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与天猫双11这十年

2009年,发生了两件看似不起眼的事。缓存

初春刚过,阿里云在北京一栋没有暖气的写字楼写下了飞天第一行代码。服务器

同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启动了一个叫作双11的促销活动。架构

谁也没想到,多年之后他们会是如今这模样。分布式

前传模块化

2007年淘宝的交易额突破了400亿,技术团队却喜忧参半:现有集中式架构已经捉襟见肘,该如何应对?阿里云

随即启动的分布式改造得到巨大成功,淘宝全部的业务都作了模块化。blog

尽管此次技术升级在如今看来存在诸多局限性:更多的是为了应对不断增多的图片缓存,在CDN端对海量的图片缓存作了一些限流操做。但就是此次改形成就了历史上第一个双11,2009年双11当天的流量达到了一个高峰,在旧的架构体系下,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事件

一年后,飞天的第一个版本上线,仅有几十台机器的集群开始服务第一个内部客户——阿里金融。图片

9ad348dbf54d57c8e39851bbbbb15cd43c327cbc

这些探索让全部人看到了一个趋势:用分布式的方法将传统、昂贵的小型机硬件和软件,替换成通用的X86的服务器集群,虚拟化等技术能够让计算可以按量、随时被启动。资源

流量狂奔:脉冲计算

从计算机诞生到90年代,计算资源都是做为“可计划性”的资源来使用。不管是探索月球,仍是研究基因的奥秘,计算资源自己是可规划的。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个爆发性事件,就有可能挑战整个计算资源,不肯定性如影随形。

毫无疑问,双11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场景。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