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说明了如何利用artTemplate模板引擎开发网站,主要是搭配node.js、express环境进行讲解。同时在文章开头会简单介绍了模板、模板引擎概念,以及artTemplate模板引擎的发展史,比较熟悉模板、模板引擎的读者能够跳过这部分。artTemplate的语法将放在文章最后稍做说明,由于语法不是本文的重点所在,能够参考其它文章详细了解语法知识。javascript
在学习artTemplate模板时,你们天然而然地想到参考artTemplate官方公布的文档,也就是托管在GitHub中的项目的README。然而README中的讲解对于初次接触artTemplate,尤为是对初次接触模板引擎的初学者来讲,略显深奥。本文的宗旨,就是详细地描述出使用artTemplate的具体步骤和作法,使初学者能够迅速地看到使用artTemplate所能达到的效果,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模板引擎做铺垫。html
本文只是将许多参考资料加以整理而已,并不包含全新的思想等。本文中的许多例子,包括文字说明、代码等,也都是引用网络上的现成的。引用较多,在文章最后有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章。前端
模板与模板引擎的概念java
artTemplate模板引擎node
做为前端引擎的artTemplate的使用方法git
做为后端引擎的artTempalte的使用方法(搭配node.js)github
artTemplate搭配express使用web
artTemplate的语法express
模板引擎(这里特指用于Web开发的模板引擎)是为了使用户界面与业务数据(内容)分离而产生的,它能够生成特定格式的文档,用于网站的模板引擎会生成一个标准的HTML文档。模板引擎不属于特定技术领域,它是跨领域跨平台的概念。在Asp下有模板引擎,在PHP下也有模板引擎,在C#下也有,甚至JavaScript、WinForm开发都会用到模板引擎技术。npm
模板引擎按实现方式,能够分类“置换型引擎 ”、“解释型引擎 ”、“编译型引擎 ”三类。
置换型引擎只是将指定模板内容(字符串)中的特定标记(子字符串)替换一下便生成了最终须要的业务数据,它实现简单,但其效率低下,没法知足高负载的应用需求。
模板引擎按运行在客户端仍是运行在服务器端,能够分为“前端引擎”、“后端引擎”两类。
模板引擎可让(网站)程序实现界面与数据分离,这就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良好的设计也使得代码重用变得更加容易。咱们司空见惯的模板安装卸载等概念,基本上都和模板引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模板引擎不仅是可让你实现代码分离(业务逻辑代码和用户界面代码),也能够实现数据分离(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还能够实现代码单元共享(代码重用),甚至是多语言、动态页面与静态页面自动均衡(SDE)等等与用户界面可能没有关系的功能。
artTemplate是一款性能卓越的 javascript 模板引擎。它采用预编译方式让性能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充分利用 javascript 引擎特性,使得其性能不管在前端仍是后端都有极其出色的表现。除了性能优点外,调试功能也值得一提。模板调试器能够精肯定位到引起渲染错误的模板语句,解决了编写模板过程当中没法调试的痛苦,让开发变得高效,也避免了由于单个模板出错致使整个应用崩溃的状况发生。
artTemplate引擎 本来是这本来是腾讯内部公用组件之一,现已在MIT、BSD、GPL协议下开源,广大群众均可以使用了。
artTemplate引擎属于“前端引擎”同时又属于“后端引擎”,还支持预编译。
目前artTemplate的版本是3.0.3,能够从https://github.com/yourcaptai... 得到源码(forked from aui/artTemplate)。
artTemplate做为前端引擎使用,上手特别快。
主要步骤有,下载template.js,制做模板,渲染模板。接下来一一详细说明。
首先须要下载:
template.js (简洁语法版, 2.7kb)
而后是建立一个html文件,好比建立一个名为sample.html的文件。
咱们将在其中嵌入模板。
该html文件能够比较简单以下,在头文件中引用刚刚下载的template.js(注意引用路径须根据你的环境下该文件所存放的路径进行适当调整),而后再正文中放置一个id为content的div标签(也能够是其它块标签),用来存放接下来根据模板动态生成的html内容。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basic-demo</title> <script src=”templat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content”></div> </body> </html>
而后是制做模板:
本例使用一个type=”text/html”的script标签存放模板,<script></script>标签中包含的部分是模板自己,<script></script>标签只是用来存放模板的容器。
将模板内容放到<script></script>标签只是为了容易引用这些模板内容,
后面你将看到不将模板内容放到<script></script>标签中而是在javascript中以字符串的形式存放模板。
<!– 模板 –> <script id=”test” type=”text/html”> <h1>{{title}}</h1> <ul> {{each list as value i}} <li>索引 {{i + 1}} :{{value}}</li> {{/each}} </ul> </script>
这样sample.html将变为以下样子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basic-demo</title> <script src=”templat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content”></div> <!– 模板 –> <script id="test" type="text/html"> <h1>{{title}}</h1> <ul> {{each list as value i}} <li>索引 {{i + 1}} :{{value}}</li> {{/each}} </ul> </script> </body> </html>
而后是渲染模板的工做
即将数据等应用到模板上,以获得最终显示的效果(html文档)。
渲染模板的代码以下:
var data = { title: '标签', list: ['文艺', '博客', '摄影', '电影', '民谣', '旅行', '吉他'] }; var html = template('test', data);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innerHTML = html;
渲染代码中用到了template(id, data)方法,该方法是在template.js文件中定义的。
template(id, data) 方法根据 id 渲染模板。内部会根据document.getElementById(id)查找模板。
若是没有 data 参数,那么将返回一渲染函数。
此时知道为何要把模板放在<script>标签中了吧,由于渲染模板时,template能够根据<script>标签的id来查找模板啦。
这样sample.html将变为以下样子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basic-demo</title> <script src=”templat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content”></div> <!– 模板 –> <script id="test" type="text/html"> <h1>{{title}}</h1> <ul> {{each list as value i}} <li>索引 {{i + 1}} :{{value}}</li> {{/each}} </ul> </script> <!– 渲染模板 –> <script> var data = { title: ‘标签’, list: [‘文艺’, ‘博客’, ‘摄影’, ‘电影’, ‘民谣’, ‘旅行’, ‘吉他’] }; var html = template(‘test’, data);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innerHTML = html; </script> </body> </html>
而后在浏览器中打开sample.html,就会看到由artTemplate根据给定的数据将模板渲染成功的样子了。
http://aui.github.io/artTempl...
artTemplate不只能够做为前端引擎,还能够做为后端引擎使用。
artTemplate是出色的javascript引擎,搭配出色的javascript运行时环境node.js一块儿使用,将会很是顺畅。
因此要求读者需掌握node.js的基础知识。
本小节将详细说明node.js环境下artTemplate的使用方法,包括安装node.js、建立工做区、初始化工做区、使用npm安装NodeJS版artTemplate、建立http服务器框架、编写artTemplate模板、渲染模板
安装node.js 和 npm
可参考官方文档: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安装最新版的node.js时会自动同时安装npm。 此处读者需掌握node.js和npm基础知识
建立工做区
建立工做区,就是指定一个空文件夹,做为工做区。 假定咱们的工做区的目录名叫“myWork”,MS windows操做系统下,能够放到公共文档目录下“C:UsersPublicDocumentsmyWork”,Linux等操做系统下请自行在可用的目录下建立“myWork”文件夹。
而后进入工做区,即进入“myWork”文件夹。
初始化工做区
进入工做区,即进入“myWork”文件夹,而后执行如下命令,依据提示填入信息便可。MS Windows下可在命令行工具中进行。Linux下请注意确认是否须要root权限。
此处读者需掌握node.js和npm基础知识
npm init
执行完毕后,工做区下会出现一个package.json文件。
使用npm安装NodeJS版artTemplate
此处读者需掌握node.js和npm基础知识
进入工做区,即进入“myWork”文件夹,而后执行如下命令。MS Windows下可在命令行工具中进行。Linux下请注意确认是否须要root权限。
npm install art-template --save
执行完毕后,工做区下会出现一个node_modules文件夹。
建立http服务器框架
而后咱们建立一个最简单的http服务器框架。
此处读者需掌握node.js和npm基础知识
进入工做区,即进入“myWork”文件夹,而后执行如下命令。MS Windows下可在命令行工具中进行。
而后新建文件:server.js
编写代码以下: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os = require(“os”);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uest, response) { console.log(“New request arrived.”); response.end(); }).listen(3000);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listening on port 3000….”);
在Windows命令行下,进入工做区,执行 node server.js ,服务器就启动了。
此时在本地机器上使用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3000将不会收到任何返回信息,不过服务器端的命令行工具上会显示“New request arrived.”字样。
按Ctl+C退出服务器
编写artTemplate模板
在工做区下,建立index.html,并将以下代码输入index.html,并保存。
其中<ul>标签中的内容,就是模板代码。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模板</title> </head> <body> <div id=”main”> <ul> {{each list}} <li>编号:{{$value.id}} 姓名:{{$value.name}}</a></li> {{/each}} </ul> </div> </body> </html>
渲染模板
如今,咱们要改造刚才建立的建立http服务器框架。在response.end()调用以前,加上渲染模板的代码,使得服务器框架代码变为以下的样子。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os = require(“os”);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uest, response) { console.log(“New request arrived.”);var template = require(‘art-template’); //数据 var data = {list: [{id:’1′, name:’张三’}, {id:’2′, name:’李四’}]}; //渲染模板 var html = template(‘./index’, data); response.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html”}); response.write(html); response.end(); }).listen(3000);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listening on port 3000….”);
还记得template(id, data)方法吗?这是在前端DOM环境下的用法。 其实在NodeJS环境下,它就至关于template(filename, data)了,能够将须要渲染的模板文件名看成路径传给它的第一个参数。
在Windows命令行下,进入工做区,执行 node server.js ,服务器就启动了。
此时在本地机器上使用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3000将会看到Html输出了,服务器端的命令行工具上同时也会显示“New request arrived.”字样。
按Ctrl+C退出服务器
express框架是由javascript语言开发的,基于Node.js平台的,快速、开放、极简的web开发框架。
安装express
express中文网上有详尽的安装手册,能够参考:http://www.expressjs.com.cn/s...
改造app.js
app.js是express的主要文件,这个文件里包含了指定模板引擎、指定视图文件默认路径的代码。须要将指定模板引擎的代码改成指定用art-template引擎。视图文件默认路径保持不变,所以无需改动。
以
//——————————————start //——————————————end
围起来的区域,是新增的内容。
代码app.set(‘view engine’, ‘jade’); 这一行是app.js默认的内容,须要注释掉,所以在前面加上了//注释符。
代码最后的“app.listen(3000);”必须加上,不然服务启动后将不会监放任何端口。
express3.0以上版本默认框架中再也不包含监听端口的代码了。
//app.js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path = require(‘path’); var favicon = require(‘serve-favicon’); var logger = require(‘morgan’); var cookieParser = require(‘cookie-parser’); var bodyParser = require(‘body-parser’);//——————————————start //引用artTemplate模块 var template = require(‘art-template’); //——————————————end var routes = require(‘./routes/index’); var users = require(‘./routes/users’);var app = express(); // view engine setup app.set(‘views’, path.join(__dirname, ‘views’)); //——————————————start //用art-template引擎替换默认的jade引擎 //app.set(‘view engine’, ‘jade’); template.config(‘base’, ”); template.config(‘extname’, ‘.html’); app.engine(‘.html’, template.__express); app.set(‘view engine’, ‘html’); //——————————————end // uncomment after placing your favicon in /public //app.use(favicon(path.join(__dirname, ‘public’, ‘favicon.ico’))); app.use(logger(‘dev’)); app.use(bodyParser.json()); app.use(bodyParser.urlencoded({ extended: false })); app.use(cookieParser()); app.use(express.static(path.join(__dirname, ‘public’))); app.use(‘/’, routes); app.use(‘/users’, users); // catch 404 and forward to error handler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 var err = new Error(‘Not Found’); err.status = 404; next(err); }); // error handlers // development error handler // will print stacktrace if (app.get(‘env’) === ‘development’) { app.use(function(err, req, res, next) { res.status(err.status || 500); res.render(‘error’, { message: err.message, error: err }); }); } // production error handler // no stacktraces leaked to user app.use(function(err, req, res, next) { res.status(err.status || 500); res.render(‘error’, { message: err.message, error: {} }); }); module.exports = app; app.listen(3000);
编写artTemplate模板
在工做区下,进入express文件夹中的views子文件夹,建立index.html,并将以下代码输入index.html,并保存。
注意,views文件夹下会有index.jade等三个后缀是.jade的文件存在,能够忽视它们。由于express默认支持的模板引擎是jade,因此初始化的框架中的模板是以.jade结尾的文件。也能够删除它们。
其中<ul>标签中的内容,就是模板代码。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模板</title> </head> <body> <div id=”main”> <ul> {{each list}} <li>编号:{{$value.id}} 姓名:{{$value.name}}</a></li> {{/each}} </ul> </div> </body> </html>
渲染模板
express默认访问index路由。咱们须要在index路由方法中,渲染模板。
进入routes文件夹,打开index.js,增长渲染模板的代码,以下: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router = express.Router(); router.get(‘/’, function(req, res, next) { //数据 var data = { title: ‘国内要闻’, time: (new Date).toString(), list: [ { id: ‘1’, name: ‘张三’ }, { id: ‘2’, name: ‘李四’ } ] }; //渲染模板 res.render(‘index’, data); }); module.exports = router;
代码中的res.render(‘index’, data)调用,会调用artTemple模块中的template.__express方法,并传入模板文件名、数据。
template.__express方法是在app.js中注册给express框架的。
在Windows命令行下,进入工做区,执行 node app.js ,服务器就启动了。
此时在本地机器上使用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3000将会看到Html输出了,服务器端的命令行工具上同时也会显示“New request arrived.”字样。
按Ctl+C退出服务器
如下是语法的简单说明。
简洁语法 —— artTemplate的开发者推荐使用简洁语法,简单实用,利于读写。
template.js (简洁语法版, 2.7kb)
{{if admin}}
{{include 'admin_content'}}{{each list}}
<div>{{$index}}. {{$value.user}}</div>
{{/each}}
{{/if}}
简洁语法详细说明:https://github.com/aui/artTem...
原生语法
template-native.js (原生语法版, 2.3kb)
<%if (admin){%>
<%include('admin_content')%><%for (var i=0;i<list.length;i++) {%>
<div><%=i%>. <%=list[i].user%></div>
<%}%>
<%}%>
原生语法详细说明:https://github.com/aui/artTem...
本文是依据做者的实践经验整理而成。
做者的开发环境以下
windows 7 64bit 中文版
node.js 0.12.7
npm 2.11.3
express 4.13.1
文中的代码如在读者本地没法运行,请检查运行环境与做者的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请参考各工具版本间的变化,对代码加以修正。
如发现文中错误还请不吝赐教。
做者联系方式:yuan_aiqing@outlook.com 袁艾青
artTemplate的Github托管
JS模板引擎介绍搜集
高性能JavaScript模板引擎原理解析
百度百科-模板引擎
为Express开发模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