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库分为: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性能
开发库:保存开发人员当前正在开发的配置实体编码
受控库:用于管理当前基线和控制对基线的变动设计
产品库:存档各类普遍使用的已发布的基线开发
配置管理的主要活动:制定配置管理计划、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发布管理和交付文档
配置管理的建库模式:按任务建库和按配置项类型建库产品
配置审计分为:功能配置审计(验证一致性)和物理配置审计(完整性)版本管理
功能配置审计是验证如下几个方面:(一致性)配置
1.配置项的开发已经圆满完成权限
2.配置项已达到配置标识中规定的性能和功能特征方法
3.配置项的操做和支持文档已经完成而且符合要求
物理配置审计验证的方面:(完整性)
1.要交付的配置项是否存在
2.配置项是否包含了全部必须的项目
配置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1.版本管理没有作好,没有统一的版本管理机制,各版本不可追溯,致使重要版本丢失
2.项目中没有创建【基线】,致使项目需求、设计、编码没法对应
3.没有作好【变动管理】,变动管理不可控
4.没有作好配置管理规划,缺乏完整的【配置管理方案】
5.缺乏配置管理及变动管理流程,没有组建【配置管理委员会】
6.试运行的系统版本没有及时创建【基线】并让各业务部门【正式确认】
7.配置管理【权限】存在问题
8.变动审查应有CCB审查
9.变动发布应有CMO完成
10.CCB成员的要求不该以人数作规定,而是以可否表明项目干系人利益做为原则
11.人员职责不清楚,没有CMO的参与并控制配置权限
12.编制配置管理计划应有【CMO】编制
13.【基线变动流程】缺乏【变动验证】环节
14.【文档管理】存在问题,没有作好文档的交接、更新、变动管理工做
15.【配置管理】过程当中没有作好相应的【记录】
16.【新人】的培训工做没有跟进到位
改进措施:
1.从项目总体出发,作好【配置管理规划】
2.定义合理的【配置管理流程】,规定项目中出现变动的处理方法
3.与各方干系人达成共识,组建【配置管理委员会】
4.【识别配置项】,为配置项创建惟一【标识】,保证其可追溯
5.创建【配置基线】,使重要的配置项处于受控状态
6.按期提交【配置状态报告】,改进配置管理方法
7.组建配置管理方案设计小组
8.对配置管理工做进行有效【评估】
9.制定全面有效的【配置管理计划】,包括创建配置管理环境,组织机构、成本、进度等
10.增强总体【版本管理】
11.梳理配置项及其历史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