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 Linux 学习者来讲,了解 Linux 文件系统的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html
由于在 Linux 中一切皆文件,能够说只有深刻了解 Linux 的文件系统,才会对 Linux 有更深入的理解node
Linux 文件系统采用 树状结构,由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FHS) 肯定文件目录的命名规范以及存放标准网络
另外,在 Linux 中 没有文件拓展名的概念,可是可使用 file 文件名称
命令确认文件类型框架
换句话说,在 Linux 下命名为 test.txt 的文件不必定是文本文件,它也能够是其余各类类型的文件编辑器
Ext3 是当前 Ubuntu 系统默认的文件系统,当 Linux 将硬盘格式化为 Ext3 后会将硬盘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学习
- Boot Block:包含系统启动程序
- Super Block:记录文件系统的配置格式
- Data Block:数据的实际保存区 (文件由串连的 Data Block 组成,每一个 Block 的大小在安装文件系统时决定)
- i-node:每个 i-node 用来记录一个文件
通常状况下,Linux 的默认目录结构 以下(以 Ubuntu 系统为例):code
- /:位于最上层的根目录
- /boot:包含系统启动时所需的核心文件
- /bin:包含通常用户经常使用的系统命令,如 cat、date、echo 等
- /sbin:包含超级用户使用的系统管理命令,只有超级用户才有权限执行此目录下的命令
- /usr:存放用户使用的绝大部分用户命令以及应用程序信息
- /lib:执行 /bin 和 /sbin 目录中的二进制文件时所需的共享文件库
- /lib64:64 位系统支持库
- /dev:存放接口设备文件,该目录包含了全部在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如 IDE 设备、SCSI 设备等
-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如网络配置文件、用户信息配置文件等
- /home:通常用户主目录,每建立一个通常用户就会在此目录下产生一个该用户专用的主工做目录
- /root:管理员主目录
- /proc:保存系统运行(内核)与程序执行(进程)的信息
- /run:保存从系统诞生到当前状态的系统信息
- /sys:记录与系统核心相关的信息
- /mnt:各项设备文件默认的挂载点
- /opt:提供空间较大的应用程序软件包保存空间
- /tmp:存放临时文件
- /var:保存具备可变性质的程序文件
- /srv:包含系统存储服务的相关数据
- /lost+found: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遗失的片断将放置在此目录下
- /snap:Snap 应用框架的程序文件
【Linux学习笔记相关文章】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