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旺旺看淘宝和ebay的差别,看中国人的信任危机

        不少中国人在第一次使用ebay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很是大的不适应的地方——没有一个买家和卖家沟通的即时通讯的工具,在国内常常网购的人都知道,淘宝有阿里旺旺,腾讯拍拍有QQ,百度有啊有百度Hi,这些都是即时通信工具,但是ebay却没有,只有成交后买卖双方的电子邮件做为沟通工具。
       那么买家和卖家在这些聊天工具中都聊什么呢?固然不是扯家常了,总的来讲,通常沟通的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确认是否有货。淘宝卖家常常搞些有价无货的事情来提高人气和关注度,还有不少卖家甚至在商品描述中都会明确提到,请先联系我确认是否有货再拍,我始终以为这是个很faint的问题,你丫没货登出来干嘛?耍人嘛ide

2,确认商品的细节。例如商品描述页面的内容不够详细,须要一些细节图片,例如商品描述中人为的增长了不少干扰(例如如今不少卖电子产品的商家喜欢搞各类套餐,甚至把原装就带的东西拆出来当套餐来卖,下降商品本体价格),这些东西不肯定好,真得不敢买。工具

3,砍价。这个也是比较常见的,多是你们平时买东西砍价习惯了,多少让卖家让点利。spa

4,售后沟通,这个应该算是即时通信工具比较“正当”的用途吧,卖出去的商品出点毛病问题不会用之类的很正常,即时通信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人。图片

       上面的内容,是在中国作网上交易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甚至发展到,买一个东西,若是看到卖家旺旺不在线,基本就pass掉了,不管这个卖家商品描述的多细致,价格多诱人,为何?由于被骗怕了。
       那么,偌大一个ebay,运营这么多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为何他就一直没有弄一个即时通信工具呢?
       咱们先来看看ebay对于上述问题怎么处理的:

1,确认是否有货。这个在ebay上是不须要的,只要刊登出来,就必定有货,没商量,买家付了钱,卖家就必须发货。俺媳妇就遇到一回,东西卖的太好了,发到最后一个买家没货了,没办法,赶忙开车去上货,由于发货迟了买家要给负面的feedback的,这是要命的。产品

2,确认商品的细节。ebay的商品描述有明确的规定,并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由于没有了即时通信工具,因此买家买商品是彻底依靠商品描述的,因此若是你想卖出去,那就请多花点心思写清楚讲明白,这也是为啥俺媳妇甚至买了一套专业的摄影棚、摄影灯来拍她卖的那些小东西,你的描述越detail,你的成交率就越高。it

3,砍价。这个就没有了,ebay上的东西自己就比商场的便宜,而商家为了能卖出去,也必定是制定一个保障利润的前提下最低的价格,不然排名靠后,人家都看不到你的东西,因此砍价也就免了。class

4,售后沟通。这个还真是ebay的弱项,只能靠邮件来邮件去了,不过也能够理解。ebay主打跨国交易,各个国家之间有时差的,弄个即时通信工具也都是常常不在线(美国人买东西的时候,中国卖家正睡觉流口水呢),因此邮件这种非即时的,又能够留下大量证据的沟通方式成为了首选。效率

 
       其实这些问题,也跟电子商务的初衷息息相关。电子商务的目的,就是经过互联网来下降买卖双方的各类成本,提升交易效率,这里的成本不可是金钱成本,还有时间成本,因此一个成熟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应该是买家在上面看,看好了就给钱,过几天等着收货,那种来来回回的沟通实际上是大大浪费了买卖双方的时间的。
       因此咱们能够说,阿里旺旺这种东西,实际上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倒退。而这个东西,其实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中国当前的信任危机。
       仍是ebay和淘宝的例子,一个全新的卖家,在ebay上发布商品很快就会有人买,而一样一个全新的卖家,在淘宝上几乎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他惟一的出路,是花钱找人先把信誉炒高,如今基本上你有2个钻石(500的好评度),人家才会稍微相信你一下,这就是总体氛围,你想干,就得按这个潜规则来,而ebay经过各类严格的限制,对卖家的进入提升了门槛,也保障了总体商业环境的干净,这才会让一个新人有健康的成长环境。换个角度想,其实淘宝的门槛更高,毕竟ebay只是要求你提供各类证实罢了,他不收钱,而淘宝呢,看上去随意进出,但为了得到那岂不的2个钻石,怎么着你得花点钱,还可能被封掉,全都白投入。
 
       综上所述,从ebay和淘宝的差别,咱们可以看出咱们为了信任交了多少税(金钱、时间),“信任税”这个词如今很流行,但在当前的中国,在当前的中国电子商务领域,这个税你是逃不掉的,同时,ebay也对中国卖家制订了很是苛刻的准入条款,几近变态的要查你祖宗八代的信息,才让你在ebay上作跨国交易,这也是整个国家为之付出的信任税啊。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