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边缘计算将发挥更大价值。”3月8日,阿里云边缘计算技术负责人杨敬宇向媒体表示,边缘计算做为5G时代的一项关键技术,将来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安全
5G时代万物智联将真正成为现实,但对计算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须要低时延、大带宽、高并发和本地化,个别场景中云、端协同计算可能没法知足用户需求。 云、边、端三体协同成为最佳解决方案——拥有高效、实时、安全特性的边缘计算将成为基础设施。网络
边缘计算是否会替代云计算?杨敬宇强调这两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应是自然互补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边缘计算正在拓展云计算的边界。并发
他认为,在云和端二者间取舍要对比二者的综合成本:在边缘进行数据处理主要考虑时延问题和电力资源,而传回云端处理,要消耗算力与传输成本。5G提供了高可靠低延时的通讯能力,若是5G加上边缘计算的时延与能耗都优于云端计算的成本,就能够优先边缘计算的方式。高并发
此外,边缘计算可能给将来的计算系统结构带来巨大革命。5G时代终端算力上移、云端算力下沉,将在边缘造成算力融合。目前阿里云的边缘计算正在层层前移,深刻每个计算场景,将来边缘计算将和云计算同样,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布局
这种趋同能够给多方融合、整合的机会。企业可以根据本身行业的特色和优点,在边缘计算领域创建一套新的生态系统。大数据
目前,边缘计算行业主要分为四类玩家,包括云计算厂商、CDN厂商、运营商、硬件和芯片厂商。全球企业包括微软、AWS、阿里云、Google、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英特尔、英伟达等都在基于各自的行业背景和优点,对外拓展边缘计算领域的相关布局。阿里云
其中,云计算厂商能够将更多的云计算服务能力下沉至通讯网络,而运营商则能够跟云计算紧密耦合在一块儿,提供更加高效,灵活的基础设施和网络系统,造成一种新的边缘计算服务能力。当这样的技术价值附加到更多商用场景里,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云计算
据Gartner预测,2021年将有40%的大型企业在项目中归入边缘计算原则。而到2022年,边缘计算将成为全部数字业务的必要需求。人工智能
阿里云早在2018年3月宣布战略投入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并推出首个IoT边缘计算产品Link Edge,将阿里云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点拓宽到更靠近端的边缘计算上,打造云、边、端一体化的协同计算体系。spa
做为一项融合的技术,将来在边缘计算领域,开源、标准化、定制化会成为企业在技术体系上所采起的三种不一样策略。杨敬宇对此表示,不管是哪一种策略,开源不是最终目的,开放才是助力边缘计算生态产业的核心。在开放的技术策略支撑下,阿里云将构建云、边、端三体协同的开放生态。
想要了解更多边缘计算先行者的行业解读吗?想要与杨敬宇现场交流吗?报名2019阿里云峰会-北京站边缘计算专场,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