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主机的硬件配备与这部主机将来的功能是颇有相关性的!Linux 对于计算机各组件/设备的分辨, 与咱们惯用的 Windows 系统彻底不同!由于,各个组件或设备在 Linux 底下都是『一个文件!』服务器
• 中央处理器 ( CPU ) :
CPU负责了全部事件的运算! 目前全世界前两大的我的计算机 CPU 制造商为 Intel 与 AMD 。那么 CPU 的速度除了核心的优良与否以外,经常使用来判断同级产品之间的速度,就是频率了。 所谓的频率,简单的说,就是单位时间的运算次数。 因此,频率越高,表明这个装置设备的运算次数越屡次,固然速度上就会比较快。CPU的倍频与外频
1. 外频是 CPU 与接口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运算的速度, 至于倍频则是 CPU 自己运算时候加上去的一个运算速度! 二者相乘才是 CPU 的频率。与 CPU 外频有关的为内存与主机板芯片组。 通常来讲,越快的频率表明越快的 CPU 运算速度。以 Intel 的 PIII 频率 933 MHz 为例,
o CPU 外频与倍频: 133(外频) X 7(倍频) MHz
o RAM 频率:一般与 CPU 以外频相同,为 133 MHz
o PCI 接口( 包含网络卡、声卡等等的接口喔 ) 133/4=33 MHz
o AGP 界面 : 133 / 2 = 66 MHz
2. 外频是能够超频的! 什么是超频呢?本来的 CPU 外部频率假设是 133 好了,若是您藉由某些工具, 或者主机板自己也可能会提供这个工具,那您就能够将 133 提高到比较高的频率, 那就是所谓的超频。为何要超频呢?由于能够在比较便宜的 CPU 上面让频率升到比较高。不过,超频自己的风险很高~ 若是是超外频的话,例如到 166 MHz 时,你的 AGP 将达 (166/2=83) 而 PCI 也将达 (166/4=41.5) ,高出正常值甚多,一般, 越快的外频因为全部的设备运做频率都会提高,因此,可让效能提升很多, 但也可能会形成系统不稳定!例如经常当机,或者是形成某部分组件的寿命简短等等。在 Linux 系统中,『不建议超频』,由于,即便 CPU 能够耐的住这么高的频率,可是系统的运做是全面性的,只要有一个设备当机, 那么你的系统就跟着当掉啦!而由于超频以后,系统频率高出正常值太多, 因此固然容易形成不稳定呢!
• 内存 ( RAM ) :
内存对于系统来讲,真是一个重要的家伙,计算机真正运做的核心是 CPU ,可是真正『提供给』 CPU 运算数据的,那就是内存 (Memory, RAM) 啦! 因此你的操做系统的核心、软硬件的驱动程序、全部你要读取的文件等等的, 都须要先读入内存以后,才提供给 CPU 来进行数据的运做!对于一个系统来讲, 一般越大的内存表明越快速的系统,这是由于系统不用经常释放一些内存内部的数据。 以服务器来讲,内存的容量有时比 CPU 的速度还要来的重要的!网络
• 显示卡 ( VGA card ):
显示卡对于图形接口有至关大的影响!由于咱们要将影像数据显示到屏幕时, 就须要使用到显示卡 (VGA Card) 的相关硬件功能了。 目前 3D 的画面在计算机游戏接口与工做接口很大量的被使用,而若是这些 3D 画面没有先通过处理而直接进入 CPU 来作处理的话,将会影响到总体运做的速度,由于 CPU 的工做实在太多了!这个时候就有所谓的 GPU 出现了! 那GPU 是什么呢?为了不因为大量的 3D 画面形成 CPU 的困扰,因此显示卡开发商就在显上卡上面安插一个能够处理这些很耗 CPU 运算时间的硬件来处理这些画面数据,如此一来,不但图形画面处理的速度增快了, CPU 的资源也会多出来以执行其它的工做! 由刚刚咱们提到的 CPU 运做频率中,咱们能够知道 PCI 的接口标准速度是33MHz ,可是 AGP 标准是 66 MHz 。不过,即便是 AGP 的 66 MHz 也没法知足如今的需求了,所以, 才又有 PCI Express (简称 PCI-E) 接口出现。这个接口的速度又比 AGP 来的更加的快速。 另外, VGA 卡上面也有一个内存,这个内存的大小能够影响您屏幕输出的分辨率与画素! 这个内存是直接嵌入于显示卡上面的,与你的主存储器(RAM)没有关系! 通常来讲,服务器没有 X Window 的话,显示卡并不重要,若是是须要使用到图形接口的话, 那么这个显示卡内存的容量就比较重要了!工具
• 硬盘与存取装置( hard disk ):
老是须要有数据,咱们的主机才可以藉由这些数据来加载,来运做吧? 这些数据通常来讲,就是存放在主机的硬盘上面了。而咱们也能够透过可携式储存媒体, 例如光盘、Zip 磁盘、软盘片等等来传递数据的。咱们就单纯来讲说硬盘好了。 在我的计算机上面,主流的硬盘存取接口应该是 SATA 与 IDE 这两种。 通常来讲,主机板上面至少应该都会有两个 IDE 或者 SATA 的插槽, 而每一个插槽均可以接两个 IDE 或者 SATA 接口的硬盘或装置。 SATA 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新接口,他的硬盘转速比较高,存取效能要比传统的 IDE 接口来的好。 此外, SATA 的特点就是,他与主机板链接的排线能够比较长(可长达 1m), 而且排线比较细,能够帮助主机机壳内部的通风,有很不错的效果。 在 Linux 上面, SATA 或 IDE 接口的命名方法都是同样的。 因为一个 IDE 插槽能够接两个 IDE 接口的装置,那么系统怎么知道那个是那个?此时就须要 IDE 装置的跳针 (Jumper) 来设定了!你能够在一个 IDE 接口接的两个装置上面,以排线接一个 Master 以及一个 Slave 的装置!而 Master 与 Slave 能够在任何一个 IDE 装置上面找到的!也就是说,若是你有两颗硬盘,那么你能够将任何一颗调成 Master ,可是另一颗则必须为 Slave 才行!不然 IDE 接口会没法分辨,而形成系统的当机喔!您除了必需要注意硬盘的容量大小以外, 还得知道硬盘的转速,以及缓冲存储器的大小。目前的要求是,转速至少得 7200 转, 缓冲存储器最好能够选择 8M 比较好一些。spa
• PCI 适配卡:
咱们经常使用的网络卡、声卡、特殊功能卡等等,几乎都是透过 PCI 插槽来安装的, 这些东西就被称为 PCI 接口的装置啦!固然不止,由于主机板上还有不少内建的 PCI 装置呢!
1.网络卡:他是让你能够链接上 Internet 的重要功臣!网络卡的传输速度目前都已经能够支持 10/100Mbps 的主流速度了!可是网卡的好坏却差不少!一样是 10/100Mbps ,可是 Intel 与 3Com 的卡硬是要比通常的杂牌卡多出 1000 元新台币以上,缘由无他,由于网络卡的稳定性、消耗 CPU 资源的特性与其它特殊功能等,Intel 与 3Com 要比其它的厂牌优良的多! 至于网络线链接的接口上面,目前则几乎已经都是 RJ-45 的接口插孔了。
2.SCSI 适配卡:这个东西能够用来链接 SCSI 的接口的装置!以硬盘为例,目前的硬盘除了我的计算机主流的 IDE/SATA 接口 以外,就是这个 SCSI 接口!因为 SCSI 接口的装置比较稳定, 并且装置的运转速度较快,于是速度也会快的多,并且也比较不耗费 CPU 的资源。目前 SCSI 适配卡是通常大型服务器主机的硬盘传输接口,不过,用在我的计算机上面的话, IDE/SATA 接口就够了!操作系统
• 主机板( Mainboard 或 Mother board ):
上面提到的 CPU、RAM、VGA Card、PCI Card等等,所有都是接在这个主机板上面的。 固然啦,这个主机板就得要负责沟通全部接口的工做了。而沟通全部上面提到的东西, 就是靠主机板的芯片组。 因为主机板上面的芯片组将负责与 CPU、RAM 及其它相关的输出、输入装置, 因此,芯片组设计的好坏也相差甚多喔!
底下咱们就来提一下芯片组的相关功能介绍吧!
1. 芯片组的功能:芯片组就是在沟通 CPU、 RAM 、输出与输入装置的重要角色!还记得刚刚咱们在CPU 时候提到的频率问题吧?在这里咱们再次的强调, CPU 的外频就是芯片组与其它周边沟通的速度啰,假如使用刚刚的 P-III 933 MHz 作为例子的话,那么你的芯片组运做频率应该是以 133为基准,因此 CPU 与芯片组沟通是 133 ,芯片组与 RAM 亦是 133 的速度,与 PCI 接口则一般是 33 (133/4),而与 AGP 则是 66 (133/2)啰!因此,一个芯片组就须要负责这么多不一样的频率操做喔! 因此啰,芯片组的好坏对于系统的影响也是至关大的! 另外,芯片组能支持的规格, 只有一种,没法支持全部的规格,也就是说,你的 Intel 芯片组的主机板,只能支持 Intel 的 CPU 与芯片组能沟通的内存规格;
2.CPU、内存与芯片组 (主机板) 在选购的时候须要一块儿考虑,由于芯片组(主机板)可以支持的 CPU 只有特定的规格,而芯片组对内存的支持一般也仅支持特定规格,因此,当你选择 Intel的主机板芯片组时,那就不能使用 AMD 的 CPU!
3.I/O 地址与 IRQ 岔断: 既然主机板是负责各个计算机系统组件之间的沟通的,可是计算机的东西又太多了, 又有输出输入、又有不一样的储存装置,主机板芯片组怎么知道如何负责沟通吶? 这个时候就须要用到所谓的 I/O 与 IRQ 啰!I/O 有点相似门牌地址啦, 每一个装置都有他本身的地址,通常来讲,不能有两个装置使用同一个I/O地址, 不然系统就会不晓得该如何运做,例如,若是你家门牌与隔壁家的相同, 那么邮差怎么送信到你家啊?不过,万一仍是形成不一样的装置使用了同一个 I/O 而形成 I/O 冲突时,就须要手动的设定一下各个装置的 I/O 啰!而除了 I/O 地址以外,还有个 IRQ 岔断这个咚咚,若是 I/O 想成是门牌号码的话,那么 IRQ 就能够想成是各个门牌链接到邮件中心 ( CPU ) 的专门路径啰!IRQ 能够用来沟通 CPU 与各个装置啦!
4.BIOS :BIOS 是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的缩写,刚刚上面咱们提到了不少的输出与输入以及 I/O, IRQ 等等的咚咚, 你要如何设定呢?能够透过操做系统,也能够透过主机板提供的 BIOS 功能来设定喔!当你开机的时候,屏幕上不是会出现一些版本的讯息吗?那就是 BIOS 的设定啰!你能够在开机的时候按下 DEL 按键,以设定开机顺序、 I/O ,以及 IRQ 等等!
5. 其它输出输入接口: 目前主机板上面一般会内建一些基本的接口,这些接口一般是在主机机壳的后面,例如:
o PS2界面:这是目前最多见的键盘与鼠标的接口, 在插孔的地方是圆形的,这种接口速度上面会比较好一些,可是最麻烦的地方在若是你的键盘与鼠标松脱了,一般只能以从新开机来再次驱动键盘或鼠标啰;
o 九针串行端口:这个是之前用来接鼠标的接口, 经常被称为 com1 ;
o 25针并列埠:这一般用来链接打印机的接口,一般称为 LPT1, LPT2...;
o 声音输出、输入与麦克风: 这个是一些圆形的插孔,而必须你的主机板上面有内建音效芯片时,才会有这三个东西;
o USB 界面:目前至关流行的一个接口, 支持随插即用设计
• 电源供应器 ( Power ):
在您的机壳内,有个大大的铁盒子,上头有不少电源线会跑出来, 那就是电源供应器了。咱们的 CPU/RAM/主机板/硬盘 等等都须要用电, 电源供应器至少也要 300W 以上才够你的主机使用, 有些特殊的主机,还会要求至少要 400~500W 以上的电源呢!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