,在其中加入一行 <user username="用户名" password="密码" roles="manager"/>
第二步:在IE浏览器中输入http://IP地址:端口号/manager/status
第三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第一步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便可查看到应用服务器的相关性能指标数据。
二、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监控,网上不少在此就再也不赘述。数据库
在tomcat配置文件server.xml中的配置中,和链接数相关的参数有:
minProcessors:最小空闲链接线程数,用于提升系统处理性能,默认值为10
maxProcessors:最大链接线程数,即:并发处理的最大请求数,默认值为75
acceptCount:容许的最大链接数,即等待队列,指定当全部可使用的处理请求的线程数都被使用时,能够放处处理队列中的请求数,超过这个数的请求将不予处理。应大于等于maxProcessors,默认值为100,
enableLookups:是否反查域名,取值为:true或false。为了提升处理能力,应设置为false
connectionTimeout:网络链接超时,单位:毫秒。设置为0表示永不超时,这样设置有隐患的。一般可设置为30000毫秒。
和最大链接数相关的参数为maxProcessors和acceptCount。若是要加大并发链接数应同时加大这两个参数。
web server容许的最大链接数还受制于操做系统的内核参数设置,一般Windows是2000个左右,Linux是1000个左右。
三、server.xml配置简介
下面讲述这个文件中的基本配置信息,更具体的配置信息请参考tomcat的文档:
server:
一、port指定一个端口,这个端口负责监听关闭tomcat的请求
二、shutdown指定向端口发送的命令字符串
service:
一、name指定service的名字
Connector(表示客户端和service之间的链接):
一、port指定服务器端要建立的端口号,并在这个断口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请求
二、minProcessors服务器启动时建立的处理请求的线程数
三、maxProcessors最大能够建立的处理请求的线程数
四、enableLookups若是为true,则能够经过调用request.getRemoteHost()进行DNS查询来获得远程客户端的实际主机名,若为false则不进行DNS查询,而是返回其ip地址
五、redirectPort指定服务器正在处理http请求时收到了一个SSL传输请求后重定向的端口号
六、acceptCount指定当全部可使用的处理请求的线程数都被使用时,能够放处处理队列中的请求数,超过这个数的请求将不予处理
七、connectionTimeout指定超时的时间数(以毫秒为单位)
线程数能够大体上用“同时在线人数*每秒用户操做次数(每秒的链接数)*系统平均操做时间(服务器的处理时间)”来计算。
Engine(表示指定service中的请求处理机,接收和处理来自Connector的请求):
一、defaultHost指定缺省的处理请求的主机名,它至少与其中的一个host元素name属性值是同样的。
Context(表示一个web应用程序):
一、docBase应用程序的路径或者是WAR文件存放的路径
二、path表示此web应用程序的url的前缀,这样请求的url为
http://localhost:8080/path/****
三、reloadable这个属性很是重要,若是为true,则tomcat会自动检测应用程序的/WEB-INF/lib和/WEB-INF/classes目录的变化,自动装载新的应用程序,咱们能够在不重起tomcat的状况下改变应用程序
host(表示一个虚拟主机):
一、name指定主机名
二、appBase应用程序基本目录,即存放应用程序的目录
三、unpackWARs若是为true,则tomcat会自动将WAR文件解压,不然不解压,直接从WAR文件中运行应用程序
Logger(表示日志,调试和错误信息):
一、className指定logger使用的类名,此类必须实现org.apache.catalina.Logger接口
二、prefix指定log文件的前缀
三、suffix指定log文件的后缀
四、timestamp若是为true,则log文件名中要加入时间,例:localhost_log.2001-10-04.txt
Realm(表示存放用户名,密码及role的数据库):
一、className指定Realm使用的类名,此类必须实现org.apache.catalina.Realm接口
Valve(功能与Logger差很少,其prefix和suffix属性解释和Logger中的同样):
一、className指定Valve使用的类名,如用org.apache.catalina.valves.AccessLogValve
类能够记录应用程序的访问信息
directory(指定log文件存放的位置):
一、pattern有两个值,common apache
转自:https://blog.csdn.net/jinwanmeng/article/details/775659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