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查看电脑里的图片时发现了这组图片,是关于解决安装IIS后出现HTTP500内部服务器错误问题的一组捕捉图片,应该说我安装IIS也有好屡次了,每次安装完后都要出现这个问题,奇怪的是,虽然是同一个问题,但是解决的方法却各不相同,当时有想写下来的想法,因此去年在操做的时候把过程捕捉下来了,后来不知怎么把这事忘记了,既然今天又把它从新翻出来了,那待我好好想想把它写下来吧。呵呵~因为时间长了有点忘记当时的操做过程了:
记得当时想在电脑上浏览本身作的一个小网站,由于电脑重装了系统,之前装好的都没了,因此必须重装IIS(那时装的是5.1版)安装好后先看了几个静态的html网页,显示正常,再浏览网站文件夹里index.asp,打开来的是下面(图1)那个界面,
这是友好提示的http错误信息,若是打开IE,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取消"显示http友好错误提示\"的复选框,网页会显示下面的出错提示:
Server Application Error
The server has encountered an error while loading an application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your request. Please refer to the event log for more detai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the server administrator for assistance.
(大体意思是:服务器应用程序错误——该服务器遇到一个错误,同时装载在您的请求处理的申请。请参阅事件日志的详细信息。请联系服务器管理员求助!)
因而我打开事件查看器,查看日志见不少MSDTC服务和设备的错误,错误日志以下(图2)
根据在网上资料判断是账户不一样步引发的,因而按以下步骤来同步密码:
1)右键单击 个人电脑---->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
右键单击 启动IIS进程账号 IWAM_**** (注:****通常是计算机名)点击设置密码,设置为一个你想要的密码。
2)同步IIS 配置数据库密码:
此处命令有二种,一种能够查看密码,一种是修改密码:
a.你能够利用查看密码命令查看 IWAM密码,而后把第一步中用户IWAM密码设置为与 查看到的IIS配置数据库密码 同样
b.也能够利用修改密码命令把IIS配置数据库密码修改成密码。
在获取密码的时候若是显示的结果密码为“******”应当修改Adsutil.vbs文件,修改方法:在c:\inetpub\adminscripts 找到adsutil.vbs (根据装系统时设定的不一样,有的路径可能不同)以下(图3)
用记事本打开此文件 查找 IsSecureProperty = True (注意=先后各有一个空格
),将 IsSecureProperty = True 改成 IsSecureProperty = False 保存关闭。 以下(图4)
而后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 打开命令行工具
先输入 cd c:\inetpub\adminscripts
获取 IWAM 账户密码命令: cscript.exe adsutil.vbs get w3svc/wamuserpass
获取 IUSR 账户密码命令: cscript.exe adsutil.vbs get w3svc/anonymoususerpass
输入以上命令,按回车可分别查看IWAM和IUSR的密码。
如今来把密码修改一致:
修改 IWAM 账户密码 cscript.exe adsutil.vbs set w3svc/wamuserpass "password"
修改 IUSR 账户密码 cscript.exe adsutil.vbs set w3svc/anonymoususerpass "password" 以下(图5)
password 设置为你想修改的密码,即与第一步中你设置的用户IWAM _****的相同,按回车便可修改完成。
这里必定要注意:w3svc与wamuserpass之间的杠是/而不是\,不然会出错。
而且还要注意:修改密码前请必定中止全部的Internet信息服务,不然后面可能会出错,而且IWAM账户可能会被锁定。
如何中止?打开计算机管理,在Internet信息服务上单击右键,选择从新启动IIS服务,在选项中点中止IIS服务,肯定便可。
3)更改组件服务中的密码
开始--->程序--->附件 打开命令提示符
先输入 cd c:\inetpub\adminscripts
而后输入 cscript.exe synciwam.vbs -v
系统会以下(图6)提示:
而后只要运行了一下iisreset重启IIS就能够了。
可是我这里最后一步提示8004e00f的错误,此错误是MSDTC服务不正常形成的,解决方法:一、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组件服务,发现“个人电脑”有向下的红色小箭头,再点击它下面的“com+应用程序”文件夹的时候,提示以下(图7)
二、进入事件查看器(图8),打开这4个错误日志来看,发现msdtc服务没有正常启动:
4个错误日志详情以下:
事件类型: 错误
事件来源: MSDTC
事件种类: 服务
事件 ID: 4163
日期: 2009-8-20
事件: 13:24:42
用户: N/A
计算机: xxxxxxx
描述:
找不到 MS DTC 日志文件。在确认全部由 MS DTC 协调的资源管理器不具备“不肯定”状态的事务以后,请运行 msdtc -resetlog 建立日志文件。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在 http://go.microsoft.com/fwlink/events.asp 的帮助和支持中心。
事件类型: 错误
事件来源: MSDTC
事件种类: 磁盘
事件 ID: 4185
日期: 2009-8-20
事件: 13:24:42
用户: N/A
计算机: xxxxxxx
描述:
MS DTC 事务管理器启动失败。LogInit 返回错误 0x2。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在 http://go.microsoft.com/fwlink/events.asp 的帮助和支持中心。
事件类型: 错误
事件来源: MSDTC
事件种类: 设备
事件 ID: 4112
日期: 2009-8-20
事件: 13:24:42
用户: N/A
计算机: xxxxxxx
描述:
没法启动 MS DTC 事务管理器。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在 http://go.microsoft.com/fwlink/events.asp 的帮助和支持中心。
事件类型: 错误
事件来源: COM+
事件种类: (98)
事件 ID: 4691
日期: 2009-8-20
事件: 13:24:42
用户: N/A
计算机: xxxxxxx
描述:
运行时环境没法初始化支持事务处理组件所需的事务。请确认 MS-DTC 正在运行。(DtcGetTransactionManagerEx(): hr = 0x8004d01b)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在 http://go.microsoft.com/fwlink/events.asp 的帮助和支持中心。
三、删除注册表中的键:点击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后肯定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删除下面三个键,路径以下
·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DTC (图9)
·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MSDTC (图10)
· HKEY_CLASSES_ROOT\CID (图11)
四、中止MSDTC服务:net stop msdtc
五、卸载MSDTC服务:msdtc -uninstall
六、从新安装MSDTC服务:msdtc -install (图12)
七、确认在事件查看器中msdtc服务已经正常启动,这步很关键,若是没有,从新启动下电脑看看,如今进入组件服务,“个人电脑”上的红色小箭头没有了,能够打开“com+应用程序”只是打开后没有看到如下的三个组件:
IIS In-Process Applications (IIS 进程内应用程序)
IIS Out-of-Process Pooled Applications (IIS 进程外应用程序)
IIS Utilities (IIS 实用工具)(图13)
这是服务器系统中的ASP相关组件(com+组件)出现了问题,我有几回安装IIS后发现问题查到这里看到是一个或二个,没有完整的三个,既然是不全的,那必须删除这剩余的组件,有时会删除不掉,那须要先将属性里的高级中“禁止删除”的勾选取消后再来删除。删除后再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
“cd %windir%\system32\inetsrv”字符串命令,单击回车键后,再执行
“rundll32 wamreg.dll,CreateIISPackage”命令,接着再依次执行
“regsvr32 asptxn.dll”命令,最后输入
“iisreset”命令,从新启动一下计算机操做系统后就可看到完整的com+组件了(图14)
这也就说明IIS服务器能正确响应ASP脚本,这时再打开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默认网站下打开ASP页面会发现能够正常访问了。
安装过好屡次IIS,发现操做步骤就是上面这几个,不过不必定要按上面的顺序来,只要能把这几个步骤都作一遍了,基本上也就能正常浏览ASP页面。(在网上看到关于HTTP 500 内部服务器错误的资料不少很杂,看得人头昏眼花的还没明白个因此然,因此我把它概括出来但愿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