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22《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13周学习总结

20145222《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13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十一章 网络编程

  • 客户端-服务器编程模型

一个应用是由一个服务器进程和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进程组成
服务器进程 -> 管理某种资源 -> 经过操做这种资源来为它的客户端提供某种服务
基本操做:事务
一个客户端-服务器事务由四步组成:html

- 当一个客户端须要服务时,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发起一个事务。  
    -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解释它,并以适当的方式操做它的资源。  
    - 服务器给客户端发送一个相应,并等待下一个请求。  
    - 客户端收到响应并处理它。
  • 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是进程编程

  • 网络:vim

对主机而言,网络是一种I/O设备:从网络上接收到的数据从适配器通过I/O和存储器总线拷贝到存储器,典型地是经过DMA(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传送。
物理上,网络是一个按照地理远近组成的层次系统:最低层是LAN(局域网),最流行的局域网技术是以太网。
以太网段 :安全

包括一些电缆和集线器。每根电缆都有相同的最大位带宽,集线器不加分辩地将一个端口上收到的每一个位复制到其余全部的端口上,所以每台主机都能看到每一个位。
每一个以太网适配器都有一个全球惟一的48位地址,存储在适配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上。
一台主机能够发送一段位:帧,到这个网段内其它任何主机。每一个帧包括一些固定数量的头部位(标识此帧的源和目的地址及帧长)和数据位(有效载荷)。每一个主机都能看到这个帧,可是只有目的主机能读取。
使用电缆和网桥,多个以太网段能够链接成较大的局域网,称为桥接以太网。这些电缆的带宽能够是不一样的。
多个不兼容的局域网能够经过叫作路由器的特殊计算机链接起来,组成一个internet互联网络。
  • 互联网重要特性:由采用不一样技术,互不兼容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并能使其相互通讯。其中不一样网络相互通讯的解决办法是一层运行在每台主机和路由器上的协议软件,消除不一样网络的差别。
  • 协议提供的两种基本能力
    命名机制:惟一的标示一台主机
    传送机制:定义一种把数据位捆扎成不连续的片的同一方式
  • IP地址服务器

    htonl函数将32位整数由主机字节顺序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
      ntohl函数将32位整数从网络字节顺序转换成主机字节。
      htons函数和ntohs为16位的整数执行相应的转换。
      可使用hostname -i来肯定本身主机的点分十进制地址
  • 网络的层次系统的最低层时LAN(局域网),其技术为以太网,每一个以太网适配器都有一个全球惟一的48未地址。网络

第十二章 并发编程

第十二章 并发编程并发

代码托管状况

截图:
编辑器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4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0/0 2/3 10/20 掌握了几个命令
第二周 0/0 1/4 8/28 熟练了vim编辑器的操做
第三周 40/40 1/5 12/40 开始敲代码了
第五周 36/76 2/7 15/55 慢慢熟悉了汇编语言
第六周 12/88 2/9 16/71 对机器语言指令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第七周 50/138 3/12 30/101 多写实用性强的博客,慢慢养成好习惯
第九周 200/338 2/15 25/126 理解了系统级I/O的一些基本原理
第十周 350/688 2/17 30/156 懂得了一些命令的具体代码原理
第十一周 450/1138 2/19 30/186 学习要下功夫才有趣
第十二周 50/1188 4/23 20/206 实践操做会增长学习兴趣
第十三周 355/11543 2/25 20/226 着重理解了并发线程的工做原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