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HTTP/TCP数据报的探究

探究背景:咱们常常说TCP是传输层协议,IP是网络层协议,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等等,那么究竟他们三者是如何融洽的工做在一块儿的呢?咱们今天主要来实验探究一下TCPHTTP究竟是怎么结合的。nginx

实验环境:web

         server192.168.254.136,使用httpd做为web服务,复制nginx的首页静态页做为demo算法

         client192.168.254.1wireshark抓包服务器

实验步骤:网络

         从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端,抓取数据包。ide

报文摘录:spa

image.png

报文分析:3d

         1、第一步,老生成谈的TCP三次握手机制,先进行了三次握手,而后创建链接,此处再也不展开。指针

         2、接下来,4号数据包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HTTPget请求,内容略。server

         3、而后是此次我要说的重点部分了。4号报文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了请求,那么5号报文则开始响应此次请求,第一个TCP包并无包含任何有效载荷,只有一个60字节的TCP头。咱们展开这个报文看看60字节包含什么。

image.png

文本框: 数据链路层 14B                   目的mac6B

                   mac    6B

                   ipv4类型:2B

------------------------------------------------------------------------------------------------------------------------------

                   IP版本:  0.5B

                   头部长度:0.5B

                   服务类型:1B

                   总长度:  2B

                   标识:    2B

文本框: IP报文  20B                   标志:3bits片偏移:13bits 2B

                   TTL     1B

                   协议:    1B

                   校验和:  2B

                   IP    4B

                   目的IP  4B

-------------------------------------------------------------------------------------------------------------------------------

                   源端口:  2B

                   目的端口:2B

                   序列号:  4B

                   确认号:  4B

文本框: TCP报文  20B文本框: 2B                   头部长度:0.5B

                   保留字段:6bits

                   URG/ACK/PSH/RST/SYN/FIN1bit

                   窗口大小:2B

                   校验和:  2B

                   紧急指针:2B

--------------------------------------------------------------------------------------------------------------------------------

                   padding6B   填充字段,放置在数据链路层中。

 

IP报文分析:

4位版本号:IP协议(IPv4)版本号位4

4位头部长度:标识头部有多少个4字节,即最大共15*4个字节

8位服务类型:包含一个4位优先权字段:最小延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和最小费用。

16位总长度:表示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最大表示65535,但因为MTU限制,通常没法到达这个值。

16位标识:惟一的标识数据报。系统采用加1的方式边发送边赋值。

3位标识(保留,DF禁止分片,MF更多分片):因此这个标志是为分片存在,DF设置时禁止分片因此若是数据报太大则发送失败。MF设置时,若是产生分片,除了最后一个分片,其余此片置1

13位分片偏移:分片相对原始IP数据报开始处的偏移。

8位生存时间(TTL):数据报到达目的地以前容许通过的路由跳跳数。跳一下减1,得0丢弃。

8位协议:用来区分上层协议(ICMP1TCP6UDP17)。

16位头部校验和:仅以CRC算法检验数据报头部在传输过程当中是否损坏。

32位源IP和目的IP

 

TCP报文分析:

16位源端口号和16位目的端口号。

32位序号:一次TCP通讯过程当中某一个传输方向上的字节流的每一个字节的编号,经过这个来确认发送的数据有序,好比如今序列号为1000,发送了1000,下一个序列号就是2000

32位确认号:用来响应TCP报文段,给收到的TCP报文段的序号加1,三握时还要携带本身的序号。

4位头部长度:标识该TCP头部有多少个4字节,共表示最长15*4=60字节。同IP头部。

6位保留。6位标志。URG(紧急指针是否有效)ACK(表示确认号是否有效)PSH(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应该当即从TCP接收缓冲区读走数据)RST(表示要求对方从新创建链接)SYN(表示请求创建一个链接)FIN(表示通知对方本端要关闭链接)

16位窗口大小:TCP流量控制的一个手段,用来告诉对端TCP缓冲区还能容纳多少字节。

16位校验和:由发送端填充,接收端对报文段执行CRC算法以检验TCP报文段在传输中是否损坏。

16位紧急指针:一个正的偏移量,它和序号段的值相加表示最后一个紧急数据的下一字节的序号。

 

分析完这60个字节的TCP报文以后再接着看6号报文,这个一样是服务器端发送给客户端的TCP报文,与上一个报文看看有何不一样。咱们来逐个对比一下上述字段。

image.png

首先就是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不同了,一个是40一个是1500,而后标识不同了,由17800变成了17801,验证了刚刚说的自增的方式排序。固然校验和确定也就不同了,因此IP数据报文只有这两处不一样,不算校验和。

TCP报文中前面部分除了校验和均相同,只是在最后附加了一个1460字节的数据字段,那么多个数据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image.png

咱们单独看5-8这几个包,当客户端发出请求后,服务器端先发送一个空的TCP包,因此Seq=1Len=0,下一个包的Seq仍然是1,可是长度变成了1460,那么第三个TCP包的Seq则为1+1460,即Seq2=Seq1+Len。而ACK不变,那么客户端接受以后发送反馈包,Seq为服务器端的Ack数字,Ack为上一个数据包的Seq+Len,即1461+1460=2921

image.png

而后服务器端继续向客户端发送数据,9号报文的序列号为2921,是客户端响应报文中的AckAck仍然是370,长度为146010号报文的Seq也是9号报文的Seq+Len=2921+1460=438111号为客户端响应报文,Seq保持370不变,Ack4381+1460=5841

image.png

一样的道理,下面三个数据包也符合这个规律。最后传输完毕,第15个报文组成一段完整的HTTP报文。

image.png

可是须要注意的是,尽管第15个包在wireshark里是写的HTTP,但实际上这个包也是TCP的数据包,包含TCP的数据!

image.png

咱们来看,前四行都是和普通的TCP报文是同样的,而且长度为1431,不足1460,说明传输完成了。

最后两行是HTTP报文,也就是说收到了所有的TCP传输报文,并合并为一个完整的HTTP应答报文。

而后TCP四次断开,再也不详解。提示一点就是,16号包Seq15号包中的Seq+Len 即:10192=8761+143117号包的Ack16号包的Seq+1

image.png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