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你们都被《北京龙泉寺:最强科研组织!扫地僧点化微信之父,清华北大学子排队出家》这篇文章刷屏了。不管是「微信之父」张小龙闭关修行,仍是北大清华中科院的硕士生、博士生义工,亦或是「贤二」这个智能机器人,他们都深深地触动了咱们的心里。php
2016 年 4 月 2 日,北京优伯立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优才学院、OneAPM 联合组织了一场龙泉寺静心之旅,参与人员都是互联网 IT 界的精英。互联网环境浮躁,不少从业者长期处于沉闷的工做环境,内向不自信。在参加完活动后,他们与以前的本身有什么不一样,又有什么特别的感悟呢?让咱们一块儿聆听他们的心里最深处的声音吧!程序员
备注:如今,移动精英开发俱乐部已经跟这个国内最强的科研组织实现了「对接」,咱们会按期邀请俱乐部中的会员参与龙泉寺举办的各类修行活动。若是你想去龙泉寺去体验一次「静心之旅」,洗涤一下稍微有点疲倦的心灵。那么赶快加入咱们吧!安全
在本次讨论中,蔡学峰师兄激情昂扬,不但说出了对这次活动的感悟,还细心的为你们总结了这次活动的主要流程,以及一些主要的内容,如下图片中,白板内容为蔡学峰师兄总结,感恩蔡学峰师兄。微信
##一句话阐述,对本次活动的印象3d
优伯立信CEO-罗飞-主持人:清明节,咱们爬山进寺、烧香拜佛、祈福亲朋、诵经祷告、抄经传德、行禅静心,感恩各位师兄。blog
孙文正:四更已过,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一心念佛。游戏
徐经纬:对佛有了新的认识。图片
周双双:由于没有住在寺庙里面,小小的遗憾。
资源
贾文泽: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众生愿成佛。开发
侯明智:很强的仪式感。
马玉凤:心静如水。
宋文:初次接触佛学,感受佛学层次高于理想。属于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感受能够净化心灵。
徐经纬:山上像是另一个世界,人们都很热情,很谦逊。确实能够净化心灵。
孙文正:刚学佛的和学佛二十年的外表看有区别吗?没有区别。
罗飞-主持人:热情,谦虚,有时候,山上的人都乐于帮助人,有事情若是实在不能帮,他们会十分真诚地道歉,弄得咱们本身还很很差意思。
郭亚:很放松,能够暂时告别这匆忙的世界。
牛龙:颇有规律的生活,那片净土对于咱们这些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讲就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在那里你能够忘却一切烦恼,每日吃斋念佛,摒弃一切杂念,没有了那么多追求,心态天然而然就放松了不少!
蔡学丰:我学会了专一,不,是从新学会了专一。
孙文正: 觉知。
职通磊:起居规律了,上山前基本一点睡觉八点起床,如今十一点睡觉,六点起床,更重要的是,对佛学有了新的认识。
##对佛学有什么新的认识? 孙文正:对佛教的误会偏见少一些,之前以为不劳动还有房子和吃的,还鄙视他们。
杨天飞:回来后,我给我同事和朋友说了好多法师给我讲的,以及一些静心的方法。
周双双:某些道理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诚实反应。
袁仕崇: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谭鄱仑:这两天对「活在当下」感觉比较深。
马玉凤:佛,不仅是烧香拜佛。
牛龙:生老病死,顺其天然,无需追问佛在哪里,佛就在心中!
罗飞-主持人:佛学,也教你们,活在当下!
郭亚:以前认为佛学是迷信,如今认为佛学是信仰,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杨天飞:同感,昨天看了《深夜加油站碰见苏格拉底》,感受应该再深刻了解一下。
Longway:佛学博大精深。
##行脚禅的感悟 罗飞-主持人:如今还很难达到一直专一于脚下。想不断训练,之后能这30分钟都能专一于脚下。
王红:从山上下来心里平静了不少。
周双双:腾出来小部分时间让本身静静也不错。
孙超凡:从山上下来以后,失眠好了不少,之前总感受睡不踏实。
孙文正:走路时把脚趾抓起来。我感受容易专一一些。
郭亚:以前干什么事,都是特别急,走路快,吃饭快,如今慢了许多。
王红:回归最原始的生活方式。
孙文正:就好像双手合十的时候,五指收紧更容易不散乱。
彩红:在行脚禅的时候刚开始还能专一在脚上,走几分钟就分散了,开始看人看景,开始胡思乱想。在山上周边分散的事物相对还不多,要把分散的思惟拉回来才行。须要不断修行,专一作一件事。
王红:行脚禅就是走路的时候专一于脚下。
罗飞-主持人:凤凰岭的早上也是很美,在行脚禅的时候,不少同窗都被美景吸引了。
孙超凡:那个塔是什么?
Shawn:在那睡的安心。
罗飞-主持人:塔是龙泉寺第一代老和尚的塔,好像法号叫继升,先祭拜继升老法师,再行的脚禅。你们还有什么行脚禅的感悟没有?下山后,法师教咱们搓脸,感受特别的放松。而后咱们在西跨院的时候,龙泉就出水了。
杨天飞:这几天天天都在练习行脚禅,感受内心平静了好多。饭量也少了些。
蔡学丰:提-跨-落-压。我在抄经,能静心,昨天抄了三页了凡四训。
zr@doremi:修身养性。
周双双:腹式呼吸。
孙文正:我是发心不吃肉了。
蔡学丰:个人饭量也小了,并且尽可能避免吃肉。
小文php:下山几天都在吃素感受身体轻松了好多。
杨天飞:我也是,今天还劝同事也别吃肉了。
袁仕崇:感受,遇事能平静下来了。并且以前,不少问题,不少执着放下了。
职通磊:喜欢上了素食。
王谋林:须要一种使命感,发愿去作一件事情。
罗飞-主持人:对于烧香拜佛的理解,我和周杨师兄,孙文正、孙亚楠 最后交流后,有新的理解。
周杨师兄说了学诚法师回答网友的话:
法师问网友:人们打篮球是为何?
网友回答:为了锻炼身体。
法师说: 人的身体须要锻炼,那么心灵须要锻炼不? 烧香拜佛 锻炼人>的敬畏心、虔诚心等。
网友问: 我本身保持这样的心就好了,为何还要弄个佛像?
法师说: 那你锻炼身体,用手拍就好了,为何要弄个球呢?
徐经纬:我也以为比以前轻松了好多,内心的大石头本身碎了
卢明明.贤美:强烈推荐纪录片《玄奘之路》!
罗飞-主持人:你们继续说说,在行脚禅的时候都有什么感悟呢?
周双双:专一于本身当前走的每一步,不要胡思乱想,你会忘记烦恼。
杨天飞:在于当下啊!
王谋林:一念。
孙超凡:专一练习起来真不容易。
罗飞-主持人:我天天早上从家里步行去公司,之前要走20分钟 ,之前走得很快,一边走一边想事情,感受天天从早上开始就很累。而如今,我天天去公司要走30分钟了,比之前走的慢一些,用行脚禅的方式走,感受特别舒服,早上是放松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是累的。
孙文正:师兄行脚禅时还能保持腹部呼吸吗?
胡思扬:看到参加的同窗体验了抄经,刚好有篇这个方面的学诚法师答疑,分享给你们。
周双双:晚上在去农家院的那条小道上走着,一边欣赏山下灯火辉煌的夜景,一边欣赏夜色中宁静的凤凰岭,真是感受山下的一切与本身无关了,很安静,很好。
蔡学丰:我发现我心乱了,想拍,又想收心,再想行脚禅的机缘多,美景的机缘少,那我赶忙拍了收回心。
##第一天晚上和贤颂法师交流的感悟
罗飞-主持人:第一天晚上和贤颂法师交流的感悟,当时提问的师兄有哪些?
孙文正:我问的是:管不住本身怎么办?
蔡学丰:我一直纠结于来世往生对不对……我相信佛家所说的七苦五毒,但不相信来世往生……因此我想问的是,「我可不能够信大家」?
马玉凤:不要不要太执着。活在当下,至于来世此生,作到心安理得总会有始有终。
孙文正:以智慧剑断烦恼丝。
Isma‘il:其实真正觉悟就是无我,可是咱们都是自我为中心。我以为没有信仰的人,就是未开化的人。
Shawn:人仍是要有信仰。
罗飞-主持人:贤颂法师告诉咱们,人的烦恼都是由于有分别心,也告诉了咱们为何和尚要剃光头。
王谋林:看了「和平战士」,感悟就是作本身热爱的事情就能够,把杂念去掉。
蔡学丰:没必要拘泥于来世往生存在不存在,活在当下就好。
周双双:但人性是人更喜欢得不到的,当下是已经存在的。
彩红:贤颂法师那天的分享,我回来在车上还在想,分别心是全部痛苦的根源。
蔡学丰:贤书法师还说,佛家是超脱于二元对立的,我很认同,很欢喜。七苦之一就是求不得。
胡思扬:在大愿的背景下,活在当下。
周双双:学会知足惜福吗?
蔡学丰:我是2008年,特别累的时候,念起了一句话「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今后放下了不少东西,开始解脱。
罗飞-主持人:我总结一下我和贤颂法师的交流, 问了他三个问题 。
1,贤颂法师说的分别心,个人一样的理解是贴标签,世间的人都有贴标签的习惯, 好比一我的咱们第一次和他接触后感受他执拗,那么就给他贴了一个执拗的标签, 下次即便有建议也由于之前以为他执拗,不会给他提建议,但有可能咱们提的建议此次他是会听的。咱们应该撕下对别人的标签。
人不只会对别人贴标签,还会给本身贴标记,要给本身作包装,别人可能才愿意和咱们交流。世间人们的交流不能像佛学那样随缘,不会只是由于缘份今天遇到了就愿意和你交流,你往本身身上贴标签,让别人知道本身是技术大牛,本身人脉广、有资源,别人才愿意和你交流。
我问了法师,怎么解决这样的现象,如何才能不往本身身上贴标签就能和别人交流?
法师说,咱们给别人贴标签,你就永远也贴不到别人身上。到最后都是贴到你本身内心边了。全部的这些所谓的标签,就是你本身内心面对别人的一个认识。别人在你内心面的一种状态。它不是说这我的真实的状态。这个所谓的标签就是人的一个念头。你要想比较好地跟别人去沟通,就要把本身这样的念头给放下。而后另一位师兄告诉我,人的交际数量有限,要用贴标签的形式分辨人 ,身边可能会有几个好朋友,不用贴标记就够了。
2,法师说,佛学的修行就是让人的心灵更加的清醒。清醒的人是记得前一天作过什么事情的,而糊涂的人下午可能就不记得上午作过什么事情了。当咱们心灵修行到必定程度,心灵愈来愈清醒,甚至能记得前世经历的事情。有些新闻报道是报道过这样的人的。
针对法师说的清醒的感受,我提了一个问题:佛学中说人生就是梦,我发现把人生理解成梦后就不会以为事情重要,不会由于重要的演讲而紧张,不会感到压力,这种感受很好,但我发现把人生当作梦后不是感受到的清醒,而是感受到的平淡和模糊。 如何让生活清醒起来?
法师说:每一个人都能觉知,要先觉知了才能觉悟。咱们都能感觉到本身的感受,提高本身的觉知后就会感受到清醒。
法师说的这点对我启发很大,我知道之后应该怎么去作了。第三个问题问了两个法师都没有回答了,不说了打字好累。
在次日的活动中,你们先去体验抄经,驱除杂念,平静心里,只把注意力放在手中所握之笔上,再无那些烦心的事情,周围很安静,心里更平静。
体验出坡,明白不劳不食,学会惜福。在整个出坡的过程当中,你们既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也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在不影响劳动的状况下,一块儿聊天,一块儿笑。
次日下午和贤书法师交流的感悟
罗飞-主持人:贤书法师圆珠笔的举例,你们有何感觉?
Shawn:四大皆空。
Isma‘il:咱们认为全部真实的事情都是虚幻。
杨天飞:万物本性。
蔡学丰:它真实存在,只是到了你这里,是投影而已。
Isma‘il:生活就是幻觉。「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爱因斯坦。意识是永恒的,其余都是虚幻。
卢明明.贤美: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孙文正:借幻修真。网游里是假的,可是体现的人心是真的。管他真真假假,当以自心为真。世界不是惟心的也不是惟物的。是惟识的
蔡学丰:是的!就像贤书法师答男友的那个问题,他是你男友只是他在你这里的一个投影,而不是真正的他本身。前几天我还在跟朋友说,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微不足道,你是世界的一个节点,如此而已。
周双双:对现实的本身有帮助就好
Isma‘il:认识是有界限的,时间,空间都是有界限的,而真正的主宰是无界的。
王谋林:我看到原子笔为有,若是我看到电影中的原子笔呢,是否也为有呢?由于缘起,咱们认识了「有」,若是跳出来,站在另外一个世界来从新看待,是否能看为「无」呢?
许刚:最大收获是心里安定,不为外物所过于影响,平时咱们老是忙碌,总以为时间不够用,总以为不作事情就紧张。这些都源自于咱们本身的不安定,恐惧,惧怕,担忧,咱们没有停下来思考自我,要反思,本身追求的什么,本身要付出的是什么,本身对本身确定和认同。
第二个,克制,生活的克制,程序员加班多,对身体很差,也暴食暴饮,熬夜做息,要克制;
第三,最大感觉是善意,寺庙的每一个人你都能感受到善意,善意让人平静,善意解脱痛苦,善意让你们和气,这也是佛。
Isma‘il:在这个世界上,你我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玩游戏,经过游戏考验咱们的意识。当游戏结束后,带着你的意识进入下一个环节。世界对你来讲消失了。而你的意识还在?
王谋林:思考时从更大的维度,从更大的时空来看待,有化为无,看清本质;行动时反过来,作重要的小事。
周双双:不须要防备什么,会感到比较安全。
许刚:对任何事情都善意,咱们就不会发脾气,也是一我的慢慢成熟。
孙文正:我看过一个问题,佛这么厉害,让佛教化众生多好,要菩萨作什么?
Isma‘il:跟柔弱胜刚强,刚而易折的道理同样。
孙亚楠:善意不表明没脾气,
许刚:不能用推理来解读,这个说不清楚的,用这个来平静本身心里,不那么浮躁。
孙文正:由于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的。佛有慈眉善目,也有怒目金刚,为方便故,利益十方有情。
东紏西紏:宗教信仰都传播爱。佛家注重我的修行、基督教注重博爱
许刚:我以为法师就是心理医生,真正的答案还须要咱们本身追寻。
孙文正:建议了解四分部: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您说的标签自己只是见分。是您的相分托着见分生起了差异心。您如今透过思考运用自证分自我分析。
##总结一下佛门礼仪
罗飞-主持人:咱们总结一下在山上学到的佛门礼仪吧。首先,无论男女老幼统称「师兄」。这是龙泉寺独有的,仍是全部寺庙都这样?
王谋林:师兄和吃饭止语,道家也是如此。
孙文正:排班止语、吃饭止语。
罗飞-主持人:晚上9点睡觉,早上4点起床 。
罗飞-主持人:吃饭 晚饭叫「药食」, 午餐和早餐叫什么呢?
孙亚楠:「过堂」,或者「用斋」
罗飞-主持人:住宿的地方 叫「寮房」 。
孙文正:我们穿的衣服叫什么?法衣?
孙亚楠:海青。
大朋朋 :佛家除要求人们戒杀吃素外,还认为早饭是天食,中饭是人食,晚饭是鬼食。 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不妨碍修行,佛家还要求人们过午不食。
罗飞-主持人:佛家认为是人生病了才吃饭,吃饭是为了治病,不能对吃饭有太多贪欲。(生饿病了,治疗饿病)
钱进:建议你们有空仍是看看宗萨仁波切写的《正见》,很是通俗易懂的入门佛教书,但绝对是经典,特别适合程序猿看。
」佛门里面作事以前要「念经」,那个是否是叫「缘念」? 作事以后要「念经」,那个叫「回向」。
钱进:这些都是表面的皮毛,《正见》直接讲的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汉地的佛教传承断了几十年,太惋惜了,最完整传承下来的就是藏传佛教。我学了4年,发现本身刚到佛学这座大山的山脚下。
罗飞-主持人:好的,看看《正见》。钱师兄对佛教研究很深呢。佛学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法师也说要把东西都学会要25年。
午夜修铃:寺庙很神奇,以前去白马寺,虽然在城市,可是一旦进去了,感受很宁静。
罗飞-主持人:总结一下,我此次上山,理解了觉知,之后要练习个人觉知。
孫濟初:只要不放弃本身,多晚开始修行都不晚。
罗飞-主持人:你们的感悟都不少,感恩你们今天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