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博客介绍了Openfiler的安装,这一篇介绍Openfiler搭建IP-SAN和NAS环境。
浏览器:Firefox3.6(不推荐用IE进行此设置,下面会讲缘由)
客户端操做系统:CentOS5.3及Windows XP SP3
iSCSI客户端:open-iscsi-2.0-871
SMB客户端:samba-3.4.0
(两个客户端在Linux的安装使用将会在下一篇博客介绍)
1. 开启Openfiler的Web界面
开启FF3.6,输入https://172.16.5.226:446/
点“我已充分了解可能的风险”。
“添加例外”。
“获取证书”和“确认安全例外”。此时会显示Openfiler的登录界面。
2. 登陆并进行基本设置
Openfiler的默认用户名为openfiler,密码为password。登录成功后显示以下:
点上方的System标签。
在Network Access Configuration下面输入要开放的客户端IP。此步骤必不可少,否者客户端将访问不到服务。
点上方的Services标签,将SMB/CIFS server,NFSv3 server,iSCSI target server点成Enable状态。
3. 管理卷组
点上方的Volume标签。
选择create new phusical volumes。
选择/dev/sda,将会显示/dev/sda的磁盘分区状况。注意:若是是IE浏览器则不能正常显示饼状图。
partition type选择physical volume,点击create后,饼状图更改成以下显示。
点击右侧的Volume Groups。
输入Volume group name,勾选/dev/sda4,点击Add volume group。点击右侧的Add Volume。
输入Volume Name,description,空间大小及类型,此处先创建iSCSI类型。点击Create。再次点击右侧的Add Volume。
再建立一个XFS类型的卷。完成后以下图所示。
4. 建立一个iSCSI target。
点击右侧的
iSCSI target。
输入Target的IQN,点击上方的LUN Mapping。
点击Map将新创建的iSCSI target映射到刚刚创建的卷。点击上方的Network ACL。
将容许的IP地址变成Access。
在CentOS上验证target创建成功。
通过discovery发现了iSCSI target正是咱们创建的iSCSI target。下一篇博客将介绍在Linux下如何登陆到iSCSI target。
5. 创建共享文件夹
点击上方的Shares。
点击share1。
输入共享文件夹名称,并点击Create Sub-folder。
点击s1。
点击Make Share。
在下方的Share Access Control Mode中选择Public guest access。点击Update。
SMB/CIFS方式改为RW,NFS方式改为RW。也就是所有放开读写权限。点击Update。
验证:
1) NFS方式验证。
2) SMB/CIFS方式验证
3) windows方式验证
6.写在最后
关于Openfiler的其余操做,好比能够经过管理用户组达到对共享文件夹进行用户级的的访问权限控制等,在此就再也不赘述。有须要的童鞋请下载本篇博客的附件,在Openfiler官网上卖40欧元的东西,本人去国外网站找了一大圈才找到,虽然不是最新版本,可是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