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头部、尾部和内部缓存
1.CPU
2.内存
3.硬盘
4.电源
5.显示器
6.鼠标键盘安全
服务器的组成,实际上是和家用电脑差很少的,服务器
1.稳定
2.方便拆卸-模块化并发
1.数据不能丢---大片不能没
2.保证网站7*24小时运行--一直要运行
3.用户体验要好----打开网站速度运维
U-服务器高度单位模块化
1U=4.45cm高并发
4U服务器工具
1.机架式服务器(经常使用)性能
2.刀片式服务器网站
3塔式服务器(大型)
采用双电源(AB路),以应对忽然停电的状况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一个服务器 会有多个物理cpu,即多路
2个物理CPU==2路/双路
做用:CPU(大脑)与硬盘(胃硬盘) 之间的缓存设备,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 ,程序运行须要内存
特色: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断电以后内存中的信息消失
程序---就是代码
进程---运行起来的程序
守护进程---跟随主进程一直运行的进程
宗旨:尽可能把请求往前推,放在内存中
高并发--同一时间段访问网站的人数
核心:让用户的数据尽可能放入到内存中
中小企业:
直接写入到磁盘中
读取 从内存中读取内容
由于,访问的频率远大于写入
高并发写入的缺点:
断电,会丢失数据
1.两个电源 AB路
2.UPS-不间断供电系统(蓄电池) 30分钟 1一个小时
3.柴油发电机+油罐
4.与附近的加油站签定一些 紧急供油协议
buffer--观看视频的时候 转圈 ---数据放在你的内存 存放这些数据的空间buffer区域 缓冲区
cache--提升观看速度 主要是用来给用户读取 在内存中的区域cache 缓存区
写buffer 读cache
写缓冲 读缓存
接口:磁盘与服务器链接方式 接口种类(SATA和SAS)
至关于水壶的壶嘴
SATA:家用 服务器对于速度要求不高
SAS:服务器标配
转速:rpm 每分钟转多少圈
5.4K 7.2K 10K 15K
raid0:容量是全部硬盘之和,性能是最快的,安全性最差(只要有一块硬盘损坏,全部数据都没法使用)
raid1:容量是两块硬盘的一半(只能给两块硬盘作raid0),性能,读取OK,写入慢(至关于一块硬盘的性能),最多能损坏一块硬盘,两块硬盘的关系是互为镜像,
基本没什么用了
提供远程控制服务器的工具,摆托每天跑机房的命运
有独立的和集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