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渴望成为顶尖网络技术人才、并但愿靠技术能出人头地的人来讲,取得CCIE——思科认证网络互联专家证书多是最佳选择,同时也最具挑战性。近年来国内经过CCIE的人数快速增加,然而,因为CCIE考试的难度,能考取CCIE认证的人仍是极少数的。
■ 光芒后的汗水
于梅贞是思科的员工,她从一名普通的前台成长为怀揣CCIE认证的思科网络工程师,这一经历令全部认识她的人都感到惊讶和艳羡,并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于梅贞大学读的是医科,没有任何计算机方面的教育背景。
回忆起本身当年对学计算机人士的仰慕,于梅贞非常感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就是高科技的表明,在大学这是至关热门的专业,我很是羡慕那些有机会接触这门学科的人,几乎是带着崇敬的目光去看那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也很想从事高科技领域的工做,能受到这样的尊敬。”
于梅贞说,她对计算机的兴趣就是从这样一个单纯的愿望开始。1996年2月,于梅贞之前台接待员的身份加入思科。在当时,网络表明更前沿的技术,而思科又是这一领域的领军者,于梅贞常常会被周围浓郁的技术氛围所感染,融入其中的念头愈来愈强烈,因而开始了她在IT职业认证道路上的求索。
于梅贞先是利用工余时间学习并经过了微软MCSE认证。这激发了于梅贞实践的信心,她在平时工做中很积极地参与公司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并且渐渐从普通的前台接待转为主要负责办公室的IT技术支持工做。
机遇老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9年2月,思科公司上海分公司要招一名IT工程师,于梅贞在老板和同事们的大力推荐下,成功地实现了转行。但思科的IT工程师主要是作内部信息系统的维护,不太涉及网络。于梅贞不知足,因而她又开始了思科CCNA课程的学习,通过两个月的系统准备,1999年9月,于梅贞顺利经过了CCNA考试。
说起这段经历,于梅贞认为本身是幸运的:“同别人比,我在工做中也能接触到许多网络设备,并且周围有不少同事都是个人好老师。”缺少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教育背景给CCNA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极强的自学能力和思科得天独厚的网上资源使CCNA的学习成为可能,这也是于梅贞在其后能取得更大成就的基础与缘由。
1999年末,于梅贞又一次面临好机会的垂青。思科公司北京分公司招网络工程师,这但是于梅贞求之不得的职位,通过了一轮轮考核,于梅贞终于如愿以偿。
成为网络工程师后,于梅贞感到本身的知识急需补充。向CCIE冲刺,就成为萦绕于梅贞的又一大愿望。她把目标直接锁定在CCIE,而跳过了CCNP认证。但学习过程还是按部就班,于梅贞找齐了CCNP的四大本教材,并从网上打印了一大堆有关技术资料,挤出业余时间进行研读,准备了近4个月,2001年8月,她一举经过了CCIE笔试,得到了参加实验考试的资格。
实验是CCIE难度最高的考试内容,被考生称之为魔鬼测试。只有经过实验考核,才能成为真正的CCIE。于梅贞用了接近半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实验项目,2002年10月中国CCIE精英团又加入了一名新成员,她就是于梅贞。
已成为CCIE的于梅贞,认为思科的网络认证对本身很是有帮助,它不只使本身被同事更加承认,并且确实提升了本身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本身更有自信地对待工做和生活。
■ CCIE考试有多难
了解CCIE的人都知道,它的认证考试包括两小时笔试资格考试和两天的实验考试,考试难度和费用都很高。笔由于思科特别重视认证人员的实践能力,因此实验考试也就格外难。
天津大学网络技术学院老师李津,2000年经过了思科CCIE认证。他回想当时实验考试的状况说,实验室考试第一天会给考生一大堆设备和一个建网需求,要求考生把网连起来并使它正常工做;次日,考官会故意破坏你的网络,考生要用学来的技巧和工具查出故障并加以解决。
据思科统计,实验考试平均2.6次经过。李津花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也是考了三次才经过。他回忆到:“实验考试不一样于笔试,它没有任何的参考,须要的是考生可以在短期内充分学习、解决存在的问题,还须要在高强度的、紧张的考试压力下,保持好良好的心态和体能,缺一不可。”能够这么说,两天的实验考试不只模拟了真实的网络环境,而且模拟了真实的生活环境。
多位参加过思科培训和认证考试的人,他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由于思科的资料都是英文,尽管目前有不少的翻译资料,可是每每会有一些错误,因此建议必定要把英文学好;2、学习不能拘泥于一种方式,好比就学习一本书,效果确定很差。应该多学几本书,比较着同一知识点学习效果才会更好;3、学习方法很重要,注重培养本身的能力,找资料、本身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勤于发问,由于考试灵活机动,只有依靠本身的能力。
然而千辛万苦经过CCIE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CCIE认证资格是个动态衡量的荣誉标准,为了保证每位CCIE都能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CCIE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