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Web标准(网站标准)

      我以为一名Web前端应该好好理解Web标准究竟是什么,为何要在咱们的实际实践中遵循Web标准。html

      什么是Web标准。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前端

      WEB标准不是某一个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对应的标准也分三方面: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包括XHTML和XML,表现标准语言主要包括CSS,行为标准主要包括对象模型(如W3C DOM)、ECMAScript等。面试

(ur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C1...)less

        其余网站也有不少解释,这里不做过多赘述。我以为咱们遵循Web标准的目的不是为了标准而标准,不是由于它是这么要求的咱们才去这么作。一名优秀的Web前端,应该是Write less,do more。就是用更少的代码,作更多的事。因此我以为咱们遵循Web标准的目的应该是让咱们的代码效率更高更好,只有本着这个态度去理解Web标准才能体会其深刻的内涵。网站

        下面具体谈谈Web标准。我在网上看到的一道yahoo的面试题。题目是:搜索引擎

        有这么一段html代码,请指出代码中的毛病。url

<P>&nbsp;&nbsp;我写的不是HTML代码,是寂寞。<br><br>&nbsp;&nbsp;我说:<br>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在这段代码当中,第一眼看上去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是的,在html 4.01 strict下是彻底正确的,可是在Web标准下,就是xhtml 1.0 strict下就是错误的,不合乎规范。xhtml有严谨的结构,全部标签必须关闭。若是是单独不成对的标签,在标签最后加一个"/"来关闭它。因此,代码中的<P>要匹配一个</p>,<br>要改为<br/>,其次全部标签必须小写,因此<P>也是错误的,要改为<p>;最后&nbsp;空格符必须包含在容器当中,也是错误的。htm

      (考点1.html 4.01与Web标准xhtml 1.0的差异)对象

        起初,我觉得若是能回答到上面所说的错误基本能拿满分了,其实否则,回答完上面的只能及格。Web标准要求的结构与表现分离,而考题当中运用了&nbsp;控制缩进,是错误的,咱们应该应用Css来控制文本的缩进,因此&nbsp;应该删掉。blog

      (考点2.结构与表现分离)

        最后,还有一处错误,题目当中连续使用两个<br>来制造了两个段落,<br>是强制折行标签,这样作确实达到了两个段落的效果,可是后期段间距不易控制,咱们应该合理运用标签。因此正确的作法是咱们应该应用两个<p>标签来表示两个段落。

      (考点3.合理运用标签)

        因此,在xhtml标准下,正确的修改应该是:

<p>我写的不是HTML代码,是寂寞。</p><p>我说:<br/>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p> 

        这样就完美了吗?不是,还有加分点,为了更符合Web标准,咱们应该适当的的运用标签语义化(关于什么是标签语义化,可移步:http://www.cnblogs.com/mq0036/p/3954172.html,个人上一篇博文,也是Web标准的一部分)。也就是“我"说的话,能够用<q>标签标注。

<p>我写的不是HTML代码,是寂寞。</p><p>我说:<br/><q>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q></p> 

      这样就足够了,标签语义化也应该合理的运用,过度使用也会显得太多此一举。固然,若是还要添加,“我”字能够用<cite>标注,“HTML”能够用<abbr>标注:

<p><cite>我</cite>写的不是<abbr title=”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abbr>代码,是寂寞。</p><p><cite>我</cite>说:<br/><q>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q></p> 

     (加分点:标签语义化)

        综上,咱们使用Web标准去编写代码,就像我前面说的,目的是write less,do more。咱们的代码更加规范,更加合乎标准,咱们的页面就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抓取收录。

        上面没有谈到具体的Web标准包括什么以及具体的采用Web标准的好处,由于这些其余网站不少不少,具体了解能够移步:

        http://www.baike.com/wiki/WEB%E6%A0%87%E5%87%86
        http://www.w3cn.org/article/tips/2007/123.html

出处:http://www.cnblogs.com/coco1s/p/3588716.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