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致性协议 2PC协议(ZooKeeper手记)

2PC和3PC来历

在分布式系统中,每个机器节点都能明确知道,本身在进行的事务操做是否成功(能够理解为单机操做),可是却没法直接获取到其余分布式节点的操做结果。所以,当一个事务操做须要跨越多个分布式节点的时候,为了保持事务处理的ACID特性,就须要引入一个称为“协调者”的组件来统一调度全部分布式节点的执行逻辑,咱们把他称做“参与者”。基于这个思想,衍生了2PC和3PC的两种协议。分布式

1. 2PC(Two-Phase Commit)二阶段提交

  • 阶段一:提交事务请求ide

    • 事务询问。
      协调者向全部的参与者发送事务内容,询问是否能够执行事务提交操做,并开始等待各参与者的响应。
    • 执行事务
      各参与者执行事务操做,并将undo和redo信息记入事务日志中。
    • 各参与者向协调者反馈事务询问的响应
      若是参与者成功执行了事务操做,那么反馈给协调者Yes响应,反之反馈No响应。
  • 阶段二:执行事务提交 (阶段一反馈的结果都是Yes)日志

    • 发送提交请求
      协调者向全部参与者节点发出Commit请求。
    • 事务提交
      参与者接收到Commit请求后,会正式执行事务提交操做。
    • 反馈事务提交结果
      参与者在完成事务提交以后,向协调者发送ACK消息。
    • 完成事务
      协调者接受到全部参与者反馈的ACK消息后,完成事务。
  • 阶段二:中断事务 (阶段一反馈的结果有No或者有超时状况)事务

    • 发送回滚请求
      协调者向全部参与者节点发出RollBack请求。
    • 事务回滚
      参与者接收到RollBack请求后,利用阶段一中undo信息来执行事务回滚操做。
    • 反馈事务回滚结果
      参与者在完成事务回滚以后,向协调者发送ACK消息。
    • 中断事务
      协调者接受到全部参与者反馈的ACK消息后,完成事务中断。
  • 优势
    原理简单,实现方便。
  • 缺点
    • 同步阻塞
    • 单点问题
    • 数据不一致
    • 太过保守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