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tack部署实战之VDI异构部署

做者:ZStack社区 蒋克勤浏览器

 

前言服务器

你们都知道ZStack是一个自主开发、功能齐全、轻量级的私有云和混合云平台,同时,ZStack做为一个开放的云平台,也可以支持各类云桌面终端的接入!你们能够结合着客户需求让客户进行云桌面的体验。网络

本次就给你们介绍一下ZStack私有云的一个亮点功能:部署方式-----VDI云桌面,并使用第三方云终端部署到咱们的ZStack环境里面来。架构


环境介绍
实验组网运维


(实际拓扑)ssh

 

(模拟拓扑) 工具

 

(链接拓扑)测试

 

环境描述网站

使用ZStack最新版本安装ZStack开放VDI功能,并使用第三方瘦终端完成总体环境安装,使其达到基础办公环境要求,最后测试使用效果:操作系统

一、3台服务器分别安装ZStack最新企业版,硬件配置请按ZStack要求配置;

二、1台商业存储配置8G光口为ZStack平台提供存储资源;

三、1台光纤交换机增长链路冗余和连通性;

四、2台业务交换机提供业务和管理功能;

五、云终端为第三方X86瘦终端(本次使用华为CT5000盒子);

 

 部署准备

硬件准备

 

软件准备

 

IP网络规划

 

部署步骤


一、 安装云操做系统


详细的安装部署过程,请参考《PD4001 ZStack快速安装教程》。这里只对一些关键内容进行说明。

管理员对上架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加载电源,


手动启动服务器进入 BIOS,检查如下内容:   

确认服务器内硬盘的数据已做备份,安装过程会覆盖写入;      

进入BIOS,开启CPU VT选项;开启超线程HT选项;      

进入阵列卡配置,合适的RAID级别,以提供必定的数据冗余特性,具体配置两块SAS/SSD盘为RAID1;   

设置U盘为第一启动顺序;

全部节点均安装ZStack定制版操做系统。管理节点选择【ZStack Management Node】选项,KVM虚拟化节点选择【ZStack Compute Node】选项。

推荐分区以下:   

/boot,建立分区1GB        

交换分区(SWAP),建立分区32GB  

/,根分区,配置剩下容量    

安装系统只需勾选待安装的系统盘,其余硬盘或FCSAN存储设备请勿勾选

 

  1.1 设置网络基础环境

服务器网络地址规划需与实际状况匹配,网络配置需与当前平台无冲突,且需规划后续扩容及网络互连等场景,需提早规划。

此处以管理节点为例,配置网络IP过程以下(其余节点相似):

# 建立主备模式的绑定网卡bond0

zs-bond-ab -c bond0

 

# 将万兆网卡em1与em2均添加到bond0

zs-nic-to-bond -a bond0 em1

zs-nic-to-bond -a bond0 em2

 

# 建立主备模式的绑定网卡bond1

zs-bond-ab -c bond1

 

# 将千兆网卡em3与em4均添加到bond1

zs-nic-to-bond -a bond1 em3

zs-nic-to-bond -a bond1 em4

 

# 建立网桥br_bond0和br_bond1,指定网络IP、掩码和网关

zs-network-setting -b bond0 172.16.20.71 255.255.255.0
172.16.20.1

zs-network-setting -b bond1 192.168.20.72
255.255.255.0

#其中bond1不做为默认网关,无须指定网关选项

 

# 查看聚合端口bond是否建立成功

zs-show-network

---------------------------------------------------------------------------

|
Bond Name  | SLAVE(s)  | BONDING_OPTS                                      |

---------------------------------------------------------------------------

|
bond0      | em1   | miimon=100 mode=active-backup 1
xmit_hash_policy=layer2 0 |

|            | em2   |                                                        |

---------------------------------------------------------------------------

|
bond1      | em3   | miimon=100 mode=active-backup 1
xmit_hash_policy=layer2 0 |

|            | em4   |   


```


存储配置

 

  1.2基本配置:

在FC-SAN存储设备初始化配置以前须要按照方案需求进行规划设计,规划两个LUN,一个LUN提供云主机使用的主存储,一个LUN提供镜像使用的镜像服务器(2T);

一般状况下,FC-SAN存储设备由存储工程师进行初始化配置,包含且不限于如下操做:


1)存储链路联调;

2)存储设备初始化;

3)配置磁盘Raid组;

4)配置存储LUN单元;

5)配置主机组;

6)配置主机组映射; 

 

二、初始化平台


使用谷歌浏览器(推荐Firefox或Chrome)访问ZStack企业版网页控制台:

http://172.16.20.254:5000/ 
 
默认管理员帐户为admin,密码为password。  

进入初始化向导后,请按照初始化指引执行完毕初始化。中间须要添加物理资源,分别是:区域、集群、物理机、主存储、镜像服务器、计算规格、镜像文件、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  

1)添加SharedBlock主存储 

2)加载VDI组件;

使用上传工具将winSCP将VDI组件包下载后放置 /opt/zstack-dvd/目录下面;

而后使用putty、CRT和MobaXterm等软件经过ssh登陆管理节点;

直接启动VDI组件


[root@172-20-14-32 zstack-dvd]# zstack-ctl vdi_status

VDI UI status: Running [PID:65163] http://172.20.14.32:9000


查询VDI组件状态是否Running;

[root@172-20-14-32 zstack-dvd]# zstack-ctl vdi_status

VDI UI status: Running [PID:65163] http://172.16.20.71:9000

此时说明VDI已启动完成;


3)建立VDI帐户

登陆ZStack管理账号,在主菜单,点击平台管理 > 用户管理 > 帐户,进入帐户界面,点击建立帐号,输入规划的用户名和密码:

4)修改系统全局设置

使用VDI功能,管理员需进行相关系统设置,包括:
 
修改云主机控制台模式为SPICE;
 
修改云主机显卡类型为qxl;

建立集群时填写已部署VDI网络CIDR,实现VDI网络与管理网络分离;
 
根据实际带宽状况和客户端解码能力选择VDI Spice Streaming模式,实现流传输调优。

修改云主机控制台模式为SPICE:

修改云主机显卡类型为qxl :

根据实际带宽状况和客户端解码能力选择VDI Spice Streaming模式,实现流传输调优,选择filter便可:

5)建立VDI集群和网络

在ZStack私有云主菜单,点击硬件设施 > 集群,进入集群界面,点击建立集群,进入建立集群界面,若是已部署VDI单独使用的网络,可直接将其填写到ZStack中,实现VDI网络与管理网络分离。如不填写,VDI将默认使用管理网络。 


6)为VDI帐户建立云主机,并建立云主机计算规格,方法与建立云主机相同,但在选择网络和集群时要选择VDI集群和网络:

7)更改云主机全部者为VDI帐户 

8)使用vdi账号登陆系统,进行管理<http://172.16.20.71:9000 >  

9)为VDI云主机安装加强工具(TOOLS),这样能够很好的支持驱动,提高体验效果;

<ZStack_VDI_Pkgs.ISO>  


登陆到SPICE云主机,在guest_tools目录中找到spice-guest-tools.exe,双击以安装,而后重启该云主机便可。 

到此整个VDI云桌面已安装完成了,下面将进行终端访问;作到这里其实仍是比较顺利的,整个过程也就2小时吧;

10)PC电脑端链接SPICE云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72.16.20.71:9000并使用建立的vdi账号登陆系统,点击链接后会下载console.vv,经过客户端软件virt-viewer打开该文件登陆云桌面,便可以啦:  

11)第三方客户端链接ZStack VDI管理平台

使用JYOS-TC-3.2-201811202038-x86_64-DVD.iso镜像,按照安装C74方法同样将华为瘦终端进行格式化安装成杰云终端系统;

效果以下:

12)新建ZStack链接

在链接类型页面点击新建ZStack链接图标,弹出新建页面,可参考如下示例输入相应内容:

链接名称:输入链接名称,惟一标识该链接,不能重名

服务器地址:输入远端Windows主机或虚拟机的IP地址

用户名:输入ZStack桌面用户的用户名

密码:输入ZStack桌面用户的密码

注:用户名和密码在勾选记住帐户信息时生效,填写该信息可用于自动登录远程链接ZStack。

13)设置终端盒子的IP地址,此地址为ZStack管理地址段,或路由可达的地址段,便可,建议设置静态IP:

14)总体结束完成,效果图以下: 

 

测试总结

从整体上看,这次VDI环境部署和测试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简单    

支持云主机的批量(生成,删除等)操做,提供列表展现和滑窗详情,虚拟机桌面可批量建立,从而适应大规模批量更新,设计精良的专业操做界面,精简操做实现强大的功能。

二、快速

底层安装和搭建单台基本只须要30分钟完成,我3台轮流进行基本1小时完成所有从裸机到云平台的安装部署

三、可备份与恢复

每一个桌面均可以随时制做快照以保存重要数据,当用户系统或数据发生意外时,能快速恢复至上一时间点;

四、运维简单

当办公人员报告事故时,管理员只须要远程操做便可,无需到达现场进行处理,而且可以随时查看每一个云桌面、物理服务器的负载状况,从而对人员的使用状况获得了解;

五、流畅性

测试云主机配置为2核4G内存100G硬盘,安装win7 64位系统,打开word2007文档速度基本在2s左右;打开淘宝等网站基本在2s左右;

六、架构灵活

可根据用户实际环境任意组合、可与服务器虚拟化共同部署、无硬件捆绑、避免厂商绑定、也能够根据应用场景与网络环境灵活配置链接协议、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以上是我此次环境搭建的过程和测试结果,谢谢你们。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