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被立案调查了,一晚上之间市值蒸发近千亿美圆


loonggg程序员

读完须要web

6
分钟

速读仅需 3 分钟微信

昨天有读者在公众号给我发消息,问我如何看待阿里被立案调查这件事?app

我看这件事在知乎上也上热榜了,被讨论的热火朝天。大数据

你们是各类猜想,各类阴谋论都快说出来了。ui

其实,问我怎么看?个人见解很简单:国家正常的反垄断立案调查。并不是故意针对马老师和阿里巴巴的,毕竟同一天上热搜的还有蒋凡总裁被杭州认定为高层次人才这件事嘛。url

固然,我光说正常看待无论用,昨天晚上一晚上之间,截至收盘,阿里巴巴跌 13.37%,市值一晚上蒸发超 900 亿美圆。其中,最低跌超 17%,近 1300 亿美圆。spa

此次阿里巴巴被反垄断调查是由于“二选一”,什么是“二选一”呢?.net

所谓「二选一」,就是「天猫 / 京东二选一」。具体一点说,是阿里巴巴要求在天猫商城开设店铺的服饰、家居等众多品牌商家不得在京东商城参加 61八、双 11 等促销活动、不得在京东商城开设店铺进行经营,甚至只能在天猫商城一个平台开设店铺进行经营行为。code

这就是典型的巨头公司垄断行为的霸王条款。因此,此次以「二选一」调查为切入点,只是针对互联网巨头反垄断强监管开始的一个正式开始的信号。

这种行为在互联网巨头中很是广泛,好比:某些外卖平台之间商家的入驻也是这样的。

此次调查给全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提一个醒。看看欧洲和美国,对谷歌,苹果,微软,FaceBook 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哪年的反垄断调查不是罚款几十亿美圆啊,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每天面临着反垄断调查。

这也就是我为何说正常看待的缘由。这并非国家特别针对阿里,其实针对的是全部的互联网巨头公司。还记得 11 月份,国家出台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吗?

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中国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的时代到来了》,并且随着咱们国家这 20 多年对互联网公司的放纵发展,其规模也已经发展到不得不被监管的地步了。咱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追赶美国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都是保持宽松的政策,通常都是先放纵,让其自由发展,而后制定制度,最终再监管的策略。

随着巨头的野蛮生长,监管这个最后一步也就是必然的一步。

具体分析,就看我这篇旧文重发吧。

《中国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的时代到来了》,当时这篇文章没几我的看,正文以下:

11 月 12 号,国内互联网公司股价一度下跌,缘由很简单,就是由于国家出台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从 2008 年国内《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到 2020 年《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或许正在标志着国内互联网正式进入反垄断的强监管时代

这两天国内互联网平台的股价状况:腾讯合计 - 11.49%,阿里 - 11.14%,美团 - 19.15%,京东 - 17.17%,拼多多 - 9.99%,小米 - 12.13%。恒生科技指数重挫超 6%,昨天跌幅是 5%,堪称是局部股灾了。

其实从 2008 年《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到 2020 年,这 12 年间,几乎不多有对互联网公司的垄断调查。据我可以查到的数据,据统计,到 2018 年,10 年来,依法打击垄断行为,查结垄断协议案 163 件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54 件,累计罚款金额超过 110 亿元人民币,查结滥用行政 - 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 183 件,震慑了违法者,净化了市场环境;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 2283 件,查处未依法申报案件 22 件,有效预防市场垄断,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而主要针对的领域都是和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公共事业和通讯等领域,对互联网领域能够说是宽松的政策,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态度是 “包容审慎”。

那为何国家开始对互联网行业进行严格监管了呢?

其实,这在国际上是很常见的事情,好比谷歌,FaceBook,亚马逊,苹果,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哪一个没有面临过反垄断的调查呢?国内以前,之因此放松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是为了让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快速的发展,为互联网行业和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可是,就目前来说,单纯的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来说,不是科技公司的角度。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比美国差,因此既然追遇上了,那么监管也应该到位了,不能一味的放纵了。

其实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市场陷入存量发展时代。

我感受重点是咱们国内互联网公司进入了存量发展的时代。由于国内网民也就是 12 亿左右,而国内各个互联网平台用户的月活都达到了七八亿,微信也达到了 11 亿,其实人数增加的红利已经没有了,再涨也涨不到哪里去了。

进入存量时代,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公司要想挣钱,就有可能利用垄断地位提价获取利润。

典型的表明就是:杀熟的行为,利用大数据杀熟。

互联网的这些平台型的公司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特别容易利用大数据的垄断地位进行一些别的操做。

因此,监管就要到来了。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式上说:“互联网科技巨头掌控大量数据和市场份额,造成垄断抑制公平竞争”。

其实,我感受国家增强监管对咱们广大用户来说是好的,由于可使数字经济从资源竞争从新回到服务、效率和创新竞争。

而咱们国家对于互联网发展的态度和一向行为都是先放纵其发展,而后再出台政策进行监管,毕竟若是先监管就会遏制其创新,因此,国家对互联网行业仍是很包容的,是先容许是自由发展,估计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后出台政策。

在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的时间段内,开始进行监管,这火候掌握的正好。

之后,互联网行业或许就会进行国家反垄断的强监管时代了。

特别推荐: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字:“社群”,能够加入我新建的一个优质社群,进入「突破圈层,个体崛起」星球,成为咱们超体中的一员,欢迎你来加入,让咱们一块儿共同成长。

亦或者点击下面这篇文章连接,加入个人优质社群,关于社群的具体内容和详细信息,你们能够参考这篇文章:

↓↓↓点击下方图片便可阅读↓↓↓

突破圈层,个体崛起:在不肯定的时代,肯定的生活

最后,强烈建议你们关注一下个人视频号,里面经常会有干货或者分享我本身的一些经验的。扫面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个人视频号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非著名程序员(non-famous-coder)。
若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块儿分享。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