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求职小结

今年找实习不够顺利,以过去为镜,总结一下本身的一些不足node

在简历投递中,我主要是考虑BAT这三家,AT都有熟人能够内推,但A家号称能够实习一个月,而T家一贯都是3个月左右,Baidu须要的实习时间就更长了,我只能保证一个月的实习。去年听闻有些师兄乱拿实习offer,而后秋招进入一些公司的黑名单,故我慎之又慎,宁肯错过实习,只投了A家。python

阿里巴巴

我对阿里巴巴的期待很大,吴总也知道这点,2月份HR跟他说能够内推的时候,他就第一时间跟我说,而后我赶忙把简历作好,并发给了他。git

3.2号 我在阿里巴巴实习校招官网注册了简历,简历状态处于“新投递”一段时间程序员

3月中旬,我听闻不少内推的被电话面试了,但本身并无,也有些忐忑,觉得简历太搓,被看不上。github

3.26号,距离阿里巴巴正式笔试还有三天,那段时间可能已经快通知笔试了。那天下午正在调试一个项目的bug,苦苦思索中,一个电话过来,我看是杭州的,觉得是通知我笔试的。
聊了几句后,发现这是个面试电话,我当时就感受很紧张了,大脑还处于调bug状态正在切换。面试

面试官仍是很nice的,叫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工做,我说,在研究生阶段,我一方面是从事图像分割领域的研究工做,目前已经有两篇成果投递在业内顶级期刊,另外一方面是负责实验室一个手绘识别项目的开发。算法

面试官应该是并不了解图像分割,而是对另一个手绘识别项目比较感兴趣,而后就问我,“主要是识别什么图形”,我回答说“是对规则几何图形的识别,如矩形、三角形及圆,同时在识别这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对由这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复杂图形进行识别”。编程

而后他就问我,“如何识别矩形、三角形及圆”,我说,“对于这些基本图形的识别,咱们经过阅读文献知道一个点集的最小凸包、最大内接三角形、最大内接四边形、最小外接矩形能够用来识别规则的几何图形,好比对于直线,其最小外接矩形的长比宽会趋于无限大,三角形的最大内接三角形与最小凸包的面积比趋于1等等,在之前的文献中,是用一种叫作FuzzyLogic的理论进行识别,在编程实现中即相似与if...else...的语句。但咱们为了灵活方便,将SVM分类器训练结合起来,对于每个点集,咱们将这些比例特征提取出来,并构成一个向量,并送入到分类器进行训练,从而获得一个识别分类器,对于要识别的每个点集,提取相应的特征,并将其送入到分类器中便可获得识别结果”vim

面试官说“OK,那你对技术有没什么倾向,好比对偏业务的技术与纯技术,对哪一种更感兴趣?”我问,“怎么界定哪些叫作偏业务的技术与纯技术”,面试官“好比google的搜索就是纯技术,而像淘宝这样属于偏业务的技术”,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对后者有兴趣——前者像是研究,像我如今作的事,我研究生几年作研究,以为研究过程当中,将准确率提高几个百分点,实在不够cool,以前看到网上有人评价百度的搜索,“将搜索准确率提升几个百分点,用户基本感受不到,但在技术上却须要很大的改善”,我很赞成这种观点,我但愿之后能作一些别人可以直接感觉到的事——因此我跟面试官说,与业务相关的技术,是很是cool的。ruby

接下来面试官问我,“之后有没有读博打算,以及工做地点选择”,我回答说,我不打算读博,工做地点主要以杭州、深圳为主,杭州想去阿里,深圳想去腾讯,并表示阿里是个人第一选择,他颇有兴趣问“为何”,我说一个是阿里的文化很吸引我,生活上的武侠文化,以及技术上对开源的态度,顺便提到了本身也喜欢开源,有github项目并贡献了一些代码(面试官说已提早看过个人github),二是阿里经过技术改变了行业,作的事比较cool,面试官听着也很开心。而后就基本上结束了,结尾面试官跟我说,“后续还会有一到两次面试,具体看HR安排”,后来叫我问问题,我问了一个是实习生可否选择部门,面试官说能够,而后我对阿里云感兴趣,就问了一下阿里云的状况,面试官也给我介绍了一下。这里我竟然忘记问面试官的花名以及联系方式,真是经验欠缺呀。

电话完回去看简历状态是“应聘中”,到了晚上变为“应聘经过”,当时感受仍是挺不错的。

后来3.29号的笔试就不用参加,而后等消息。

没想到这一等就要等到4.24号

4.24号,现场面试

技术面试官+HR,通知我9:45面试,但我前面的一我的彷佛面试了很久,我在外头等了有近1个小时吧,与现场工做人员(前程无忧)聊了一会。

进去以后,感受2对1压力仍是很大,首先自我介绍,而后面试官依旧对手绘识别项目感兴趣,而后我就从新再画框图加讲解,面试官看起来很累,不怎么多说话,只是用“嗯哼”来回应我,但听得还比较认真,对一些关键问题问得很到位——这一点不得不说,我很喜欢与这样能把握重点的人交流,能够少废话,说出本身在核心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但后来出现一些分歧,他问我在这些问题上的核心创新,我一一讲出来。

后来就聊到个人研究成果——两篇paper,他要我用一句简洁的话来介绍个人研究,说实在话,个人确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是作图像分割的,我不知道他对这个领域了解有多少,沉默了一会,我问他说,“不知道你用过美图秀秀或PhotoShop的抠图没有,就是须要本身稍微标注一下要分割的前景与背景”,他沉默,我不知他用过没,而后我继续说,“个人方法就是将这种交互式的分割转化为自动分割,经过预测目标所在的位置,自动完成图像的分割”,而后他就问,“怎么预测目标所在的位置呢?”我就说,“近年来图像方面有个比较热门的,叫作显著性,不知道在其它领域可有相似的术语,大概就是指人眼看一幅图像,眼睛容易注意的一些目标位置,人眼注意图像都是有规律的,好比图像中心比图像边缘更吸引注意,对比度高的地方比对比度低的地方更吸引注意,当把这些东西量化以后,就能获得每一点的显著性值,这样整幅图像显著性高的地方能够做为是目标所在的地方,而低的地方能够认为是背景,这样就完成了自动标记,而后再经过图割模型分割”,至于我文章中所用的“星形先验”的形状约束,我就没提了,我想他未必能懂——我常常有这样的想法,或许是个人一个大缺点

而后他问我常常逛哪些论坛或社区,我说“我主要在github、stackoverflow、v2ex以及知乎还有些开源社区”,他彷佛不太满意,“我想问,你如何获取一些研究信息,好比你作研究会不会关注哪些大牛或者实验室”,说实话,我并未关注,“我主要是经过最新的会议文章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向,不多关注具体某我的,真正要说常看的多是伯克利大学的计算机视觉组,还有牛津大学的机器学习组,至于具体的人,我没有怎么关注,并且国外人的名字我也记不太住,这里也很差列举”,他彷佛有点失望——事实上,个人确是这样作的,我主要看的是看每一年计算机视觉最顶级的会议文章,从www.cvpapers.com上面看,每一届的CVPR、ICCV、ECCV以及其它的我都以地毯式搜索的方式进行阅读,第一遍从标题找到本身感兴趣的文章,而后进行深刻阅读,会议文章每每表明这当前领域最新的方向、最好的成果以及最天马行空的idea——每一个人的学习研究方式都不同,因此孰优孰劣不能一律而论,我知道不少大牛都有相互follow的习惯,尤为是工做人士或者已成名的大牛,在某些领域某些社交网络高谈阔论,但我不是这种,我更像是以一个程序员的角度,对研究问题慢慢琢磨。

后来他问我,“堆和栈的区别?”,我愣了一下,以为这问的特别突兀,而后回答说“栈是系统分配、释放的内存,堆是程序员动态分配释放的内存”,而后他问我,“还有呢?”我几乎重复了一遍,而后实在想不出,而后说我不知道了——应该还有堆内存以栈内存分配方式的区别——而后叫我写一个二分查找,很简单,但很惋惜我当时并未写好,我想以一种很新颖的方式写出来——不须要除法、比较次数最少、找寻不到时候返回插入位置——当时心理就这个想法,写出新颖的解法,而后最快速提交给他——我真的写的很快——但边界问题出现,我回过头后想了一下有点问题,不知他当场看出来了没

接下来就是HR的问话时间——忘了前后顺序了,总之以为我不擅长在这类问题上表现——“你能说说目前图像处理在哪些公司有较好的应用,或者说哪些公司在用?”,我回答说“图像搜索是一个大公司会用的领域,google的图片搜索作的已经很不错了,百度的作了好几年好像没什么转机,另外有一家最近比较有名的小公司叫face++,在作人脸识别API比较有名,其它的都是一些小公司在作”

“看到你简历上有提升班,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吗?”这绝对是我第一次碰到对“提升班”三个字感兴趣的HR,“提升班是咱们在刚入学的时候,经过考试在全校进行选拔,总共选拔出60位同窗组成这样一个提升班”——我轻描淡写实际上是不对滴,我该说前身是华科少年班,全英文教学,之前出过一个理工科榜样式的牛人——李一男,而后再吹嘘一下——“你以为哪一个项目你最有成就感?”我是说的我发paper的那个,“由于在时间较短的状况下,我完成了不少工做量,是很是有挑战的”——“你以为哪一个项目最牛?”,我依然说是那篇paper的——从编程仍是从它的地位,的确是它,我就是这么实在——HR以为不太好问这些了,就问“看你简历,本科在提升班,研究生是保研,请问你以为最大的挫折是什么?”——这里我很诚实的回答,近些年来,让我念念不忘的失败,大约就是本科面试BAT均以失败了结——我不知道我这么回答会不会有问题,但后来以为仍是有些不妥,有些失败该隐藏起来的,三年前的学习主要以课程为主,如今你能够经过博客看到个人技术发展历程,能够访问个人github看到个人开源项目,甚至不久的未来,能够经过google scholar搜索到个人出版物,这些,都是三年前不曾有的,我想这就是个人提升吧。

“你以为你读研这几年可有哪些进步?”,我说,“在我读研以后,甚至说从我大四的时候保研开始,我就一直很努力的在改变,一直坚持增长阅读量增长代码量,使得本身有更大的提升,我很相信‘坚持’这种态度,不少事只要坚持下去必定能有所收获”,HR“那你以为如今有多大的提升?”我“我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吧”,HR“你学的技术中,有没有哪一种是你本身自发性的去学习的?”,我“有不少呀,我很喜欢折腾,并且喜欢一些cool的东西”,“举个例子”,“我与一些工做的同窗交流,他们说工做环境中文本编辑是用vim,而后我就努力把vim学好,而后我知道不少公司用git做为版本管理工具,我本身也用github,我就对git进行了学习,而后本身写博客,以为用markdown很效率,我又去熟悉markdown的写做方式,同时我尝试不少脚本语言如ruby/python/nodejs等的开发,但平时不经常使用,因此并不熟悉,但我对新技术常常都很感兴趣,平时关注热门的开源项目,好比hadoop,spark之类的”——这时候技术官问我,“你关注hadoop,那你能不能说一下它的优缺点?”——其实我并不太了解,只是关注哪些公司在用——我回答说,“它的优势是将大数据处理转化为一种能够用mapreduce模型进行处理,为大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式,它的缺点是速度慢,由于我知道spark是号称100倍快于hadoop,因此速度应该是hadoop处理的一个大问题”,面试官继续说,“还有呢?”我就回答说不知道了。HR对我前面的一句话很感兴趣,说“你常常与工做的同窗交流,你这些同窗都在哪些公司工做?”,我说“在阿里和腾讯”,而后她又问我“在阿里是在哪一个部门?”我回答说,“在阿里云部门”。

接下来就是问他们问题,我大概就问了与电话面试相似的问题。

总结起来,感受现场面试中,尤为是HR面试部分,我回答的比较乱,没有章理,有不少问题事先我都没有好好准备,没有展示本身的能力,没有亮点,遂后面沦为备胎。

而后就一直在等,阿里的招聘效率实在很渣,等过了五一,等到了5.9号,好像颇有一部分人有了offer通知,但那天收到一条“继续等待”的短信。

5.14号,收到电话拒信,告知“部门协调缘由,不能安排实习,秋季保留绿色通道,直接终面”,这里得提一下,我在第一次电话面试表达想去阿里云,在主观题上明确写了最想去阿里云部门,殊不知竟然是给我分配的是菜鸟网络部门。

很失望,真的很失望,不少时候努力的动力,无非是让本身变得更牛逼,去一个想去的公司,以及想要个人公司,两者缺一不可。

后来吴总说再给我推,推阿里云或者一淘,我想了想,以为阿里流程太乱,很拖+实习最终留下的因素不可控,并且我只能实习一个月,不如好好准备笔试面试,秋季多投几家,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跟吴总说,算了吧。

百度

本科大三时候,百度几乎算是最巅峰的时候,迄今为止,去百度的同窗也很牛。

在等阿里的时候投了百度,岗位是“实习计算机视觉算法研发工程师”,申请后一段时间,简历变为“筛选未经过”,我当时以为很奇怪,后来不久又变成“筛选中”

不久后,百度HR给我打电话,确认我是否能有三个月及以上的实习时间保证,我说不能,而后就没而后了。。也是那个电话,发现我投的竟然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能经过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的简历筛选,感受仍是不错的,谢谢百度。

腾讯

简历未投

本科时候最想去的公司,小斌今年入职,说老大找他要简历,我考虑到实习时间不够,并且当时阿里面试是“应聘经过”,因此没投,如今想来,甚是后悔。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