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简介
(1)动态路由协议经过路由信息的交换生成并维护转发引擎所需的路由表。当网络拓扑结构改变时动态路由协议能够自动更新路由表(更新周期30s),并负责决定数据传输最佳路径。
(2)在动态路由中,管理员再也不须要与静态路由同样,手工对路由器上的路由表进行维护,而是在每台路由器上运行一个路由协议。这个路由协议会根据路由器上的接口的配置(如IP地址的配置)及所链接的链路的状态,生成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网络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1)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早获得普遍使用的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优势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2)OSPF: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
(3)ISIS:该路由协议最初是ISO为CLNP设计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
(4)BGP:边界网关协议,是运行于 TCP 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是惟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的协议,也是惟一可以妥善处理好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链接的协议分布式

RIP动态路由实验大纲
配置地址即拓扑图示例: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给路由R1两端口配置ip数据(掩码为/30,同一网段ip子网掩码需注意,同下)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给路由R2两端口配置ip数据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给路由R3两端口配置ip数据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给主机一、2配置ip数据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此时主机1和2是没法ping通,由于咱们尚未在直连网段上配置RIP协议,因此还需进一步配置协议:
给R1配置RIP协议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给R2配置RIP协议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给R3配置RIP协议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用do show ip route查看R一、R二、R3学到的路由条目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ping通测试: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
结论:路由条目自动学习,不须要手动给它配置,只需将直连网段宣告出去便可。ide

精髓

本博客设计到子网划分知识,拓展以下:
一、子网划分简介
当咱们对一个网络进行子网划分时,基本上就是将它分红小的网络。好比,当一组IP地址指定给一个公司时,公司可能将该网络“分割成”小的网络,每一个部门一个。这样,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均可以有属于它们的小网络。经过划分子网,咱们能够按照咱们的须要将网络分割成小网络。这样也有助于下降流量和隐藏网络的复杂性。
二、计算方法
在求子网掩码以前必须先搞清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一个子网内的所需主机数目。
1)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
2)取得该二进制的位数,为 N
3)取得该 IP地址的类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的前N位置 1 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如欲将C类IP地址192.168.10.0划分红4个子网:
1)4=100
2)该二进制为三位数,N = 3
3)将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的主机地址前3位置 1,获得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常见动态路由实践———RIP协议篇学习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