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存的后备和扩充,也称外存。
特色:容量大,可靠性高,单位存储容量价格低,在掉电状况下能长期保存信息ide
辅助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存储密度、存储容量、寻址时间等spa
是指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磁层表面所存储的二进制的信息量。 对于磁表面存储器,用道密度和位密度表示。
道密度(TPI):磁盘半径方向单位长度包含的磁道数。
位密度(BPI):在每个磁道内单位长度内所能记录的二进制信息数。blog
指磁表面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总量(B)。
存储容量有格式化容量和非格式化容量两个指标。
格式化容量:指按照某种特定的记录格式所能存储的信息总量,也就是用户真正可使用的容量。
非格式化容量:是磁记录表面能够利用的磁化元总数。
计算公式: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道数(面)×每一个磁道的容量
格式化容量=面数×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图片
找道时间:磁头寻找目标磁道所需的时间。
等待时间:磁头等待所需读写的区段旋转到它的下方所须要的时间。
这两个时间是随机的,通常取两者的平均值
平均等待时间:通常以磁盘旋转半周所需的时间为准。get
磁表面存储器在单位时间内与主机传送数据的位数或字节数。计算公式为:
Dr=n × N
其中:n为转速,单位为转/秒;
N为磁道的容量,单位为字节。
单位为:字节/秒it
是衡量磁表面存储器出错几率的参数。它等于从辅存读出时,出错信息位数和读出的总信息位数之比。二进制
一般用“位价格”来比较各类存储器,它等于:设备价格/容量。在全部的存储设备中,磁表面存储器和光存储器的位价格是最低的。im
一块硬盘有若干盘片,每一个盘片有能够存储数据的上、下两盘面(Side)。这些盘面堆叠在主轴上高速旋转,它们从上至下从“0”开始依次编号技术
每一个盘面上一个读写磁头,盘面号即磁头号。全部磁头在磁头臂做用下同时内外移动,即任意时刻,全部磁头所处的磁道号是相同的。
每一个盘片有两个面,每一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数据
每一个盘面被划分红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轨迹叫作磁道;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顺序编号。
将一个盘面划分为若干内角相同的扇形,这样盘面上的每一个磁道就被分为若干段圆弧,每段圆弧叫作一个扇区。每一个扇区中的数据做为一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入。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叫作引导扇区。
为了对扇区进行查找和管理,须要对扇区进行编号,扇区的编号从0磁道开始,起始扇区为1扇区,其后为2扇区、3扇区……,0磁道的扇区编号结束后,1磁道的起始扇区累计编号,直到最后一个磁道的最后一个扇区(n扇区)。例如,某个硬盘有1024个磁道,每一个磁道划分为63个扇区,则0磁道的扇区号为1~63,1磁道的起始扇区号为64最后一个磁道的最后一个扇区号为64512。硬盘在进行扇区编号时与软盘有一些区别,在软盘的一个磁道中,扇区号一次编排,即一、二、3……n扇区。因为硬盘的转速较高,磁头在完成某个扇区数据的读写后,必须将数据传输到微机,这须要一个时间,可是这时硬盘在继续高速旋转,当数据传输完成后,磁头读写第二个扇区时,磁盘已经旋转到了另一个扇区。所以在早期硬盘中,扇区号是按照某个间隔系数跳跃编排的。
全部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一个圆柱,称做柱面。数据的读/写按柱面从外向内进行,而不是按盘面进行。定位时,首先肯定柱面,再肯定盘面,而后肯定扇区。以后全部磁头一块儿定位到指定柱面,再旋转盘面使指定扇区位于磁头之下。写数据时,当前柱面的当前磁道写满后,开始在当前柱面的下一个磁道写入,只有当前柱面所有写满后,才将磁头移动到下一个柱面。在对硬盘分区时,各个分区也是以柱面为单位划分的,即从什么柱面到什么柱面;不存在一个柱面同属于多个分区。
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一样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 磁道和柱面能够互换使用。
(1)硬盘有数个盘片,每盘片两个面,每一个面一个磁头
(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
(3)同一盘片不一样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
(4)不一样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即柱面
(5)公式: 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
磁盘组有6片磁盘,每片有两个记录面,最上最下两面不用。存储区域内直径22cm,外直径33cm,道密度为40道/cm,内层位密度400位/cm,转速2400转/分,问:
一、共有多少柱面?
二、盘组总存储容量是多少?
三、数据传输率多少?
四、平均等待时间为多少?
五、采用定长数据块记录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寻址命令中如何表示磁盘地址?
六、若是某文件长度超过一个磁道的容量,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存储面上,仍是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
解:一、有效存储区域长度=33/2-22/2=5.5(cm)
道数=5.5×40=220道,即220个柱面。(磁道和柱面能够互换使用)
二、内层磁道周长=2 × 3.14 × 11=69.08(cm)
每道信息量=400 ×69.08=27632位=3454(B)
盘组总容量=3454 ×220 (磁道数)×10(10个记录面)=7598800(B)
盘组容量=面数×道数/面×每一个磁道的容量
三、数据传输率=2400/60 ×3454=13816(B/秒)
Dr=n× N
其中:n为转速,单位为转/秒;
N为磁道的容量,单位为字节。
单位为:字节/秒
四、平均等待时间=(60/2400)(磁盘旋转一周的时间)×(1/2)=12.5(ms)
五、最小单位是一个扇区,其编址方式可为以下格式:
六、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由于不须要从新找道,数据读写速度快。
假设磁盘组有11个盘面,每片有两个记录面;存储区域内直径2.36in,外直径5.00in;道密度为1250tpi,内层位密度为52400bpi,转速为2400rpm。问:
1. 共有多少个存储面可用?
由题可得,共有11个盘片,但最上面及最下面将用于封装,没法用于存储,故共有2*11-2=20个存储面。
2.共有多少柱面?
全部盘面上的统一磁道构成柱面,磁道数即为柱面数。
有效存储区域长度=(5-2.36)/2=1.32in
磁道数=1.32*1250=1650t;
3.每道存储多少字节?盘组总存储容量是多少?
已知,各磁道上道容量相等,故:
内层磁道周长=2*pi*2.36/2=7.4104in
每道信息量=52400*7.4104=388304.96b
每道字节=388304.96/8=48.5KB
总存储容量=48.5*1650*20=16GB
4.数据传送率是多少?
数据传输率Dr=磁道容量*转速
=48.5*(2400rpm/60)rps
=1.94MB/S
5.每扇区存储2KB数据,在寻址命令中如何表示磁盘地址?
已知肯定磁盘地址,需确认盘面号、磁道号及扇区号,故磁盘地址需分红三部分。
盘面号:因有20个存储面,故需至少5位用于表示
磁道号:因有1650个磁道,故至少需11位用于表示
扇区:因有磁道容量/扇区容量=48.5KB/2KB=25个扇区,故至少需5位用于表示
便可得:
磁道号 盘面号 扇区号
11位 5位 5位 6. 若是某文件长度超过了一个磁道的容量,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存储面上,仍是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 柱面上 由于若是记录在一个存储面上,则须要从新寻道,而直接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就不用,则能够节约寻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