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机:高感。
这两年的星空摄影的普及,很大程度上由于全幅单反相机的普及。
而全幅单反相机相对半幅单反和更小的CMOS的相机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高感画质。
由于星空摄影通常须要ISO1600起跳,6400甚至12800也很常见,因此高感画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推荐全幅单反相机。半幅或者4/3系统的相机也能够拍,可是画质会更差一点。
2. 镜头:超广角、大光圈。
星空摄影通常都使用超广角镜头,这主要有两个缘由:
1)焦距越短能够减小画面中的星星“拖尾”。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星星在空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星空摄影的曝光时间一长,画面中的星星就会有明显的“拖尾”产生,而多少长的曝光时间会产生拖尾则和镜头焦距的长短有关系,
焦距越短,不产生拖尾的曝光时间越长,通常根据经验,不产生拖尾的曝光时间 = 500 / 焦距
2)取景的时候要兼顾辽阔的星空以及地面前景,超广角视野宽阔,更容易取景
因此通常咱们会选用超广角镜头,并且光圈越大越好。
好比尼康的14-24/F2.8或者佳能的16-35/F2.8
这里推荐一款三洋的14mm/F2.8,只有两千人民币出头的价格,性价比很是高。
虽然是手动镜头,可是星空摄影咱们原本就手动对焦,因此这个镜头就是为星空摄影而设的。
3. 拍摄
我使用的是尼康D610单反相机,16-35/F4镜头。通常拍摄这样的场景,咱们都选择最广的那端进行拍摄。
手动对焦到无穷远,而后往回拨一点,光圈最大,曝光时间30S,ISO6400先拍摄一张尝试下看看。
发现这里星空亮度很好,比悉尼附近明显亮,ISO3200就够了。
尼康D610 焦距:16mm 光圈:F4 快门:30s ISO:3200 曝光补偿:0.0EV
后期
后期是摄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数码摄影异常强大的地方。
1. 用Lightroom或者CameraRaw进行总体调整,包括:
a) 色温。大约在3500~4000k之间。
b) 色调。能够略微加红,使银河显得偏紫的色彩
c) 降噪。“减小杂色”->“明亮度”大约在50(依照ISO定,反复尝试调整查看100%银河区域细节,噪点要基本消失而星星不能减小太多),同理调整明亮度细节。
d) 镜头纠正。自动载入镜头配置文件进行纠正。
e) 曲线。在中间偏左下位置选取两个点(由于银河片老是偏暗的),拉S型调整对比度,注意直方图,拉到差很少显示最多细节又无溢出时中止。
2. 导出Lightroom或者CameraRaw调整后的结果到Photoshop,对银河区域、外围天空和光污染进行分区域调节。
a) 银河中心。
(一)复制底层到新图层。添加蒙版,选出前景背景,让前景背景不受后面的调整影响。
(二)提亮银河。创建曲线图层,蒙版用笔刷刷出银河,而后用高斯模糊应用到蒙版,来达到天然过分的处理效果。
接着拉曲线,点击手形图标,挑选银河里一个最暗和一个最亮的点,这两个点会出如今曲线上,拉正S曲线增长对比度,调到绿色曲线,下压绿色曲线能够增长品红色
(红蓝增长,接近紫色),同理下压红色能够增长青色(蓝绿增长),根据片子实际的状况酌情调整。
(三)锐化银河。复制底层到新图层。应用USM锐化,参数值很是大,好比90/550/0 (可能你历来没用过这么大的值,不过你能够试试,的确大的值比较好),具体数值请根据照片的像素等实际状况调整。
b) 光污染
创建曲线调整图层,蒙版选择银河下方的天空,利用曲线压低光污染亮度,让其和银河上部天空差很少暗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