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人】普元CTO焦烈焱:成长之路务必重视工程能力

image

程序员焦烈焱 1993~2004

选择确实比努力重要

人生的第一份工做能有多重要?对焦烈焱而言,第一份工做教给他一门手艺和一个认知,两者为他连续上扬的事业线奠基了扎实的基础。程序员

1993年,毕业自机械专业的焦烈焱入职某常规武器实验基地,工做内容以坦克、火炮等武器的弹道计算、实验设备研发为主。在6年的工做时间内,焦烈焱对于计算机编程从入门到精通,成为中国最先一批转型Java技术体系的程序员。而且,军队体系内强有力的工程能力给焦烈焱留下了深入的印象,“计算机行业在当年算是新兴领域,大部分还处于理解、学习技术的阶段,但我那时候就认为,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工程能力都是计算机行业企业的重要竞争力”。编程

1999年,短暂供职于东软的焦烈焱,亲手打造了全国第一个以Java语言编写的社保系统:抚顺社保。也是在这一年,他结识了普元创始人刘亚东,后者对于将来的判断以及宏伟构想,深深打动了焦烈焱,他果断决定加入刘亚东团队。学习

公开资料显示普元创立于2003年,实则2000年便已有雏形及长远规划,焦烈焱加入之时不曾想过,本身在普元这一战就是21年,完整见证了普元从草创到上市的全过程。spa

科创人:选择Java,选择普元,您在职场生涯的第一个十年连续作出了两次重要的抉择,从结果来看都帮助您实现了跨越式成长,这些选择的背后有哪些思考?blog

焦烈焱:技术选型对企业和我的来讲都是一个重要话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指北针并不是来自技术,而是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真实存在的需求。Java那一代有不少技术人没跟上,那个年代你们对于行业的认知理解还不完整,20年过去了,至少年轻的朋友们应当了解规划人生方向的底层原则,看趋势,看外部,看场景价值。资源

加盟普元,是由于我意识到中国软件的工程化领域有很大机会,而普元创始人刘亚东博士对此有着更为深入的认知,20年前他就跟我说过这么几句话:软件是个新兴行业,“新”意味着迭代和变化比较多,不成熟、不稳定。跟电子、机械、建筑这些行业比,软件研发的技术新颖,但工程化方法落后。他给出了一个论断,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路线必定有别于国外,缘由有三,第一,地大物博,个性化需求特别多,软件复杂度注定远高于国外;第二,软件应用确定要比国外更加普遍的,所以软件的要求也会比国外高;第三,在中国作软件应该有一套新方法,而不是传统的套装软件方法。it

因此在技术以外,必定要努力拓宽本身的认知,不管未来决定作什么,都不能只关注技术自己。入门

管理者焦烈焱

当上领导方知领导难当

科创人:2004年左右您开始担任具备技术管理职责的岗位角色,您是否考虑过坚持走技术专家路线?class

焦烈焱:技术人有时候容易有“01思惟”,非黑即白,好比认为专家和管理岗是两个不一样的方向,其实在我看来并非这样。工程化

技术人是些什么人?是知识工做者,知识工做者与蓝领工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你能组织多少人来作事情,在IT商业化的领域内,真正须要攻克的技术问题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时候咱们遇到的问题都是工程问题,举个例子作原子弹,理论基础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有曼哈顿工程,大量的人整合在一块儿实现突破。

我不认为有不跟人打交道的技术专家,技术专家也须要组织协调更多的人去解决问题,也必然须要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

科创人:从技术专家到管理者,这个过程有没有发生一些让您印象深入的事情?

焦烈焱 :说实话刚毕业那时候,也和大部分年轻人同样,以为领导挺傻的、挺笨的,领导怎么会说这样的话?怎么会作这样的工做?他对问题怎么都没有认识的?可是等我当上管理者,我时不时会想起当年的那位领导,将本身和他进行对比,我发现若是让我作,我应该作的不如他:你们的信息不一致,目标不一致,什么都不一致,你还要组织不少人来一块儿干一个事,这是件十分复杂的事。

以过来人的身份说一个印象比较深的事情,那就是作管理和写代码同样,都不能画地为牢,强流程、强系统化管理,也许能用“人”之外的方法解决沟通、协做问题,但对管理者我的而言,就失去了一份价值。当年我刚作工做的时候,须要和几个不一样的部门、不一样的小组协调工做,作着作着就成为了主要协调人和流程管理者,那么在升迁的时候,不给你机会又能给谁呢?人能解决的问题永远比教条多,在职责以外多关注、多沟通一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科创人:您反复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和复杂度,可否分享一些沟通的技巧?

焦烈焱: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沟通的原则本质上是交易最小化原则,要努力下降沟通的代价。我之前在部队学到一件事,当年战争时期,我军就有一个提法,“到有枪响的地方去”“到枪声最密集的地方去”,这种原则成为基层官兵的肌肉记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不可能事事都有人命令,这些人人听得懂、大几率不犯错的原则,就能极大下降沟通成本,哪怕不是绝对精确也不要紧。

所谓的自协调、自管理,其实就是要创建这一类的原则。

TIPS·焦烈焱的沟通技巧

  1.    沟通的时候,最好给对方提一到两条要求,最多不超过三条,同时给对方一些更好完成要求的建议。
  2.    把建议记下来,下次沟通时若是没达到要求,能够帮对方针对性总结、迭代。
  3.    若是对方达到了你的要求,再提出一条新的要求。

image

CTO焦烈焱

对客户了解再多也不够

科创人:您认为要成为CTO,最须要储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焦烈焱:不一样企业对CTO的定义也不同,技术战略的理解力、财务知识、管理能力等等都须要,我想强调的是,全部能力都要围绕企业的运做模式和商业模式去构建,不是泛泛地学习一些知识。客户是谁,什么需求,怎么挣钱,成本分布,毛利率……既要深入,又要有高度和广度,仍是那句话,不能只看本身的一亩三分地。

科创人:不少技术同仁的创业项目都是服务于甲方的IT团队,普元在这一领域深耕20年,请您分享一些分析客户需求、提高成单几率的经验?

焦烈焱:不一样行业的IT团队其实差异很是大,我以为讲方法确定讲不过来,讲一些具体的例子吧。

银行客户的IT团队,特征是规模大、技术水平顶尖,好比咱们最大的客户工商银行,研发团队1.4万人,面对能力顶尖的客户,咱们只要集中火力展现自身强项就好,对方可以很准确的理解,而且判断本身是否有相对应的需求。

可是对一些IT水平不那么高的客户,对方更大几率会选择总体性解决方案。

中央部委的大客户只有海关总署和国土资源部,只有他们是自建研发团队的,其余好比税务体系都采用外包团队来实现IT化。

与客户沟通的时候,在合适的时机展示细节方面的专业经验沉淀,可以有效创建信任,好比代码行的方式来评估软件规模的,这是咱们作了不少年造成的经验。

知天命者焦烈焱

科创人:在一家企业工做20年,有哪些特别的感觉?

焦烈焱:说实话,主要由于“懒”才待了这么久,以前也有机会换换空气,但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优势就是你能一步步实现本身的远景规划,每一次成长也都具备必定规律。缺点也有,实话实说,到了50岁的门口,在别人眼里你是走在下坡路的,这决定了不少事。

普元上市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企业的运做模式、战略方向、资源配置,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个人人生忽然要面对一个巨大的不肯定性,而我这个年龄的技术管理者,其实不管本身以为本身油箱有多满,都不可能忽略别人对你的见解,而绝大部分时候,这个见解就是他们对你没有太多期许,这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不过只要站在战场上,就要继续努力下去,知天命也不是意味着放弃。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