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网络

该博客为我的学习计算机网络时候作的一些笔记,做者水平颇有限,若有错误和理解不对之处,欢迎指出!!!谢谢谢谢!!!git

学习课本以及资料为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第七版)》以及《自顶向下》。课程为韩立刚老师的视频,强推该老师视频,很棒棒~服务器

  • 一大波概念即未来袭

网络的性能特性

带宽

两种不一样意义:网络

  1. “带宽”(bandwidth) 原本是指信号具备的频带宽度,其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2.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经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 bit/s,即 “比特每秒”。

在“带宽”的上述两种表述中,前者为频域称谓,然后者为时域称谓,其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一条通讯链路的“带宽”越宽,其所能传输的“最高数据率”也越高。性能

速率

  1.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2. 比特(bit)来源于 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所以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 1 或 0。
  3. 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 (data rate) 或比特率 (bit rate)。
  4. 速率的单位是 bit/s,或 kbit/s、Mbit/s、 Gbit/s等。
    例如4 *10^10 bit/s 的数据率就记为 40 Gbit/s。
  5. 速率每每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非实际运行速率。

带宽和速率二者之间的区别

很显然,这二者的单位都是bit/s,很容易让人混淆。这里,咱们尝试对他们有个更加清晰的区分认识,在学习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思路,就是从他的英文单词出发。速率是Date rate,带宽是Bandwidth。其中,速率平时被人们说起的次数颇有限,而带宽这个词却经常被人挂在嘴边,包括我那个每天抱怨打王者卡顿的小老弟。学习

速率,更多的是硬件的数据。就是说这个通道自己所能承载的最大信息传输速度。计算机网络

带宽,这有着更多能够作文章的空间。好比从服务器到客户机之间的传输,他们之间可能不止一条管道,它们之间的传输能力咱们用带宽来表示。由于咱们指的不是二者间某一条管道的传输速度,而是二者间的传输速度。视频

吞吐量

  1. (throughput)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经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2. 吞吐量更常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可以经过网络。
  3.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也就是说,吞吐量这个概念它包括了下载和上传的所有数据,若是下载和上传的带宽都是100M,那么吞吐量就是200M。blog

时延

  1. 时延 (delay 或 latency) 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外一端所需的时间。接口

  2. 有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队列

  3. 网络中的时延由如下几个不一样的部分组成:

    1. 发送时延:

      1. 也称为传输时延。
      2. 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须要的时间。
      3.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4. 发送时延 =数据帧长度(bit) / 发送速率(bit/s)
      5. 这个就比如时坐火车,火车离开出发站的时间,和火车长度和火车速度有关。就是那个小学数学题里火车头火车尾那玩意。

      信号的发送速率和传播速率很不同

    2. 传播时延

      1. 电磁波在信道中须要传播必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2. 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有本质上的不一样。
      3. 信号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彻底不一样的概念。
      4.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米)/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5. 这个就比如火车尾巴刚离开出发站到火车彻底进入目的站的时间。和底线长度以及火车速度有关。
    3. 处理时延

      1.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为处理分组(例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或查找路由)所花费的时间。
      2. 这个不就是火车的检票嘛
    4. 排队时延

      1. 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所经历的时延。
      2. 排队时延的长短每每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讯量。
      3. 这个不就是检票出站时候的排队嘛

      全部时间加载一块,就是总的时延,而在总的时延中,究竟是哪一个时延占主导,这要看具体状况来分析。

容易错误的概念

  1.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咱们提升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2. 提升链路带宽减少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时延带宽积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就是该通道被填满了,一点点都没有浪费的时候,所传播的比特数

往返时间

  1. 互联网上的信息不只仅单方向传输,而是双向交互的。所以,有时很须要知道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
  2. **往返时间 RTT (round-trip time) **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3. 在互联网中,往返时间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以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4. 当使用卫星通讯时,往返时间 RTT 相对较长,是很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延迟比较大,可是带宽很是高。就好比说,个人冰冰在作现场采访时,转播室的主持人说一句话,冰冰要等一两秒才能听到。

信道利用率

  1. 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1. 信道:一个发送端一个接收端加上中间的通路,成为一个信道
    2. 网络:网络的出发点是网卡,它和全部信道有关
  2.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经过)。
  3. 彻底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4.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5. 信道利用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发的时延也就迅速增长。(若是路上一眼看过去全是车,铁定堵死了)

时延与网络利用率的关系

  1. 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发的时延也就迅速增长。
  2. 若令 D0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 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则在适当的假定条件下,能够用下面的简单公式表示 D 和 D0 之间的关系:

其中:U 是网络的利用率,数值在 0 1 之间。

网络的非性能特性

  1. 费用
  2. 质量
  3. 标准化
  4. 可靠性
  5.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6. 易于管理和维护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